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家园姬唐三国:最强谋士神魂至尊带着农场混异界战国万人敌霸天武魂朝为田舍郎异域之星球领主穿越大康王朝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3章 佛理为契 远邦归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钟响彻紫宸宫,异域风情入策中。借得慈光连远域,万方归向大唐风。”次日清晨,太极殿的朝会散去后,李承乾留下太子李象与郭正一、王玄策、礼部尚书魏徵等几位重臣,移步至偏殿的暖阁议事。暖阁内炭火正旺,驱散了深秋的凉意,案上摊开着李敬玄绘制的天竺风物图,从曲女城的佛塔到恒河的帆影,一笔笔皆是西行印记。

李承乾端起茶盏,目光扫过众人:“昨日与诸位谈及西行见闻,多是风土人情。今日召你们来,是要细论一事——天竺崇佛,举国以释教为尊,如何借佛教之缘,让这片万里之外的土地与我大唐同心同向,是当务之急。”

李象身着常服,手中捧着父皇带回的贝叶经抄本,轻声道:“儿臣昨日细观这经卷,发现天竺佛教虽流派众多,但其核心的‘慈悲’‘向善’与我大唐佛教相通。若能以佛法为桥,或许能消弭隔阂。”他指着图中玄奘法会遗址的标注,“就像当年玄奘大师以辩才折服诸国,如今我们亦可借佛理交流,显我大唐气度。”

郭正一抚须颔首,接过话头:“太子所言极是。臣以为,可分三步走:其一,互派僧侣。选大唐高僧入天竺弘法,不仅传经,更要带去我朝的典章制度与文化典籍,让天竺信众知晓,大唐不仅有佛法,更有让百姓安居的治世之道。其二,共建佛刹。可在天竺的曲女城、王舍城等佛教圣地,与戒日王联合修建‘唐竺共尊寺’,寺中供奉双方高僧的舍利与经卷,让往来信众见寺如见大唐威仪。其三,译经传法。组织高僧将天竺佛经译为汉文,同时将我朝的《金刚经》《法华经》等译为梵文,在交流中让天竺僧众感悟大唐佛教的圆融与精深。”

王玄策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册:“陛下,臣在天竺时已留意当地高僧名录,其中有三位德高望重的论师,曾对玄奘大师的教义深为敬佩,若能邀他们来长安大慈恩寺讲学,必能带动天竺佛教界对大唐的向往。此外,天竺的佛教节日‘佛诞节’‘盂兰盆节’与我朝日期相近,可诏令两地同时举办庆典,互通庆贺文书,让百姓觉得‘虽远隔万里,共沐佛恩’。”

魏徵捋着花白的胡须,神色凝重却目光锐利:“以佛理联结是上策,但需避‘以力压人’之嫌。天竺诸国林立,虽戒日王为盟主,但若明言‘臣服’,恐激起逆反。不如换一种说法——‘共尊佛法,同沐王化’。我大唐可承认天竺佛教的地位,同时通过贸易、文化交流让其依赖我朝:比如天竺僧侣来唐需经我朝礼部登记,授予‘弘法使’身份;天竺的佛教典籍若要传入周边小国,需加盖大唐国子监的印鉴,借宗教影响力自然渗透我朝的规制。”

李承乾指尖轻叩案面,目光落在图中恒河与渭水的标注上,缓缓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佛教是天竺的根,若要让其归心,需先护其根、顺其势,再引其向。朕在曲女城时,见戒日王对玄奘大师的遗物奉若珍宝,便知‘敬其信仰者,方能得其敬’。”他转向李象,“象儿,你可记得《道德经》中‘不争而善胜’之语?对待远邦,武力是后盾,而文化与信仰的共鸣,才是长治久安的根基。”

李象点头:“父皇教诲,儿臣记下了。儿臣以为,可在长安设立‘西域僧学’,招收天竺、吐蕃、西域诸国的年轻僧侣,不仅教授佛法,更要让他们学习大唐的律令、算学、农耕之术。这些人回去后,既是传法的高僧,也是知我大唐强盛的使者,比千军万马更能让远邦心服。”

郭正一补充道:“陛下,臣还有一策。天竺佛教寺院多拥有土地与信众,可与戒日王约定:大唐资助天竺寺院修缮,条件是寺院需在经文中加入‘唐天竺永为兄弟之邦,共护众生’的内容,让佛法宣讲成为两国友好的教化。同时,可派大唐工匠参与寺院修建,将我朝的斗拱、彩绘技艺融入其中,让天竺百姓在仰望佛殿时,便见大唐风采。”

王玄策翻开另一份账册:“臣已核算过,若要推行这些举措,每年需从国库拨出约三万匹丝绸、五千石粮食作为交流之资,但换来的却是丝路商道的畅通与天竺诸国的归附——据臣观察,天竺的香料、宝石经丝路入唐,年利可达十万匹绢,实则是以小利换大利。更重要的是,佛教的联结能减少边境摩擦,省下的军费远非此数可比。”

魏徵插话道:“还需防备一点——天竺佛教流派复杂,若有势力借‘传法’之名行分裂之实,需设‘都僧统’一职,由大唐高僧兼任,统管往来僧众的教化与甄别,确保佛法交流不被异心者利用。”

李承乾听着众人议论,心中渐渐勾勒出清晰的蓝图。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长安城,晨雾中,大慈恩寺的塔尖隐约可见。“朕想起在天竺法会遗址时,见石刻上刻着‘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众生’,亦可理解为万国万民。大唐要做的,不是让天竺‘臣服’于刀剑,而是让他们‘归心’于文明——让他们看到,跟着大唐,不仅能守护信仰,更能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让佛法中的‘极乐’,在人间现出几分模样。”

他转身,目光坚定:“郭爱卿,你牵头拟定《唐竺佛教交流章程》,细则按今日所议,突出‘共尊、互学、同利’六字;玄策,你负责护送天竺高僧来唐的具体事宜,沿途驿站需妥善接待;魏爱卿,礼部要尽快筹备‘唐竺佛事交流会’,邀请周边小国的使者列席,让他们亲眼见证大唐与天竺的佛教盛事;象儿,你从东宫属官中挑选精通梵文与佛法者,组建‘西域宗教事务司’,专司此事。”

众人齐声领命,李象捧着贝叶经,忽然道:“父皇,儿臣还有一想法——可在天竺的佛塔中,嵌入一块刻有大唐年号与‘天下大同’字样的石碑,与他们的梵文碑刻并列。千百年后,后人见此碑,便知大唐与天竺曾以佛为媒,共赴太平。”

李承乾眼中含笑,点头赞许:“好一个‘天下大同’。这石碑,不仅要刻年号,还要刻上‘众生平等,万邦和谐’。佛法的慈悲,从来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大唐要做的,便是让这慈悲之心,化作联结远邦的纽带,让万里之外的土地,在文明的感召下,自然向心而来。”

暖阁外的日光渐渐升高,透过窗棂照在案上的天竺风物图上,仿佛为那些异域的山川镀上了一层大唐的金光。郭正一提笔在章程草案上写下“以佛为契,以文为脉,以德为范”十二字,笔尖落下时,带着一种笃定——他们要走的,不是征服之路,而是一条以文明为灯、以信仰为桥的通途,让远邦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归向大唐,不是臣服于强权,而是向往一种更辽阔、更包容的文明图景。

议事结束时,王玄策忽然想起一事,补充道:“陛下,戒日王曾私下提及,希望大唐能派一位公主入嫁天竺,以亲上加亲。臣以为,若能以宗室女封公主,携带佛经与蚕桑、纺织技艺随行,既是和亲,亦是文化输出,比单纯的盟约更牢固。”

李承乾沉吟片刻:“此事可从长计议,但核心不变——无论和亲还是建寺,都要让天竺明白,大唐的善意与实力并存。佛理讲‘因果’,我们种下‘文明互鉴’的因,自然能收获‘远邦归心’的果。”

走出暖阁时,寒风已散,阳光洒在朱红的宫墙上,映得“太极殿”匾额熠熠生辉。李象望着父皇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万国来朝”,从来不是靠兵戈相加,而是如佛法所言“润物无声”——让大唐的文明之光,借着信仰的风,吹向更远的土地,让那里的人们自愿举起归化的灯,一步步走向这片象征着太平与繁荣的东方乐土。而他们今日所议的每一条策令,都是点亮那盏灯的火星。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唐储君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傲剑蛮荒刀碎星河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重生八零:军官老公又强又猛归乡仙途惯坏她名少的神秘老婆:豪门枭宠AA制这个家也太离谱了吧逐出宗门后,我自废修为却越来越强了总裁,那对双胞胎长得好像你都市的变形德鲁伊重生之资本帝国斗魄星辰花都兵王赵东苏菲免费站在文娱上游时光不曾远离这个残王我罩了重生都市最强反派,绝不当舔狗!人生修改:被赶出家门的官三代星际特工,黑衣人
经典收藏从唐开始的克苏鲁大齐之君上传奇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武牧江湖战机英雄奋进穿越成皇子开局却被贬为庶人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星际特战旅天下魅宠明末皇太子神兽饲养员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空降贞观大周第一狠人我在大明搞发明神医毒妃,盛世独骄美漫丧钟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寒王纵宠,绝世娇妃
最近更新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历史中的酒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冰临谷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史上最强县令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