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首页 >> 大宋河山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征伐天下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郭嘉朝为田舍郎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我的餐馆通古代世子很凶雷霆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 大宋河山全文阅读 - 大宋河山txt下载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4章 天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是日,众人皆成了李师师的拥趸,可以预见的是,有遂宁郡王及周邦彦的力捧,这位矾楼新人必会大红大紫。

而于王棣而言,素不追星,更何况李师师年方二八,在他原本那个时空还是个中学生呢,幼齿……咳,荼毒小苗苗的事儿,他做不出来。

不过,对这个与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等齐名的“历史名妓”,他颇感兴趣。并无邪念,只是想了解了解这些与名妓与后世的顶流有何不同。

在原本的时空,关于李师师的记载是语焉不详的,乃至于让人云里雾里,倒是平添了几分神秘。

据考证,历史上应有两个李师师。

第一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是东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师师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悉心指点,不满15岁的小孩,就已经是“人风流、歌婉转”,在首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高树艳帜。根据各种资料来看,和李师师有过交往的历史名人中有北宋着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以及宋徽宗赵佶等人。

第二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据张邦基《墨漫录》说:“政和间,李师师、崔念奴二伎,名着一时”。可见政和年间(1111-1118),李师师红极一时。而师师“门第尤峻”,像他这样的人已无缘叫局而一亲芳泽了,只得写了两首诗酸酸地“追往昔”。迎人桃出隔墙花,可以想见她的金钱巷住宅门前有株垂柳,柳条的枝叶几乎正对垂着珠箔的门帘,隔着围墙有一株樱桃掩映在碧纱窗上,花枝伸出围墙,似乎在欢迎来客。他当然不知道:宣和年间李师师“门第尤峻”,与徽宗的垂青是大有关系的。

当然,还有一些事情只能另作他解了,比如张先《师师令》中的“师师”必然不会是宣和年间的李师师,因为张先1078年就已去世;同样秦观词中所写的“师师”也不可能是宣和年间的李师师了,因为秦观1100年去世时李师师才10岁左右;那么他们所说的“师师”有可能是“张师师”或“王师师”了?

这些都与王棣无关。通过这些年对这个时空的了解,他可以确定某些东西发生了变化,或人或事,或多或少。他甚至怀疑,众多个细微的变化最终会影响这个时空的走向。当然,最大的变数是他,说不定一旦他“人间蒸发”了,一切又会回转到原本的轨道。但又或许不会。

这么头痛的哲学辨证,还是不想为妙。

但他仍是头痛了。

次日醒来,便觉口渴头痛,这是典型的醉酒后遗症哪,前世他可没少吃这种苦头,各种饭局,各种酒局,实在是不胜其烦。

昨日“连续作战”,直到李师师加入,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也不知究竟喝了多少酒,即便“千杯不醉”的他也是喝的差不多了,虽未尽醉亦不远也。倒是这具年轻的躯体素质不错,晨练半时辰,洗漱罢便恢复了七七八八。

提前到达汴京,年前年后这三个月,除了读书温课,还得去拜访亲友故旧。

王安石二度拜相,虽然得罪了大多数朝臣,但也收获了不少拥趸,其中不乏重臣要员,即便因政治诉求不同站在对立面的“政敌”私底下也是钦佩其为人(才干)。时下旧党执政,新党纷纷被罢黜问责,但王安石的人脉毕竟仍未散尽。就算人走茶凉,也还有王安礼的人际网络呢。这王氏兄弟,可真会玩呐。

王安礼早前列过一张单子,详细列举了拜会对象,远近亲疏一一排列,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唐代的科举在考试之外实行“行卷”与“公荐”。“行卷”,就是考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文,选出最优秀的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投呈给当时的名公世卿及文坛上有名望地位的人,目的是求得赏识,以便在同僚间制造声誉,或者向主考官推荐;“公荐”,就是一些名公世卿及文坛名宿,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

王维行卷于太平公主而高中进士第一名。白居易也因“行卷”得以脱颖而出。李白携《蜀道难》晋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贺知章,贺大人读过之后,惊呼:“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直接推荐给玄宗。

宋代科举则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皇帝三年一次亲自殿试成为常制,由此考生一律成为天子门生,避免了考生和主考官之间结为同党。

如此一来,“行卷”之风彻底湮灭,貌似更加公平、公开、公正了。不过,也不尽然。毕竟,还有“圈子”在。

纵观古今,只要有人处便有圈子,一圈套一圈,大圈小圈,圈圈相扣。一言以概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没有背景靠山,无人提携简拔,想要白手起家、出人头地,真的太难。

王棣倒是不反感圈子文化,真正有能力的可藉此少走弯路,碌碌之辈终是烂泥糊不上墙壁。大浪淘沙,能笑到最后的才是成功者。

倒是他看王安礼列写的那份名单,不由得苦笑不已。那上面除了王氏一干姻亲,如王安石的女婿、工部侍郎吴安持。

王棣的这位大姑父也是出身不俗,其祖父是前礼部侍郎吴侍问,父亲吴充继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伯父是参知政事吴育,兄长吴安诗是中奉大夫左司谏,可谓是满门高宦。

又有右司员外郎章楶、集贤院学士章衡与王家颇多往来,当登门拜访。

除此之外,名单上便是王安礼的亲朋好友,几无熙宁变法时的新党人员。

王棣倒是能理解王安礼,着实煞费苦心了。

熙宁变法时,王安石在用人方面却颇多短视。他在建立“新党”时提拔任用新人,但却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导致变法派中小人颇多。

其时变法主要参与者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这些人尽是奸邪小人,绝大部分被列进了《宋史》的奸臣册中,尤其是蔡京堪称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熙宁七年,王安石在保守派攻击和变法派倒戈中伤下,第一次罢相。宋神宗提拔吕惠卿继任宰相。吕惠卿乃王安石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但他拜相后,深恐王安石东山再起,遂与另一改革派大臣邓绾合谋,将王安石牵入谋反案中,欲置之于死地。王安石得知后,赶往京城向神宗申辩,澄清了事实,后又查出吕惠卿敲诈商人五百万钱的重罪。由此,王安石重新为相。但吕惠卿心有不甘,竟把王安石写给他的私信呈给了神宗。由于王安石把吕惠卿视为同舟共济的知己,给他的信中曾有“无使上知”字样,这就直接导致了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政治生涯就此完结。

再说邓绾,此人更是做事不择手段,厚颜无耻。为了快速升官,他对王安石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由此被破格提拔,同乡骂他无耻,他竟说:“笑骂从汝,好官我自为之”,这句话成为后世指斥官场厚颜无耻行为的专用语。王安石第一次罢相,邓绾便转投吕惠卿一起打击王安石,及王安石复相,邓绾又弹劾吕惠卿等以取谀王安石。

章惇,此人也曾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但他心胸狭窄阴鸷,排斥异己不择手段。章惇为相后,复行新法,对反对变法的诸臣大肆报复,手段过激,事同弄权。

当初,司马光与王安石因政见不同,也争得面红耳赤,但其本质上都是为国为民,纯粹是君子之争,不存一己私利。王安石痛恨司马光之余还说“司马君实,君子人也”。司马光得势后,评价王安石只是说“介甫无它,唯执拗耳”。此时双方在政治斗争上都没有落井下石。但章惇得势后,立即把改革变成激烈的清算,使国家的有限力量都在党争中消耗殆尽。

此外,曾布、蔡确、杨绘、刘挚等都曾经都是改革的积极推行者,受到了王安石的信任和重用,然而这些人为谋私利,迅速变成了反对改革的骨干力量……

当然,这与《宋史》对王安石评价过低有关。《宋史》修于元代,“王安石传”的底本是洪迈等人的《四朝国史》,而《四朝国史》又取材于《神宗实录》。《神宗实录》是谁修的?这时候事情就开始变得有趣了——神宗实录前后修过五次!五次!神宗死后司马光主持修过一次……好了,真相大白。

不过,即便王安石被刻意黑化,但其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却是不争的事实。

王安礼知晓其中内情,自然不会让王棣等人再去招惹那些旧党大佬,避之唯恐不及呢。

王棣并未多说什么,在原本那个时空,王安石可是被足足黑了八百年之久,就现今而言,想为其翻案并无可能。好在旧党多君子,即便对王安石百般攻击,也不会祸及妻儿,倒是大概率不会遭受池鱼之灾。

虽然那份名单并无李格非,但先前约定今日过府拜会,自是不会食言。

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宋河山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日刁民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惹上冷殿下长生:从红尘独行,到万古长青八系召唤师:废物嫡小姐儒武争锋神魔空间设计师剑道邪尊2变身捷德:继承父业,我成了黑暗奥特曼修罗丹神苏辰骆天妃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剑道邪尊Ⅱ神级插班生修仙归来在校园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穿越从开荒开始英雄联盟之极品天才无限潜能末世:全民觉醒,我是时空之王
经典收藏凌天仙帝美漫丧钟三国之曹家孽子绝世小书儒空降贞观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嫡女当自强穿越成皇子开局却被贬为庶人佛缘盛世耀明章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神兽饲养员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从县令到帝师天生韩信我不是野人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盛唐小国师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皇城第一反派
最近更新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完颜阿骨打传三国之杨家天下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大唐储君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皇子无双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纨绔世子觉醒大明伪君子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合鸣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 大宋河山txt下载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 大宋河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