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首页 >> 埋葬大清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女帝太监最风流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三国之重振北疆大秦二世公子华修仙归来在校园斗魄星辰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战国万人敌隋唐之激情神枪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三十章 国库没钱?朕也没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实际上,不仅仅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不关心柳大善人和钱老爷、李老爷、张老爷等人的那点破事儿,就连曾诚等一众大老们也毫不在意,刑部也只是简简单单的批复了立即执行这四个字。

相比之下,曾诚等一众大老们更加在意的是电报这玩意——虽然大明版本的电报还处于十分简陋并且成本巨大的实验阶段,但是用来传递消息,尤其是某些涉及到秘密的情报之类的,这种简陋电报依旧拥有着极大的优势。

比如说时效性——柳大善人跟钱老爷等人是下午认的罪,朱劲松是傍晚得到的消息。

正常情况下,从松江府传递消息到京城,无论是几百里的加急驿递还是干脆从海上到天津再到京城,最快最快也得一天甚至一天半的时间。

而在使用了简陋版电报的情况下,从松江府传递消息到京城就只用一两个时辰,而且还是算上了收发、译电以及传送的时间。

这让曾诚等一众大老们在倍感惊奇的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大力发展大明的电报业务。

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个将军带兵在外跟某个国家开片,眼看着打到一半了,对面的国家却忽然举起了白旗表示投降,那么这个将军就得派人回京城向皇帝和朝廷报信,然后等着皇帝和朝廷的批复。

这一来一去,可能就过去了十天半个月,再长一点儿可能就得过去一两个月。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瞬息万变的战场动态是不会因为传递消息而暂停的,诚信这两个字在战场上更是扯犊子一般的存在。

如果有了电报,那这些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对方国家刚刚举起白旗,朝廷就能马上知道并且做出对应,不仅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更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和最终走向。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中原堂口的地盘在扩张到一部分之后就会停止的原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信息的时效性,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向外开拓的最大阻碍也就不复存在。

再举个例子,某个地方的布政使心怀反意,或者某个领兵的将领心怀反意,如果没有电报,消息传递就得以天甚至以月为单位,等朝廷知道消息再做出应对,可能叛军都快到京师城下了,而在有了电报之后,就能把叛乱平息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更别说电报还能加快民间的信息流通,更方便大明向偏远的地方迁移百姓等等乱七八糟的好处。

所以,曾诚等一众大老们就直接找到了朱劲松。

“电报是个好东西,倘若能够铺开到整个大明,泽及万世矣。”

这是曾诚等人的说法。

“电报确实好,工部已经做好了全面铺开的准备,但是需要户部拨款。”

这是工部扛把子宋宝成的说法。

“但是国库空虚,如今又赶上对奥斯曼用兵,只怕这老鼠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了!”

这是户部尚书刘怀文的说法。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电报这东西很好,我们也很想铺开,但是恰好赶上对外开片的时机,所以国库里的钱不够用,没办法将电报全面铺开。

对于宋玉成和刘怀文等一众大老们一唱一和的说法,朱劲松差点儿就被气笑了。

要说这些大老们一心为了大明吧,那倒也不能算是错,毕竟大明好了他们才能更好,朝堂上的这些大老们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

毕竟现在的小破球上就大明一个灯塔的存在,剩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在这些大老们的眼里都是蛮夷,也没谁寻思着找个鹰爹。

要说大老们气人吧,那也是真气人——这些家伙这一次联袂而至,就是想把内帑里的钱财弄到国库里面去,好让国库“有钱铺设电报”。

毕竟,谁都知道大明的国库现在几乎承担着整个小破球金库的作用,大量的真金白银在不断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入大明,其中大部分都进了国库,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会流入内帑。

要说国库没钱……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真要是说起来,反倒是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的内帑才是真穷——毕竟是个皇帝,平日里的开销大的很,还有皇家学院那个时时刻刻都在烧钱的无底洞,内帑里每年撑死也就结余个几亿。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劲松才不想把内帑里的钱拿给国库。

望着一众跑来要钱的大老们,朱劲松直接阴阳怪气的说道:“国库里也没钱了?这可真是太不巧了,你们哪怕早来一会儿呢,现在朕的内帑里也没钱了。”

《控卫在此》

刘怀文忽然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儿耳熟。

就像是有人找自己借钱,只要自己不想往出借,多半就会面带遗憾的说一声“刚好我把钱花了或者刚好把钱给借出去了,哪怕你早来一会儿还能借你。”

一想到这个画面,刘怀文就有些不太高兴了——这江山社稷是姓朱的又不是姓刘的,老夫舍了这张老脸不还是为了你家的江山?现在好倒好,你丫居然这么抠抠嗖嗖的!

想了想,刘怀文干脆开口说道:“陛下,微臣可没听说少府最近有什么大动作啊,既没有修宫殿,也没有修园子,这钱……”

听到刘怀文这话,曾诚等一众大老们当即就递过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没错,就得这么怼他丫的,让他抠门!

眼看着刘怀文跟曾诚等一众大老们颇有一副拿不到银子就不走的架势,朱劲松顿时也急了:“干什么?干什么这是?咱们从一早就说好的,国库的归国库,内帑的归内帑,你们这算怎么回事儿?跑来打劫朕的内帑来了这是?”

刘怀文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然后开始哭穷:“陛下,臣可不是来打劫内帑的,只是如今国库空虚,大明需要用钱的地方又多,若是内帑不肯借钱给国库,只怕会影响到铁路和电报的大计呀!”

朱劲松冷哼一声,干脆也开始哭穷:“朕刚才已经说过了,朕也没钱了!”

“之前抄了和绅和中堂的时候,该给你国库的银子可是一分都不少的给你了,你总不能跟朕说那四万万两银子都没了吧?”

“再说了,眼看着老三就要去新秦州那边儿就藩,朕这个当兄长的怎么着不也得拿点儿钱给他意思意思?这怎么着也得个几……几百万两吧?”

“还有皇家学院那边,这两年朕往皇家学院那边儿可是投了有几千万两了,再加上这两年皇室的支出,你让朕哪儿还有钱给你国库?”

“还有去年,去年你就说国库空虚,从朕的手里借走了一千万两银子,直到现在也没见着一分的回头钱——合着你这是刘备借荆州,借了就不准备还了?”

“怀文叔啊,你是不知道啊,朕手里的银子看起来是挺多,可是朕这个皇帝要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听到朱劲松这般不要脸的说法,刘怀文和曾诚等一众大老也忍不住暗中吐槽起来。

晋王殿下要去新秦州那边儿就藩,您这个当兄长的得意思意思?

呵,也别说咱们这些当臣子的腹诽您老人家,实在是您老人家的抠门程度比之刘怀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您能舍得给晋王几十万两银子那都得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还几百万两?

还往皇家学院那边儿投了几千万两?

是啊,您老人家是投了几千万两银子,可是皇家学院带给您老人家的回报起码也得几万万两了!

还国库借走了一千万两银子?

瞧您这话说的,国库跟内帑之间的事儿,那能叫借吗!

而在使用了简陋版电报的情况下,从松江府传递消息到京城就只用一两个时辰,而且还是算上了收发、译电以及传送的时间。

这让曾诚等一众大老们在倍感惊奇的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大力发展大明的电报业务。

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个将军带兵在外跟某个国家开片,眼看着打到一半了,对面的国家却忽然举起了白旗表示投降,那么这个将军就得派人回京城向皇帝和朝廷报信,然后等着皇帝和朝廷的批复。

这一来一去,可能就过去了十天半个月,再长一点儿可能就得过去一两个月。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瞬息万变的战场动态是不会因为传递消息而暂停的,诚信这两个字在战场上更是扯犊子一般的存在。

如果有了电报,那这些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对方国家刚刚举起白旗,朝廷就能马上知道并且做出对应,不仅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更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和最终走向。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中原堂口的地盘在扩张到一部分之后就会停止的原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信息的时效性,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向外开拓的最大阻碍也就不复存在。

再举个例子,某个地方的布政使心怀反意,或者某个领兵的将领心怀反意,如果没有电报,消息传递就得以天甚至以月为单位,等朝廷知道消息再做出应对,可能叛军都快到京师城下了,而在有了电报之后,就能把叛乱平息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更别说电报还能加快民间的信息流通,更方便大明向偏远的地方迁移百姓等等乱七八糟的好处。

所以,曾诚等一众大老们就直接找到了朱劲松。

“电报是个好东西,倘若能够铺开到整个大明,泽及万世矣。”

这是曾诚等人的说法。

“电报确实好,工部已经做好了全面铺开的准备,但是需要户部拨款。”

这是工部扛把子宋宝成的说法。

“但是国库空虚,如今又赶上对奥斯曼用兵,只怕这老鼠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了!”

这是户部尚书刘怀文的说法。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电报这东西很好,我们也很想铺开,但是恰好赶上对外开片的时机,所以国库里的钱不够用,没办法将电报全面铺开。

对于宋玉成和刘怀文等一众大老们一唱一和的说法,朱劲松差点儿就被气笑了。

要说这些大老们一心为了大明吧,那倒也不能算是错,毕竟大明好了他们才能更好,朝堂上的这些大老们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

毕竟现在的小破球上就大明一个灯塔的存在,剩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在这些大老们的眼里都是蛮夷,也没谁寻思着找个鹰爹。

可是要说大老们气人吧,那也是真气人——这些家伙这一次联袂而至,就是想把内帑里的钱财弄到国库里面去,好让国库“有钱铺设电报”。

实际上,不仅仅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不关心柳大善人和钱老爷、李老爷、张老爷等人的那点破事儿,就连曾诚等一众大老们也毫不在意,刑部也只是简简单单的批复了立即执行这四个字。

相比之下,曾诚等一众大老们更加在意的是电报这玩意——虽然大明版本的电报还处于十分简陋并且成本巨大的实验阶段,但是用来传递消息,尤其是某些涉及到秘密的情报之类的,这种简陋电报依旧拥有着极大的优势。

比如说时效性——柳大善人跟钱老爷等人是下午认的罪,朱劲松是傍晚得到的消息。

要说这些大老们一心为了大明吧,那倒也不能算是错,毕竟大明好了他们才能更好,朝堂上的这些大老们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

毕竟现在的小破球上就大明一个灯塔的存在,剩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在这些大老们的眼里都是蛮夷,也没谁寻思着找个鹰爹。

可是要说大老们气人吧,那也是真气人——这些家伙这一次联袂而至,就是想把内帑里的钱财弄到国库里面去,好让国库“有钱铺设电报”。

相比之下,曾诚等一众大老们更加在意的是电报这玩意——虽然大明版本的电报还处于十分简陋并且成本巨大的实验阶段,但是用来传递消息,尤其是某些涉及到秘密的情报之类的,这种简陋电报依旧拥有着极大的优势。

比如说时效性——柳大善人跟钱老爷等人是下午认的罪,朱劲松是傍晚得到的消息。

喜欢埋葬大清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埋葬大清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际特工,黑衣人烛影迷局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总裁,那对双胞胎长得好像你权国火影之从心开始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神魔空间设计师退婚后我靠闺蜜爆红娱乐圈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修复师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惯坏她逆天腹黑狂女:绝世狂妃他在微风里绝代宦爷NBA看谁都是慢动作,打爆联盟时光不曾远离归乡仙途
经典收藏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兵锋无双烽火烟城华夏英雄谱尘途雕弓落洪武大案之借纸案翼瑾风云记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寒王纵宠,绝世娇妃拜见校长大人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大齐之君上传奇大唐最穷县令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嬴政:时空之主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最近更新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穿越当死侍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杨凌传之逆袭家主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骏驰青霄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这就是你的宿命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