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叛徒!”阿史那贺冷哼,“身为突厥人,却数典忘祖,跪舔高楷,为秦国效力,自相残杀。”
“还有阿史那摩,沦为俘虏,理当自尽以谢天下。”
“竟有脸臣服高楷,和他父亲一样,不知羞耻。”
此话一出,诸将神色微妙。
沉默半晌,执失怀恩劝道:“可汗息怒!”
“把秦军击败,夺回庭州,才是要紧事。”
阿史那贺微微点头,忽问:“葛逻录,你去过长安,秦国内部如何?”
“恕臣直言,秦国地大物博,物阜民丰,有数不清的城池,吃不完的粮食,与用不尽的布帛。”
葛逻录毫不隐瞒:“又是新朝鼎立之时,人心所向,朝气蓬勃……”
阿史那贺眉头大皱:“我让你说秦国缺陷之处,可不是让你歌功颂德!”
葛逻录面色讪讪:“臣失言了!”
谈及缺陷,他沉思良久,只道:“依臣愚见,秦国不足之处,寥寥无几。”
“或许,其建国初期,人口不丰,百姓多有贫苦者,算作一项。”
“另外,秦国周边,尚有吐蕃、高句丽、与我大突厥这些强邻,遏制其发展壮大。”
阿史那贺不悦:“你去长安一趟,就这点见识?”
“难不成,受高楷封赏,心也向着他,为他说话?”
葛逻录慌忙下跪:“臣不敢,臣一片忠心……”
阿史那贺哂笑一声:“高楷确实慷慨,又是郡王、又是大将军,你有所心动,也在所难免。”
葛逻录面色一白,以头抢地:“可汗,臣绝无此心!”
只是,任他磕得震天响,额头渗血,阿史那贺也不为所动。
执失怀恩于心不忍,劝道:“可汗,葛逻录若有反心,大可待在长安享受高官厚禄,何必回来?”
“高楷故作大方,定是以此诡计,挑拨离间。”
阿史那贺面无表情:“为表忠心,此次应战,由你阿悉结部出兵出粮,不得有误。”
“是!”葛逻录连忙应下,却难掩怨恨之色。
“秦军来势汹汹,你们认为,该如何应对?”阿史那贺环顾诸将,缓缓问道。
执失怀恩当仁不让:“末将愚见,若要得胜,必须统合诸部,齐心协力,以逸待劳,一战定乾坤。”
阿史那贺沉思片刻,颔首道:“这话有理!”
“传我军令,让处月、处密二部,驻守榆慕谷。”
“突骑施、处木昆二部,镇守咽城。”
“另外,鼠尼施部,屯兵牢山,伺机而动。”
“由阿悉结部与恒笃部,供应粮草。”
“遵令!”
至于他本人,亲率四万骁骑,在鹰娑川布下天罗地网,以逸待劳。
执失怀恩若有所思,突骑施、处木昆与鼠尼施三部,实力在左厢五啜之中,最为强大。
可汗派遣这三部兵马,与秦军抗衡,足见重视。
然而,右厢五俟斤中最强大者,阿悉结部葛逻录,不受重用,仅仅出兵出粮,作为后勤。
看来,可汗对葛逻录,仍有猜忌。
“可汗,恒笃部遭遇雪灾,牛羊骏马损失惨重,恐怕无法供应粮草。”
阿史那贺冷哼:“若非他们延误军机,我怎会败给李光焰?”
“既然犯错,自当惩罚,否则,如何服众?”
执失怀恩无言以对。
……
武德七年,八月。
七万秦军深入西突厥腹地,轮番大战。
北道,李光焰命哥舒浩为前锋,领一万骑兵,在榆慕谷,击败处月、处密二部。
擒获首领、大将二十人,歼灭敌军三千,俘获牛羊骏马万余。
随后,叠支、拔古野挺进咽城,大败处木昆、突骑施二部。
与此同时,奈特勤与薛延陀、回纥可汗,兵临牢山,采取分兵三路,四面登山之策,打得鼠尼施部抱头鼠窜。
斩首一千五,俘获首领、大将六十人。
李光焰听闻捷报,大喜过望,下令各路兵马在鹰娑川汇合,与阿史那贺一决胜负。
数日后,秦军大营,赤旗招展,狼头纛迎风飘扬。
哥舒浩赞道:“不出陛下所料,葛逻录果然有异心。”
这些时日,幸得葛逻录通风报信,秦军方才连战连捷,把阿史那贺一番布置,击得粉碎。
李光焰笑道:“陛下慧眼如炬,葛逻录怎能例外?”
叠支叹了口气:“对他来说,实力太强,便是罪过。”
倘若阿史那贺重用葛逻录,毫不怀疑,绝不至于屡战屡败。
奈特勤倏然拱手:“大帅,突骑施、处木昆、鼠尼施,这些部族,一个个冥顽不灵,不肯投降。”
“何不杀人屠城,震慑一番?”
杀人立威,这种手段,在突厥内部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然而,李光焰断然否决:“陛下早有交代,绝不能随意杀戮。”
“况且,杀人屠城,纵然一时震慑,但后患无穷,必然引得人人反抗。”
哥舒浩附和:“倘若肆意杀伐,我们和阿史那贺,也没什么两样。”
奈特勤忙道:“末将莽撞了!”
李光焰环顾诸将,肃然道:“军令如山,不得擅杀降卒、俘虏,与民秋毫无犯,即便在西突厥,也不能罔顾,尔等谨记,勿要明知故犯。”
“否则,一律军法处置!”
“谨遵大帅之令!”诸将连忙应下。
说话间,忽有小校来报,恒笃部首领,带着族内男女老少,前来投降。
李光焰大喜:“快让他们进来。”
“是!”
这恒笃部为西突厥附庸,实力孱弱,地位低微,连处月、处密二部都比不上,遑论十姓大部。
去岁,更遭遇雪灾,损失惨重,饿殍遍野。
李光焰得知,暗中派人接济、拉拢,赢得其首领感激,甘为内应,这才击退阿史那贺。
不多时,恒笃部首领拜倒在地,神色谦卑:“我愿举族内附,还请大帅收留。”
“快起来。”李光焰双手扶起,笑道,“得恒笃部效力,是我大秦之福。”
“我必上禀圣人,为尔等请功。”
首领感恩戴德:“谢大帅!”
哥舒浩难掩好奇:“尔等为何突然来投?”
“将军有所不知。”首领叹息一声,“摩多可汗强令我族进献粮草,族中本就一贫如洗,如今,更连最后一点口粮也没了。”
“娃娃们饿得大哭,族人瘦得皮包骨头,实在撑不下去了。”
闻言,众人不胜唏嘘。
李光焰宽慰道:“大秦兴义师,拨乱反正,吊民伐罪,不会坐视阿史那贺倒行逆施。”
当下,他命人调拨粮草,赠予恒笃部。
首领千恩万谢,满脸感激。
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