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身体一僵,这才连退两步道:
“荣大小姐,请自重!”
荣琳琳侧脸轻抚乱发,半点我见犹怜,半分凄然苦涩的自嘲一笑道:
“自重?
将死之人,若得救命稻草,又有谁还能保持最后的体面?
以前有老爷子替我遮风挡雨,如今爷爷故去,在这乱世中,我不过是一只可怜的雏鸟罢了。
我本以为,以你我的关系,怎么着都会庇护我一程,为此哪怕献出去,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哪知,原来现实这么逼人,我以为我是牺牲自己,成全你和荣家。
不曾想到,原来我才是那个最大的麻烦,一个连你都忌惮不愿招惹的女人,自不自重又有什么意义?
秦晋,你不是觉得我不够俗吗,那我就世俗的配合你,这样你总不至于连搭手庇我一庇都不愿意吧?
哪怕你要我回归尘土,难道都不行吗?”
“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
我要活着,我弟弟要活着,我荣家要活着!
我拥抱理想,理想却将我待价而沽,我相信真理,真理却学会牺牲,我当我穷尽一切办法,都保不住自己所爱之人,所惜之物时。
我那还有什么为什么?
最终还是你赢了,你眼前的这个人,她,已经输给了现实!
就这么简单!”
秦晋这才脸色转暖,语气平淡道:
“不后悔?”
荣琳琳苦涩一笑道:
“只有活着的人,才配后悔!只有强大的人,才配缅怀!
怎么,你在忌惮我的荣氏会让你难做?”
秦晋愕然,摇头玩味一笑道:
“我从不忌惮你在金融界对我的威胁,只求你别说出去你我有一腿!”
“呀!呸!
你!你!哼!……
那,那你是答应了?”
荣琳琳红了脸颊。
秦晋摊摊手道:
“那就看你表现了!”
“先说好,我不负责!”
“废话!我也不负责!”
“…………”
……
金陵无话,只是秦淮柔情似水。
南京无语,旦有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二天一早,荣琳琳撅着腿刚走出将军府内堂,便见几个门神顶着熊猫眼给她竖了几个大拇指。
仿佛再说,论夜战,还属二八少女腰藏刀!
狠狠的瞪了几人一眼后,这才撅着屁股离开了。
良久内堂正厅才传来秦晋的声音道:
“去,给她把麻烦摆平了!”
“唯!”
“明白!”
三人的声音,多少有些亢奋。
12月9日,闽军102集团军近卫旅以保护合法资产为名,会同5个主力向上海,苏州推进。
日军留守苏州兵甲不到一个步兵旅,上海倒是能够凑出几万二线部队,可现在连大本营都看明白了,如果没有比稳的把握,那就没有必要给102集团军送战功。
所以整个苏州和上海,出现了奇怪的一幕,102集团军作为进攻的一方,只进却未开枪。
而日军作为防守方,虽然用军队排排列阵,可随着102集团军的推进而缓缓后退,同样也是未有一人开枪。
整整三天,日军用这种方式给日军机构拖延了三天撤离的时间。
等102集团军完成最后一个码头港口的接管,日军的步兵们总算在北上的轮船松了一口气。
这次能够兵不血刃,除了泉州和上海日军方面都不愿意将上海打成废墟外,更多的还有来自各方的压力。
上海作为华夏最后一个自由港,可以说是这些年来,什么货都可以上岸。
而日本人为了获得各方的贷款支持,已经把整个黄浦江和海湾都修满了码头和海港,而这些码头和海港,可能就会被以不同的贷款额度租借给了各大海贸国家和洋行。
这些码头和海港背后,往往代表着上海市区的许多日进斗金的外资资本。
他们这些人,不敢在泉州撒野,可在上海,有钱就是大爷,这几年来,可以说是活成了人上人!
因此,当上海即将发生重大军事政治更换时,他们同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出力,保住他们的那份优越。
日军属于不得不退,除了硬实力目前确实干不过外,最大的压力反而是这些人,他们以提供物资为保证,只要日军和平退到天津,那以后日军的物资,同样给他们提供到天津。
而日军一旦拒绝,那他们则会在中断贷款进程之外,同样将日军最紧缺的物资中断停止供应。
至于闽中一方,现在要的就是一个神速掌握,平稳市场和社会稳定。
所以当这些人提出交换时,秦晋即便心里有疙瘩,可是为了能够为明年的战争做部署,也只能暂时保证上海的特殊性。
而且不仅仅只是洋人们在给秦晋压力,好多走私渠道,可是直通内陆大佬,人家都说可以承认你对江浙沪的拥有,那你要是还断了别人的营养快线,那只怕明天重庆就敢重提南京问题。
而且不用想也可以确定的是,这次的风向,绝对不会对自己有利。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别看这些贪婪的洋商人恶心的让人想提枪便杀,可他们的利益关系网,往往牵扯到你都不敢想象的人物。
在这个关键时刻,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谁就可以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他秦晋俗人一个,也不会例外,能够用最小的代价先稳住局势,平稳过度,那他就必须默认某些事实。
起码短时间内,他必须保持这份默认。
因为上海作为最敏感的城市,当初就是因为自己太强势,否定了太多的默认事实,才导致他最后不得不离开上海,放弃上海。
如今他可以说是高位回归,他真要作,或许眼下别人不能对他怎么样,可上心最难测,有些事情,无需多言,只要时机成熟,你怎么被离开的你都不知道。
何况如今重庆方面正在全力游说各方支持重庆回到南京,再立旧旗。
如今秦晋好不容易坐拥闽赣,浙,沪,苏,皖,鄂部分地区,已经是人红是非多了,所以他做任何事情上都开始需要借口,更需要权衡。
这次,保护荣氏,追回被夺资本和财产,就是一个入沪的借口,同样,维持大家原有的利益,也是一种权衡!
《混民国,不借就抢》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混民国,不借就抢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混民国,不借就抢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