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带着一行人走下城墙,来到点将台上。
这座以青石垒砌的高台巍然矗立,台上旌旗猎猎,台下黑压压站满了将士。
劲风席卷,带着战场特有的铁锈与焦土气息。
李长风站在台前,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凝重的诸将,最后定格在唐玉宣那双写满信任与决然的眼眸上。
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似一块巨石投入死水,在寂静的夜空中激起层层涟漪:
“殿下,诸位将军,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我有一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站在台侧的白府诸女也不由屏息凝神。
“若有非常手段,可退十万强敌,保全城池与军民,但此手段……或许惊世骇俗,为世俗礼法所不容,被朝廷衮衮诸公、甚至天下正道指为‘邪魔外道’,”
他语速缓慢,每个字都清晰无比地传遍点将台上下,“若我用之,朝廷事后,会否降罪?届时,是我李长风一人担当,还是会牵连殿下,牵连在座诸位,乃至这满城誓死追随的将士?”
“邪魔外道”四字一出,台上台下气氛陡然一紧。
赵铁山、张明远等将领面面相觑,连一直闭目养神的石破天也微微睁开了眼睛。台下的将士们虽然依旧肃立,但细微的骚动如同涟漪般扩散。
赵铁山性子最急,浓眉一拧,瓮声瓮气道:“李公子!这都什么时候了!叛军的刀都快砍到脖子上了,还管他什么手段正不正?能杀敌!能保住滁州城!能让我们身后的父母妻儿活下去,就是他娘的好手段!”他拳头握得咯咯作响,虎目中满是血丝。
张明远稍显沉稳,也接口道:“赵将军话糙理不糙。战场搏命,非是江湖较技,岂能拘泥于形式?只要目的为正,过程有些……非常,亦是无妨。总好过城破人亡,玉石俱焚!”
军师周子瑜捻着胡须,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话虽如此……然‘邪术’之名,终究有损清誉,恐遭天下物议,于殿下声名不利啊……”
“物议?”一个清越的女声响起,如同冰泉击石。曲妙音上前一步,与李长风并肩而立,她目光扫过台上台下,最后落在周子瑜身上,语气坚定:“周军师,妙音以为,长风所言,方是正理。法无正邪,惟人所用!”
她声音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若持利剑,斩妖除魔,护卫苍生,此剑便是正义之剑;若持圣典,蛊惑人心,戕害无辜,此典亦是邪恶之典!
关键,在于持法之心,行法之目的!今日我等守城,为的是社稷安稳,为的是身后万千百姓免遭叛军屠戮!
以此赤诚之心,纵使手段略显酷烈,超出常规范畴,其心可昭日月,何惧那虚无缥缈的流言蜚语?”
李长风深深看了曲妙音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接过话头,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如同金铁交鸣,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不错!世间功法、术法,本无正邪之分。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若为保家卫国、除暴安良,即便手段酷烈些,沾染些血腥,其心亦正,其行亦善!
反之,若仗着所谓名门正派的神通,行那欺压良善、祸国殃民之事,那便是彻头彻尾的邪魔外道!”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台上台下每一个人:“诸位试想,若此刻有一种法门,能迅速削弱敌军,大幅减少我方儿郎的伤亡,只因它被某些人冠以‘邪法’之名,我们便因噎废食,弃之不用,眼睁睁看着忠诚的将士们血洒疆场,看着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戮……这,难道是你们想要的正义吗?这,对得起我们身上这身铠甲,对得起我们守卫的这座城池吗?!”
一连串的反问,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每个人的良心上。赵铁山等人呼吸粗重,眼神变得更加坚定,连周子瑜也陷入了沉思,不再言语。台下将士们虽静默无声,但紧握的兵器和挺直的脊梁,已透露出内心的激荡。
唐玉宣听着这掷地有声的辩论,看着李长风那挺拔如松、傲然不惧的身影,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他昔日蒙受的冤屈。她胸腔中一股热血上涌,猛地站起身,银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走到李长风身边,与他并肩而立,目光清澈而坚定,声音传遍点将台的每一个角落,清晰地送入台下每一位将士耳中:
“妙音所言,长风所言,正是本宫心中所想!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只要目的为公,为这天下安宁,为这身后万千黎民百姓,何须拘泥于手段是否被世俗认可?!”
她猛地转向李长风,眼神灼灼,带着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决绝,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切后果,一切罪责,由本宫一力承担!”
顿了顿,她的声音中注入了一种深沉的情感,目光扫过众将和台下将士,最终定格在李长风脸上,仿佛要为他洗刷所有的委屈:“说起此事,本宫不禁想起一桩旧案,一桩朝廷亏欠忠良的旧案!”
全场落针可闻,连风声似乎都停滞了。
“当年岭南之地,凌王之子唐亦正,为图速进修为,欲献祭整个岭南城,与平南将军勾结,荼毒生灵,致使哀鸿遍野。
有一青年侠士,仗义出手,不顾自身安危,浴血奋战,终以雷霆手段,将邪修与其党羽连根铲除,还了岭南一个朗朗乾坤!”
她的声音带着追忆与激愤,“然其手段刚猛,触及某些人利益,反被诬告构陷,蒙受不白之冤,甚至被朝廷追责贬斥,险些含恨九泉……”
台上众将领屏住了呼吸,台下将士中似乎也响起了一些细微的、压抑的骚动,显然有人听过那个传说。
唐玉宣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如同宣告般清晰:“今日,当着三军将士的面,本宫便为他正名!眼前这位李长风,便是当年那位在岭南诛杀唐亦正和平南将军、为民除害、却蒙冤受屈的英雄——李、临、风!”
“李临风?!”
“他就是李临风?!”
台上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与抽气声!声浪如同潮水般席卷而过。
众人只知他被贬回巨阳城,却不知道后续如何。虽然朝中也有风声,说是他改名换姓复出,可是少有人知道真实情况。
赵铁山、张明远等将领看向李长风的目光,瞬间充满了极致的震惊与由衷的敬佩!
那个在军中底层广为流传、被视为不畏强权、侠肝义胆象征的名字,此刻竟然与眼前这位看似散漫不羁的李公子重合了!
“末将……末将当年在边军就听过李义士的事迹!一直心生向往!没想到……没想到竟是公子!”赵铁山激动得脸色通红,抱拳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张明远也感慨万千:“原来如此……难怪公子有如此魄力!当年之冤,朝廷确实亏待了忠良!”
周子瑜更是长身而起,对着李长风深深一揖,语气诚挚:“李义士!老夫……老夫当年在兵部也曾看过岭南案的只言片语,心中存疑,今日得见真容,更闻公主殿下为之正名,实乃……实乃天理昭彰,忠魂得慰啊!”
而此刻,最受震撼,心潮最为澎湃的,莫过于一直站在台侧冷眼旁观的吕清月,以及白府诸女。
吕清月在楚国,身为影衣卫副指挥使,天策将军之女,对邻国乾国的一些大事秘辛自然有所耳闻。
李临风之事,她不仅听说过,更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吕连杰在府中接到乾国岭南急报时,曾扼腕叹息,怒斥“乾廷昏聩,自毁长城”。
甚至不顾两国微妙关系,暗中动用了一些力量和人情,试图向乾国朝廷施加压力,遥相声援这位素未谋面的乾国义士。
在她的想象中,那个敢于对抗整个腐败体系、孤身仗剑涤荡妖氛的李临风,该是顶天立地、铁骨铮铮、悲情却伟大的英雄形象,是浑浊世间一道凛然不屈的光。
可……可眼前这人?
想起他平日那副玩世不恭、嬉皮笑脸的模样;想起他身边环绕的莺莺燕燕,活脱脱一个风流纨绔;想起他言语间的轻佻孟浪,行事的不羁难测……
这、这巨大的反差,如同冰火交加,让她脑中一片空白,娇躯不受控制地微微一晃,下意识地扶住了身边的旗杆。
李临风……他竟然就是李临风!
而他,竟然阴差阳错,成为了我的夫君!
《无敌杀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无敌杀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无敌杀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