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地风云变幻,关外清军势力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不断撕咬着大明王朝本就千疮百孔的边境防线。
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中原大地上的各个州县仿佛是暴风雨中的小舟,随时都有被吞噬的危险。
肥乡县,便是这样一座身处风暴边缘的小城。它位于广袤的华北平原之上,四周地势平坦开阔,沃野千里。一条条清澈的河流如同丝带般蜿蜒穿过这片土地,滋养着两岸的农田和村庄。
县城的东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障;西边,则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呈现出一片宁和的景象。
然而,这份宁静与祥和很快就被打破了。那是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天空中乌云翻滚,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
知县郝纲坐在县衙的案桌前,手中紧紧握着那份加急文书,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忧虑与坚定。情报如同冰冷的箭矢,穿透了县衙的宁静,带来了清军犯境的消息。
郝纲深知,肥乡县虽有肥沃的土地和淳朴的百姓,但在清军的铁蹄之下,却显得如此脆弱。他明白,自己身为地方官员,肩负着保境安民的重任,绝不能让这座小城落入清军之手。
于是,他立即行动起来,召集了主簿王来章、教官白钟云等县衙官员,以及乡绅游鲤化、李遂庭等地方贤达。众人齐聚在县衙的议事厅中,气氛紧张而凝重。
郝纲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站起身来,声音洪亮而沉稳:“诸位,如今清军犯境,肥乡县危在旦夕。我们肥乡县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但我们有勤劳勇敢的百姓,有团结一心的力量。
我等身为地方官员,身负保境安民之责;诸位乡绅,亦是地方之望,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共商城守事宜,守护好这一方土地,保护好我们的百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场激烈的讨论就此展开。主簿王来章首先发言:“知县大人,依我之见,我们当务之急是加强城防建设。
可修缮城墙,准备足够的守城器械,如弓箭、滚木、礌石等,以应对清军的攻城。我们肥乡县的城墙,历经岁月的洗礼,已有多处破损,必须尽快修复加固,才能抵御清军的进攻。”
教官白钟云也接着说道:“不错,城防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仅仅被动防守。可组织乡兵乡勇,在城外进行堵截,延缓清军的进攻步伐,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我们肥乡县的百姓,平日里以农耕为生,虽不善战事,但他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只要我们加以组织和训练,定能成为一支强大的防御力量。”
乡绅游鲤化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二位所言极是。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借助地理优势,引水于护城河。肥乡县周边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我们可以将河水引入护城河,使其水位升高,水流湍急。这样既能增加城防的难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清军的骑兵。”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郝纲认真地倾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一套完整的城防方案确定了下来。
按照方案,众人开始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行动起来。郝纲亲自指挥,安排人手修缮城墙,加固城门。
他看着那高大的城墙,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城墙成为肥乡县百姓的坚实屏障。主簿王来章则负责组织乡兵乡勇,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他走在乡兵们中间,耐心地指导着他们如何使用武器,如何列队作战。教官白钟云则四处奔走,筹集守城所需的物资和器械。
穿梭于各个村庄之间,向百姓们宣传守城的重要性,号召大家捐献物资。乡绅游鲤化、李遂庭等也积极响应,号召乡中百姓捐献钱粮,支援城防建设。
他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劝说,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肥乡县的城防建设取得了显着的进展。护城河被引满了水,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黄色的丝带环绕着小城。河水奔腾不息,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肥乡县百姓的决心。
城墙上,旗帜飘扬,守城的士兵们严阵以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与此同时,魏县乡兵也在离肥乡县东南二十五里的安儿寨扎营。安儿寨位于一片开阔的平原之上,四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这里是肥乡县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也是清军进攻肥乡县的必经之路。魏县乡兵的到来,如同一只隐藏在暗处的利箭,与肥乡县形成了犄角之势,随时准备对清军进行夹击。
然而,肥乡县究竟有多少乡兵乡勇,却成了一个难以确定的谜团。由于当时的记录并不完善,笔者在查阅资料时,未能查到具体的数据。
但可以想象,在那危急存亡之秋,肥乡县的百姓们纷纷响应号召,拿起武器,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防御力量。
他们或许是朴实的农民,或许是勤劳的工匠,但在国家和家乡面临危机的时刻,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成为了保卫家园的勇士。
十一月三十日,这是一个令肥乡县百姓们刻骨铭心的日子。清军如同汹涌的潮水,浩浩荡荡地到达了肥乡县境。他们身着铠甲,骑着骏马,手中挥舞着长刀,气势汹汹地朝着小城逼近。
千总郭嘉梁、带着旧店刘儿寨的乡兵们,如同英勇的卫士,早早地在清军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
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视野开阔,但也没有太多的遮蔽物。乡兵们隐藏在路边的草丛和树林中,静静地等待着清军的到来。当清军的先头部队进入埋伏圈时,一声令下,乡兵们如猛虎般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彻云霄,鲜血染红了大地。
尽管乡兵们装备简陋,训练不足,但他们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顽强地抵抗着清军的进攻。
清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阵脚大乱。在乡兵们的英勇阻击下,清军的进攻步伐被延缓了。
十二月初二日,清军调整了战略,试图从崔家庄河口突破防线。崔家庄河口,水流湍急,两岸是茂密的树林和陡峭的河岸。
这里是肥乡县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清军进攻的难点之一。主簿王来章亲自带领着内丁常来旺、操官王良栋等乡兵,在这里严阵以待。
当清军的骑兵来到河口时,他们发现河水汹涌,难以渡河。于是,清军试图寻找浅滩,强行渡河。王来章见状,立即指挥乡兵们用弓箭进行射击。箭矢如雨般落下,射向清军的骑兵。清军纷纷落马,惨叫连连。
清军不甘心失败,组织了多次冲锋,但都被乡兵们顽强地击退。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乡兵们充分发挥了地形优势,利用弓箭和河水,有效地阻挡了清军的进攻。
十二月初三日,清军次发动了进攻。他们兵分多路,试图从不同的方向突破肥乡县的防线。路家堡河口、西南庄张儿寨西韩等庄、唐家曈辛安镇贾北堡、风火村刘家寨、杜家堡等村,都成为了战斗的焦点。
《学名张好古》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学名张好古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学名张好古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