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峪知道六谷部族长居然被炸死了,他也是无话可说。
他自己都差点被炸飞,六谷部族长根本不知道火炮的可怕,死亡简直是毫不意外的事情。
六谷部损失惨重,经过了牛见虎三轮轰击,部族死亡族人上千,受伤的人数更多。
封知溪在确定罗峪没事之后,就开始忙着救人了,她庆幸自己带来了一些药物。
苏日娜一脸愤怒的看着面前的李泰。
李泰自然也不会去和一个吐蕃女子解释什么,他能和罗峪解释一下就已经不错了。
“小娜娜,这是一个误会,他们是我请来帮六谷部的,没想到你父亲直接带着六谷部的兵马过去了,让他们认为你父亲有攻击的意图……”
“造成你父亲的死亡,我应该负责。”
罗峪无奈地说道。
苏日娜很清楚在这些唐人的面前,他们部族人的死亡根本不算什么, 特别是得知面前的胖子居然是一位大唐皇子,她就更是知道父亲肯定是白死了。
“哇……”
极度的委屈,让她扑进罗峪的怀中大哭了起来。
这一幕倒是将几个教坊的年轻人看愣住了,大家都不是傻子,这吐蕃女子明显和罗峪关系非同一般。
苏日娜哭的不能自已,罗峪只能不断地安慰,他挥手屏退了周围的人。
李泰趁机带着教坊的年轻人在六谷部四下转悠着,观察一下六谷部的位置和地形。
“哟,这些堡垒这么眼熟?”
牛见虎评价道。
“这明显是罗峪带着六谷部的人建造的,这家伙真是闲得慌……莫名其妙的要帮这么一个小部族,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李泰哼了一声。
除了罗峪,也没有人能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带领六谷部的人烧出砖头和水泥了。
李泰走进了堡垒看了看,当他看到堡垒里面的炮台子,他就知道罗峪喊他们过来的原因了。
“将所有的炮管都拖过来。”
他吩咐了一句。
牛见虎带着人将马车赶了过来,将马车上的炮管子卸了下来,这些铁管子表面看起来平平无奇,一般人也不知道他们的用处。
李泰命人将炮管子架在堡垒里面的炮台子上,居然严丝合缝。
“啧啧啧,罗峪这家伙……真是可怕。”
他惊讶的发现,这炮管子架上去,居然还能自由的调节上下发射角度,而且炮台子一共有三个炮架,可以完全笼罩三个方向。
下一秒,李泰突然想到了什么。
“将所有的炮管全部架在炮台上!”
一群教坊的年轻人虽然不知道李泰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大家还是很麻利的听命做事。
所有的炮管全部架在炮台上,李泰看着所有炮管子的方向发呆。
“越王,你在看什么?”
牛见虎好奇的询问了一句,他在教坊里面算是比较笨的一个,虽然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但是不多。
“可怕啊。”
杜构突然低语了一句。
李泰扭头看了看杜构。
“你看出来了?”
他问。
“越王,校长大人这些堡垒内的炮台不是随意建造的,是计算过发射角度的!”
“这边的十个炮台只要炮管完全向一个方向摆放,就可以完全笼罩西面的区域,绝对可以做到小规模的区域覆盖……”
“另一边的这些炮台也是一样,中间的这些炮架原本角度就有很小的差别,炮弹激发出去,可笼罩面前方圆百米内的一切!”
杜构还是比较聪明的,他很详细的说道。
李泰点了点头,他是众人之中最聪明的,也是第一个看出来的。
不过李泰也发现了一个更可怕的事情,自己的这些聪明和罗峪比起来,似乎像是一条小河碰到了汪洋大海……
一直到第二天,罗峪才算是勉强安抚好了苏日娜,他再次来到了众人的面前。
“这炮台是你设计的?”
李泰询问。
“废话!”
罗峪也是累得够呛,这语气也不怎么好。
“这些发射角度你是如何计算的?你并不知道这些火炮的威力,为何能计算出这些东西?”
李泰的好奇心是完全压不住的。
“这有什么好计算的?几个最原始的红衣大炮而已,发射距离不过一千米,如果发射的实心弹,射程最多五百米!”
“我用脚指头还不算出来十枚炮弹的覆盖距离么?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罗峪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泰却满脸惊讶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纸笔,将罗峪的话记录了下来。
“你居然还随身携带文房四宝?”
罗峪斜楞着眼看着李泰。
“任何对我有用的东西,我都要记录下来。”
李泰却很自然的回答。
罗峪挑了挑眉,没说话,李泰这种态度他绝对是肯定的,这家伙主导火炮的研究,能做出红衣大炮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我有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为何这开花弹在吐谷浑的境内发射,两枚几乎就要炸膛一枚,但是在吐蕃……却几乎不炸膛?”
李泰写完了罗峪刚刚说的东西,趁机继续询问。
“火药放多了?”
罗峪突然间也回答不出李泰的话,只能猜测。
“我实验了很多次,应该不是火药量的问题。”
李泰摇摇头。
“你做出的炮弹质量有差别?”
罗峪继续猜。
“这更不可能!”
“咱们教坊早就实行了统一尺寸,所有的炮弹都是用一样的模具做出来的,况且公输家族的人也参与其中,他们对尺度的把握可是非常精确的。”
李泰继续摇头。
“那就只能和压力有关了!”
罗峪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个了。
“压力?”
李泰愣在原地,他虽然学习过力学,但是几乎都是和拉力、推力、作用力有关的东西,压力这个名词他只是听说过。
“比如说大气压力……”
“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有质量的,它有一个平均数值,但是这个数值随着高度的变化会改变,大气压力会作用在所有的物体上!”
“吐蕃的地势要比吐谷浑高许多,所以他的大气压力就会降低许多,而且吐蕃因为地势较高,氧气含量会减少许多,这也相当于变相削弱了火药的威力!”
“两者结合之下,也许就会出现在吐谷浑炸膛在吐蕃不炸的结果……”
这是罗峪的知识能给出的最后一个猜测了。
喜欢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