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张川柏在扬州,李治在长安,他们常常通信。
每一次的信,都能洋洋洒洒写几千字。
现在长时间在一起,他们依旧写信。
面对面做笔友,有一种别样的趣味。
就好比后世,有些人就坐在旁边,还要通过微信交流呢!
李治在定州,还要跟马周、高士廉等商议政事,有时候回答不出的问题,就写信给张川柏。
两个人在一众高官眼皮底下传纸条。
马周:“……”
太子好像被带得更幼稚了。
这算不算近朱者赤?
……
张川柏总是快乐的,带着李治一起快乐。
受他的感染,虽明知前方战事紧张,他们在后方依旧能够保持平静。
李治对张川柏的迷之信心,也不是完全没依据。
之前张川柏随便说说,薛延陀真珠可汗九月会死,李治选择随便信信。
众人都是随便听听。
可是,一直关注薛延陀动态的人快马传来消息——贞观十九年九月壬申日,真珠可汗去世。
“按惯例,他们派人来报丧,我们要派人去为真珠可汗处理丧事。”宰相刘洎说。
李治点点头:“派人去就是。”
真珠可汗临终有一份奏疏,恳求大唐承认他的庶长子曳莽做突利失可汗,统帅东部的部族;嫡子拔灼为肆叶护可汗,统领西部的部族。
“曳莽和拔灼不和睦,我们的人去协理丧事,要小心受到波及啊!”李治意味深长地说。
众人笑着点头。
小心受到波及,意思就是可以挑拨离间,让他们更不和睦。
这叫看热闹不嫌事大。
众人又微妙地看向张川柏……你说真珠可汗九月死,此人就活不到十月,你的嘴这么灵的?
都说崔珏是判官,原来你跟阎罗王也有交情?
张川柏一脸无辜……他们看我的眼神,为什么怪怪的?
我真的没有做什么啊!
东宫的同僚们私底下对了对眼神,找到机会围着张川柏问:“听闻你的二兄,在嵩山跟潘师正学道?”
“不错。”
“哦!”同僚们恍然大悟,“那么,你是不是也学了什么道法?”
比如说,咒谁谁倒霉?
张川柏听出了什么,瞪大眼睛:“你们不能乱说啊!这种事不能乱说的!我只不过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合理推测!当时不是收到消息,说真珠可汗生病了吗?”
众人点点头:“这倒也是。”
嗯,有些事确实不能乱猜测,否则会被人告诽谤。
但张川柏确实很灵。
“那你预测,真珠可汗的两个儿子内斗,谁先死?”
“我不猜!”张川柏把头摇成拨浪鼓,“生死之事,只有天知道,凡人哪里能预测呢?”
真珠可汗的儿子,谁先死有什么要紧?
我要是猜了,你们又胡思乱想,给我扣帽子!
张川柏猜不出,同僚们微微遗憾,又暗暗松了一口气。
若张川柏的嘴有毒,他们得敬而远之!
现在还好……依旧是随便说说的小神童,可以亲近,可以一起打枣子过节!
其他人问,张川柏不肯说,李治亲自问,张川柏还是闭口不谈。
李治拉着张川柏的衣领,软磨硬泡:“我也知道他们谁先死都不要紧,我只是好奇而已。”
张川柏无奈:“好奇心太强,不是什么好事。我之前就是好奇,闻了闻孟兄的药,就晕倒了。”
转移话题。
别再预言生死。
我又不是给阎罗王修生死簿的。
李治的注意力果然转移:“妙应真人的弟子孟诜是吧?我早听说他擅长做奇奇怪怪的药。”
要说到奇怪的药,还得数张家兄弟……勇于发明新药,还勇于以身试药。
至于薛延陀的事,并没有完。
张川柏不肯预言,刘洎、马周等人对出使的人嘀嘀咕咕……搞事,搞大事!
但又要注意大国形象。
懂不懂?
使者小鸡啄米一样点头:懂,必须懂!
能出使的都是文武双全。
文能舌战蛮夷,武能当场杀国王。
……
贞观十九年十月,唐军拿下平壤,高句丽王投降。
李世民亲自进入平壤,城头插上大唐的旗帜,中原将士豪迈的歌声响彻昔日的高句丽王城。
高句丽灭亡。
大唐在高句丽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由李世积、契苾何力等人带兵,继续清剿残余抵抗势力。
前方捷报传来,后方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
这个好消息,会从北至南,从东到西,传遍整个大唐。
所有人心中的大石头落地,如同从一场做了很久的梦里清醒过来。
当初,当初……多少人饮恨在辽东的土地上!
甚至,阵亡的隋军将士尸体被高句丽人堆成骇人听闻的京观。
直到贞观年间,陛下派人与高句丽反复谈判,高句丽才同意拆除京观,将隋军士兵的骸骨妥善安葬。?
隋军士兵,是很多人的父老乡亲啊!
张川柏得知平壤城头插上大唐旗帜的一瞬间,哭了。
他年纪小,出生得晚,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
但是他知道,过年的时候不用走外祖家亲戚,自家没有亲叔伯,都不要问为什么。
而这一次征高句丽,虽然明知有危险,却有那么多人踊跃参军……如陛下所说“隋朝四次出兵都不能得到这里,我现在只是想为中原子弟报仇”。
报仇,是其中一个必须出征的理由。
……
“结束了吗?”一向不爱说话的大壮发出一声呢喃。
神色竟有些不敢置信。
即便是奴仆,也心系国家大事。
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大事。
“可以说结束了。彻底消灭百济,荡平高句丽的残余势力,还需要时间。但高句丽,已经亡国。”张川柏回答。
说着,他忽然跟大壮抱在一起。
大壮僵硬着身体,手足无措地站着,好半晌才轻轻拍拍张川柏的背。
郎君这些日子,忙忙碌碌地做各种事,其实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紧张吧?
张川柏又哭又笑,像个三岁小童。
……
圣驾凯旋,按照之前的约定,太子要前往营州相迎。
从之前一封封的信,可以看出皇帝对太子的思念,竟是想儿子想得欲死。
所以,太子于情于理,都应该尽快赶往前方,以最快的速度迎接皇帝,缓解父亲的思子之情。
千里之间,父子双向奔赴。
“走!去营州!”李治大手一挥。
张川柏同样兴高采烈,即将见到阿兄啦!
征高句丽的战事,值得大书特书。
这是一个新的篇章!
比另一时空更早达成的篇章!
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录下第一手消息?可以写进史书里啊!
喜欢大唐锦鲤小郎君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唐锦鲤小郎君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