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星期日了,小年和大寒都过了,我们小组下乡搞地籍调查回来了,回来我到局里给局长交代完了,又叫小杜把我们下乡收的钱和票据给王会计送去,交了收的钱和票据,大家就没事了,大家问局长什么时候放过年假呀?王局长问,放假,今天才几号啊?小王喊着今天是1月二十五号,农历是腊月二十五。我局长说,今天才腊月二十五啊,那距离过年还不早着的吗?县里要放假,快了得腊月二十七八,慢了还不得大年三十上午啊?不过,咱局里,你们下乡的可以先休息两天。其余的,像我们不下乡的,就还在这正常上班呗。
局长说了,大家都很高兴,都急忙收拾东西往家走。
走,别人在县里啊,走着就回家了。我不行啊,我得等着到了下午,下午一点多了,我匆匆赶到客车站,买了车票,坐客车回家了,我到家天也黑了。
到家了,媳妇说烀大苞米碴子,饭做好了,这是你回来了,你要不回来,我和孩子丽红就这样,不打算整菜,切个咸菜嘎达就这么凑合着吃了 。你回来了,你说还整不整菜了?你要是说整菜我就给你做去,你要是说不用整了,我就去切个咸菜,咱就这么样凑合着吃了。小丽红说,妈妈,整吧,我爸回来了,你不说等着我爸回来咱做好吃的吗?妈妈做个菜做个菜。小丽红说着她妈就跑过来说,爸爸,炒菜是吧?
我想着这要过年了,还是得吃好点,我说媳妇:“那就炒个菜吧?辛苦你了。”媳妇笑了笑,就进厨房忙活去了。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传来了炒菜的声音和阵阵香气。丽红从屋里跑出来,扑到我怀里,兴奋地说:“爸爸,你回来啦,我好想你。”我抱起她,亲了亲她的脸蛋,说:“爸爸也想你,最近在家乖不乖呀?”丽红使劲儿点了点头,说:“我可乖了,你不在家,还帮妈妈干活,从仓房往屋里抱白菜了呢。”正说着,媳妇端着菜出来了,一个爆炒甘蓝,一个白萝卜丝拌白糖。还有一个咸菜。媳妇说,就这么吃吧,我说这么吃,不错不错。
说着一家三口人都围了过来,吃着热乎的饭菜,虽然菜简单,我知道媳妇是尽力了。媳妇说:“这地里的菜啊,自己种的就是好吃。”我点点头,心想这乡下的生活虽然简单,可也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吃着饭,媳妇说,你们土地局老下乡,这过年还有几天了?我听了,想想,说阳历是1月22号,农历二十六了。媳妇听了,“呀,这么快吗?农历都i到腊月二十六了吗?”
“对,我们今个下乡回来,在单位算账是局长都说了。”媳妇听了,说,呦呦,今天都i腊月 二十六了?我说,我问你,我记得往年,你们单位土地局,这个时候都张罗着上哪给职工买点大米和猪肉的似的?今年怎么没信啊?
我听了想想,说,没信没信吧。县里财政局没钱,今年农业又减产,农业税都i收不来,县财政就靠收那点渔业税维持,县里有很多机关工资只开七八个月的,都欠职工工资四五个月的。
媳妇听了,说,那是真够呛。我说够呛够呛呗,县里号召过紧日子呢。说着媳妇问我你们土地局不是预算外开支吗?你的工资不差两个月的吗?我都i一一答复。
媳妇听了,皱着眉头说,过紧日子,今年,咱家过年过紧日子,这过年啊,咱家啥也不买了,猪肉也不买了。小丽红听了,说,呀,妈妈,咱家过年不卖肉了?那过年咱吃啥呀?媳妇给孩子丽红说,不卖肉,咱家过年还有个大公鹅,你和你爹过年要是馋的活,咱就杀那个大公鹅。我听了,说,那也行,过年,就是有小孩子,盼着过年,过年没点好吃的,不好办。其实啊,要是光大人,就好办了。过年不就是那一回吗?吃点啥不吃点啥都能过去,实在不行,把炕烧热热乎的躺那炕上睡一觉,年也过去了。
我在家休息了两天,到了1月24号了,24号就是腊月二十八。早上,我吃完饭,去等客车,坐客车上县上班去了。到了单位,王局长给我说,小马,你给春节值班人员排出来,咱局里不有个小黑板吗,你给写出来,拿个小桌子,放走廊的拐角处,把小黑板杵在上面就行了。这个工作你安排完了,你就等着王会计开支吧。工资今天开了你就回去,今天开不成,那明天也准备开,你工资开了,就你和小杜在乡下,你俩就早点回去吧。省得后天是大年三十,上午再没有客车,那你们回去就麻烦了。
我应了一声,便开始着手安排春节值班人员,将名字工工整整地写在小黑板上。之后我就坐在办公室等着王会计开支。可一直等到快下班,也没等到开支的消息。我心里有些着急,便去问王会计。王会计一脸无奈地说:“小马,实在不好意思,财政局那边拨款还没下来,工资今天开不成了,估计明天也悬。”我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这可咋整,家里还等着钱过年呢。回到办公室,我把情况跟小杜说了,小杜也愁眉苦脸的。这时王局长走了进来,安慰我们说:“别着急,再等等,肯定会有办法的。”我和小杜只能无奈地点点头。下班后,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单位,不知道该怎么跟媳妇和孩子说这事儿。一路上,我都在盘算着,实在不行,就把家里那只大公鹅提前杀了,好歹让孩子过个年。
晚上了,坐客车到家了,媳妇笑着问你今天开支吗?我说没有。媳妇说,这可咋整?我安慰媳妇说,别着急,明天我还去单位上一天班呢,工资兴许就能开呢。
第二天了,我又来上班了。大家都等着来开支。等着,王会计去财政了,大家等得一刻一分的。眼看着中午要下班了,王会计回来了,上了楼,还有几个台阶呢,就喊着了,工资来了。
大家一听高兴极了,几个年轻人,小鲁小王高兴 地嗷嗷的喊起来。王会计说,别高兴太早了,我还没说完呢,就来一个月的工资。
大家一听,原本高涨的情绪瞬间低落了不少。王会计接着说:“虽然只有一个月工资,但总比没有强,大家先把这工资领了,剩下的年前财政局是不能给了,以后再想办法。”
我心里也有些失落,一个月工资怎么够过年啊,还要串门,走亲访友,但也只能无奈接受。我领完工资,走进办公室,准备要走,小杜赶紧过来,说,马哥你领多少工资?我说我领一个月的,七十三块呀?怎么了?她瞅瞅我,小声叨咕着,不怎么的,七十三块,也不多呀?说完又停停,说,比我的是多呀?我听了,问,你的工资现在是多少了,是三十二还是三十七了?“啊,三十七了。”我听了觉得她好像要说什么?我说你有事啊?你要是有事就快说。你是用钱咋的?你要是用钱我给你拿。不然我走了,回家了。我追着她,他用手给我比划着,告诉我去看老大。意思是她也去,我说好吧,去就走。说着我们就走了。
走在路上,小杜看没人,给我说,我要不提醒你,你是不就走了。我说是啊。谢谢你啊。“谢啥呀,我不是你媳妇吗?咱俩去,到商店给他买的东西拿着,到她家,就就说他对地籍股很关照。”我听了笑笑,说你别叫我了,到哪你就说吧。说着笑着就去了。去了,出来了,小杜说,这样以后他找咱别扭的时候就少了。你看你今年提干都没提上多可惜。
我听了,心里烦躁的很,心想,他那么欺负去,还得来看他。我说别说了,我要回家了,记得呀,正月初八咱俩值班呀。说完我就走,匆匆地奔往客车站,下午了,坐客车回家了。
到家后,媳妇看我回来了,说,孩子小丽红刚才还说呢,我爸爸咋还不回来呢?我说回来,不是等着开支吗?今天单位给你们开了 吧。“开了开了。财政没钱,俺单位王会计说,先给开一个月的,让大家都过个年。我说着,就从兜里掏出钱给媳妇。”
媳妇接过钱去看看是六十三,看看我,我说我们地籍股几个人插伙去看看领导。媳妇听了说:“行,行,这不挺好啊,你开一个月的工资,过年还串了一个门,还剩这些钱。我说咱过年,你看买点啥吧。
媳妇看看钱,说,咱过年也不准备买什么了,粮店的供应粮和豆油,上午我已经领回来了,钱是从她三舅家借的。一会,小丽红回来了,我给他拿十五块钱个,叫他给送去就完事了,一会,还是明天,你把大公鹅杀了,咱做几个菜就算过年了。”
小丽红小丽红跑回来了,媳妇说,丽红,你爸回来了。丽红一听我回来了,说,啊,我爸回来了,我爸在哪呢?丽红喊着就跑进里屋来。我一看孩子风尘仆仆的,要过年了,还穿着破衣裳,我说孩子,你这是干啥去了。要过年了,别到处乱跑了,你看你穿的衣服,还有没有好一点的衣裳了,要是有,明天你把这衣裳脱下来,叫你妈给你换换,要是没有了,你把衣裳脱下来,也叫你妈给洗洗。媳妇在外屋做着饭,喊着说,他有一套衣裳,是他二姨给的,衣裳还是他姨家艳姐以前穿的,给她了,丽红穿着有点大,叫我给改了,又给做上了。媳妇说着,就进屋来,把给丽红改的衣裳拿出来。我看了,做的还有补丁呢。我怕丽红嫌恶不好,我说,呀,挺好挺好大人的衣裳改一下,不错。
第二天了,我早早起来了,我起来,媳妇说你先把大鹅先杀了,我好烧开水秃噜毛啊。秃噜完毛了,我再做饭。我说好了,杀鹅就是剁脑的,我说着就拿刀出去走到鹅架,给大公鹅,拽出来,一刀下去,鹅的小命没了。小丽红听到要杀大公鹅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拍着手说:“太好了,有大公鹅吃咯!”
大鹅杀了,就开始忙上了,烧了开水,就秃噜毛,鹅毛秃噜差不多了,媳妇就做早上饭。媳妇说,这回你开支了,也有钱了,还是少买一点东西吧 。我说行,咱少买一点。我说着就算计着上午去俺爹小卖店卖点啥。我心里想着,买,不能超过十块钱。我写着,一个日历牌(五毛),一张大红纸(两毛),一挂小鞭(一元二),四个二踢脚(一元二),一瓶酒(两元),一斤白糖(一元),二斤酱油(五毛),一斤醋一毛八,二斤苹果(两元),半斤糖块(一元)。我写完了,叫媳妇看。媳妇看了说,行。这些也就是十块钱呗。过年,一凑合就过去了。
吃完早上饭了,我叫媳妇和小丽红去俺爹小卖店买去了。我在家薅鹅毛。媳妇一听,高兴极了,说,鹅毛最不好摘了,咱快走吧,去你爷那买东西吧。我说丽红,你去拿着这个单,你到你爷爷小卖店,叫你爷爷给拿,你爷爷拿完,你给你爷爷十块钱。小丽红说,爸,我给我爷钱我爷爷不要怎么办呀。“啊,你爷爷不要,你也给。你爷爷都七十多岁了,开个小卖店不容易。”
晚上了,炖大鹅,菜做好了,媳妇喊上了,说丽红你叫你爸,去放鞭炮,我放吃饭桌子,咱就要开饭了。说着, 就去放鞭炮。顷刻间,远处,近处,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
一会,吃饭桌子放炕上了,四个菜,一个炖大鹅,一个小炸鱼,一个大头菜拌凉菜,还一个苹果拌白糖,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虽然这个年可能过得不那么丰盛,但温馨的氛围依旧弥漫在屋子里。我问孩子,我说怎么样啊,这过年,花十块钱,就把年过了。小丽红说,我妈妈给我说了咱过年省点钱,今年好去县里买房子,好往县里搬家呀?我听了,装着不明白似的,说,呀,还有远大目标呢?丽红说对呀,爸爸,我妈说,今年咱家搬县里,我好上城里上学去了。
我听了丽红的话,心里五味杂陈。搬去县里,这是个不小的挑战,以目前的收入和积蓄,实在太难了。但看着孩子眼中对城里上学的期待,我又不忍拒绝。
饭后,我和媳妇坐在炕头商量。媳妇说:“咱辛苦点,今年春天,咱还得把咱河西那块地种好,到秋天你和谁插伙,再倒腾点大马哈。咱想法子多挣点钱。”我点了点头,说:“行,为了孩子,咱拼一把。”
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一家人的心紧紧靠在一起,为了那个城里的家,我们充满了干劲。我相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能实现孩子的愿望,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