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实时渔讯的提示,也是放大画面截取一部份进行扫描分析得出来的结果。
正是赤嘴鳘鱼没跑了。
他们当地有叫‘赤嘴’,也有叫‘鮸鱼’。
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一种极其昂贵的鱼种。
别看赤嘴鳘鱼的肉质较柴,口感也一般,可它最值钱的并不是它的鱼肉,而是鱼肚,说白了就是里面的那个鳔。
花胶!
鱼鳔晒制成鱼胶,有一个统称叫花胶,像黄花鱼和其他鱼一样,晒制出来的鱼鳔是小金龙和大金龙鱼胶。
赤嘴鳘鱼的鱼鳔晒制出来的称之为花胶,不过花胶也有多类鱼种的鱼鳔晒制而出,如果是赤嘴鳘鱼的鱼鳔晒制出来的花胶,一般都会在前面加多鱼的名称。
叫:赤嘴鳘鱼花胶。
或是赤嘴花胶等等。
都要带着鱼的名称,可想而知它的特殊。
不要怀疑,赤嘴花胶的价格极为高昂,而且还是要看它的大小,如果一个赤嘴花胶的重量高达一斤的话,那价格就非常恐怖了,因为那种量级的赤嘴花胶可不是论斤卖,而是论个卖的,一个没有几十万元拿不下来。
早在2009年的时候,一个不是特别大的赤嘴鱼胶,就卖出去了高达38万元,还是没有晒制好的,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已经是如此高价,时至今日只会更贵。
不过也正是因为赤嘴鳘鱼比较贵的原因,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发展了人工养殖技术,现在市面上见到的赤嘴鳘鱼多数是人工养殖,其价格自然不需要多说,可以是很低,像一条十几斤重的,没有鱼肚的鱼,很多小鱼贩每斤只卖20块钱左右零售,鱼头的话没有多少人,甚至只卖10块钱的样子。
而就算是没有去除鱼肚,也就是那个鱼鳔还在的,一条十五斤重的赤嘴也才上千元而已。
再到赤嘴花胶,市面上有卖3000元出头一斤,也有卖5000元出头一斤的。
这种价格的赤嘴花胶,有两个特点,一是人工养殖,二是鱼鳔不大,导致晒制出来的花胶不是很大,只有那么几两重。
如果是一条70斤重的赤嘴鳘鱼,其鱼鳔可以达到一斤多重,当然了,并不是一定,有些赤嘴鳘鱼的鱼鳔较小,只有八九两重也不一样,但同样是整条70斤重的赤嘴鳘鱼,也有鱼鳔达到1斤9两重的,2斤重一个鱼鳔不多。
自然是鲜鱼鳔,晒制成为鱼胶的话,就没有那么多了,哪怕晒成四成干,1斤多晒好估计也就在八九两左右,绝对不会超过1斤。
如果是1斤三四两重的鲜鱼鳔还能晒出来1斤重的干鱼胶,那么就要小心了,要么是晒不到位,要么就是加了料。
但不管怎么样都好。
人工养殖与纯野生,两者之间有极大的价格悬殊,纵使其鱼肉较柴,营养含量也颇高,只要是纯野生的,单纯的肉鱼一斤也能卖到七八百块钱,自然是要比较大的才行,如果是一条十几斤的纯野生赤嘴鳘鱼,鱼肉也不可能卖那么高,大概在200元一斤左右。
人工养殖,同样是十几斤重一条,鱼肉却只能卖20块左右,而纯野生却是能卖到200元一斤。
十倍的价格差。
再到纯野生的赤嘴花胶,价格可就差距更大了,晒干三四两重一样的,一斤也在2万元以上,要是半斤以上的,一斤翻倍的价,卖到5万元也不足为过,而要是有七八两重一个的干鱼胶,那就是每斤10万元级别的了。
至于说晒干有一斤重以上的,就更加不需要多说。
他们当地曾经就有人卖过一个年份不低的纯野生赤嘴鱼胶,晒干的重量超过2斤重,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卖掉,本来是当作传家之宝的,没办法卖掉,最终被一个富豪买走,出价高达160万之巨。
也不得不承认,晒干达到2斤重的赤嘴花胶,而且还是有些年份的,属于十成干鱼胶,还有这么重,可见这个鱼胶有多大,也不难推断出来,那条赤嘴鳘鱼绝对是数百斤级别,没有意外的话,肯定是300斤以上的超级大鱼。
时至今日,过度的捕捞,赤嘴鳘鱼生长到特别大,已经非常困难,别说是上百斤一条,就算是七八十斤一条的都很少见。
好吧。
卫宏之所以这么相信实时渔讯给出的答案,也不是没有原因。
因为渔船所处的位置,正是鮀城管辖之下的南澳岛周边海域,这一带海域就有赤嘴鳘鱼,赤嘴鳘鱼也喜欢生活在这一带海域里,再加上他放大画面,将鱼看得很清楚,正是赤嘴鳘鱼不假。
“看到了…”
卫顺一脸的不解,确实是看到了,只是松松散散的,根本没有多少鱼,都不成鱼群,怎么还提醒注意呢?一时间有些摸不着脑:“看着鱼群不大,别说是小型鱼群了,都不成规模,看上去只有那么上百条而已。”
“这里是哪里?我指的是海域?”卫宏不着急,鱼不动,慢悠悠的在捕食,完全不着急,多跟堂弟说几句也不影响。
“这里是…”
卫顺更加懵逼,好像所处的位置和海域,也跟不成规模的鱼有关系吧,可还是如实回答:“大概在南澳岛附近海域呀。”
“那好,我问你,南澳岛周边海域有什么特色?”
卫宏问出口,就有些感觉问题太笼统,精细一下问题:“我指的是有特色的鱼类喜欢在这一带海域生活的,详细想想。”
“……”卫顺更懵,可大脑在高速运转,已经提示这么明显,给他一点时间能够想到,半晌过后带着激动的口吻:“赤嘴?”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