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U盘已经存放了很久,久到他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
这是楚墨当年交给他的一个冷备份账号,一个从未启用过的秘密武器。
楚墨曾经说过,这个账号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动用。
现在,或许就是那个“万不得已”的时刻了。
雷诺将U盘插入电脑,登录了那个尘封已久的账号。
账号的界面非常简单,只有一个上传文件的入口。
他从硬盘里找到一份名为《抗干扰设计原始推演》的技术文档。
这份文档是楚墨当年为了提高芯片的抗干扰能力,亲自编写的一份理论推演。
它非常复杂,也非常深奥,即使是专业的芯片工程师,也很难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
雷诺知道,这份文档对于那些正在利用“门槛”架构进行创新的草根创客们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门槛”架构的底层原理,从而设计出更加稳定、更加可靠的系统。
他将这份文档上传到冷备份账号,并在作者栏里留下一片空白。
然后,他在标签栏里只写了一行字:“给所有没资格进实验室的人。”
点击“上传”按钮的那一刻,雷诺感到自己的内心无比平静。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和那些无名的英雄们了。
他默默地注视着屏幕,看着上传进度一点点地增加。
十二个小时后,这份文档的下载量突破了八万次。
昆明,一间简陋的大学宿舍里。
林小满站在窗前,眺望着远处的滇池。
几年前,她还是一个在职校里默默无闻的学生,每天为了生计而奔波。
但自从参与了楚墨在坦桑尼亚的光伏蜂巢项目,她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看到了技术的巨大力量,看到了开源的无限可能。
她不再满足于只是一名普通的职校生,她渴望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回国后,她拒绝了多家企业的高薪邀约,毅然选择留在学校,组建了一个名为“青年创客自治会”的社团。
这个社团的成员都是和她一样,对技术充满热情、对开源充满信仰的年轻人。
在第一次社团会议上,有成员担忧地问道:“这样拿不到经费怎么办?”
林小满微微一笑,打开手机,展示了一个新上线的众筹平台。
平台的首页推荐位上,赫然是她们在坦桑尼亚搭建的光伏蜂巢项目。
屏幕上,支持者的留言如同潮水般涌来:“这是我们捐给未来的电费。”“向伟大的建设者致敬!”“开源万岁!”
林小满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青藏高原,一处人迹罕至的冰川脚下。
张立诚正带领着第三期“冰原创客营”的学员们,进行着一项特殊的任务 —— 钻取新冰芯,准备铭刻新一轮的技术档案。
“冰原创客营”是张立诚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旨在利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保存人类文明的科技成果。
他们将各种技术资料刻录在冰芯中,深埋于冰川之下,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被后人发现和利用。
这一次,他们不再单独刻录某项设计图,而是将过去一年全球开源社区最具影响力的百项改进方案,浓缩为二进制编码,以声波共振的方式深埋于冰层之中。
有学生不解地问道:“张老师,我们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万一以后没人懂这些怎么办?”
张立诚微微一笑,指着天空掠过的卫星轨迹说道:“只要还有人抬头看星星,就会有人想听地下的声音。”
他相信,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永恒的。
即使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文明遭遇了巨大的危机,只要还有人能够仰望星空,就一定会有人想要了解过去的知识和技术。
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这些未来的探寻者,留下一点点希望的火种。
西伯利亚,一间隐蔽的地下室里。
伊万·彼得罗夫正秘密举办着一场名为“无名者论坛”的聚会。
这场聚会的参与者,都是来自蒙古、哈萨克斯坦、芬兰北部的技术草根代表。
他们都是开源运动的忠实信徒,他们都渴望用自己的技术,改变自己家乡的命运。
在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去中心化创新联合声明》,承诺共享资源、互认贡献、拒绝任何形式的专利垄断。
散会前,一名年轻的工程师小心翼翼地问道:“伊万,我们应该叫什么名字?”
伊万望向窗外呼啸的暴风雪,轻声道:“我们不需要名字。名字是用来被审查的。”
而他们所追求的,正是这种自由 —— 自由地创新,自由地分享,自由地改变世界。
深冬的清晨,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脸颊。
楚墨站在一座荒废水电站的闸门前,身上沾满了露水和泥土。
他抬头望着锈迹斑斑的闸门,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想好了?”
楚墨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值得吗?”
“值不值得,做了才知道。”
那人沉默了片刻,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香烟,递给楚墨。
楚墨接过香烟,却没有点燃,只是静静地握在手中。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那人问道。
楚墨吐出一口白气,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接下来,该轮到我们上场了……”深冬的寒意并未减退分毫,反倒被刺骨的江风裹挟,如无数钢针般扎向楚墨裸露在外的皮肤。
他却仿佛毫无知觉,只是凝视着那座废弃已久的水电站。
这里,曾是星火计划最初的梦想之地,如今却只剩残垣断壁,以及无尽的寂寥。
他缓缓掏出最后一件物品——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晶圆残片,上面用激光蚀刻着“hxt001”的编号。
这是星火计划的第一块试验品,凝聚了无数心血与希望,如今却只剩下一半。
楚墨将残片轻轻嵌入锈迹斑斑的控制台裂缝之中,仿佛完成了一个庄严的仪式。
没有不舍,没有留恋,他转身,决然离去。
就在他迈出水电站大门的那一刹那,身后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
那声音,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带着一丝迟钝,一丝不甘,却又充满了力量。
积尘十年的发电机,竟然自行启动了!
控制台上,黯淡的指示灯逐一亮起,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楚墨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没有回头,脚步未停,只是将手中的香烟,狠狠地按灭在脚下的冰面上。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刚刚走出拘留所的李哲,用力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他手中紧握着一份已被复印数百份的账目清单,那是内鬼官员多年来贪污受贿的铁证。
他知道,这份清单一旦曝光,必将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匿名短信浮现在屏幕上:“继续。这次,你不是一个人。”
李哲的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他将手机紧紧地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正义的利剑。
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他抬头望向天空,吐出一口浊气。
他现在只想知道,是谁在背后支持他?
他没有选择立刻回复,而是将清单小心翼翼地藏好,然后拨通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电话接通,他只说了一句话:“鱼,该入网了。”
同一时刻,昆明。
林小满正带领着“青年创客自治会”的成员们,在一家废弃的厂房里忙碌着。
厂房里堆满了各种电子元件、电路板、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工具。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松香味道,那是焊接时特有的气味。
“小满姐,这个逆变器好像有点问题,输出电压不稳定。”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一脸愁容地说道。
林小满走过去,接过男生手中的逆变器,仔细地检查了一遍。
她的手指在电路板上飞快地滑动,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一位经验老道的医生在为病人诊断病情。
“是这里,这个电容的参数不对。”林小满指着一个不起眼的电容说道,“换一个470微法的试试。”
男生半信半疑地换了一个电容,重新测试了一下,果然,输出电压稳定了。
他惊喜地叫道:“哇,小满姐,你真是太厉害了!”
林小满笑了笑,说道:“这没什么,多动手,多思考,你也可以的。”
他们正在做的,是一个微型离网发电系统。
这个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然后将电能储存起来,供附近的居民使用。
这个想法最初只是源于林小满在坦桑尼亚的经历。
在那里,她看到了太多因为缺电而生活困苦的人们。
她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满姐,我们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自己做这个东西啊?市场上不是有现成的吗?”一个女生不解地问道。
林小满放下手中的工具,认真地说道:“现成的当然有,但是太贵了,而且不适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我们自己做的,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发电系统,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让那些缺电的人们知道,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突然,厂房里的灯光闪烁了几下,然后彻底熄灭了。
整个厂房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喜欢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