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书院建造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心情不错的秦大人收到了一封来信。
上面的意思很直白,这个时候本来读书人就不多,这头要人,那头就只能去别的书院求人。这人是救了下来,就是留不留的住,还得看他们自己。
毕竟若是山长辞任,他们也不能怪没给他们找人不是?
信的末端还留了个悬念,说是山长先生一定会让他们大吃一惊……
看到这里的秦大人一下子来了精神,既然这么说的话……这山长他还真要想尽办法留下来……
于是立刻着人下去给各个城门口带口信,若是真遇到了带着书童的老先生,可一定要及时的上报过来。
到不是他不想派人去更远的地方接,这山长什么时候来,走哪条路一概不知,更是连面都没见过,去哪里接?
守株待兔成了最好的办法。
他不知道的是,这封书信其实是在新任的山长先生出发后才送出来的,就算是传信的人速度再快,这个时候那位新任的山长先生,也已经到了春阳府城附近。
新的山长先生,秦大人没有见过,但若是提起他的名字,秦大人保证要一个激灵——张源。
张源,前朝汴梁人士,自小饱读诗书,文韬武略,二十三岁便在科举中一举夺魁,被当时的圣上点为状元郎。
据说他不喜欢官场的尔虞我诈,直接去了国子监做一名先生。在其后的许多年,他从夫子一路擢升为大夫,不仅学识渊博,诗文更是让天下学子尤为喜欢。
再后来他辞去了国子监的头衔,直接去了鹿鸣书院,书院山长要让位于他,被他拒绝。
不仅不愿意担任任何职务,还选了最悠闲的“乐”来带,每日带着学子们谈琴制艺,过的好不快活。
他张家一向在学子中颇有声望,书院见他执意如此,便也不再强求。
后来战争爆发,前朝覆灭,书院倒是因为在山里,免遭于难。
新皇上任后,倒是让人请了他回去国子监,被他毫不留情的拒绝掉。大抵是看出来他只想在书院里面过与世无争的日子,新皇便也没有纠结,由他自己去。
至此这位前朝的大儒便是各位学子心中的精神目标,虽说他没有入仕途,可他给了广大的读书人希望。
鹿鸣书院后来的山长干脆不再给他排课,让他在书院里荣养着便是。
按理说这样的大儒往后就在书院养老便是,跟秦大人他们这边也没甚关系。
可有时候机缘就是这么巧妙。
大儒的夫人生病了,大夫诊断后给出的解释是鹿鸣书院的环境并不适合年长的人养老,山里高寒,会让年老体弱者招架不住。
这老张头也算是个倔老头,这病若是放在他自个儿头上他怕是死也不会挪窝的,可偏巧这病落在了他最爱重的夫人身上,当即就让他心里有些懊悔。
若不是因着他固执,夫人也不会生这病。
恰在此时,被秦大人烦的要死的上司,没办法之余,只好舔着脸给书院写了封书信求助。
为了增加筹码,他把春阳府描绘的特别的漂亮,歪打正着的,被张大儒看到了这封书信,他当即拍板要去这新书院任山长。
此话一出,鹿鸣书院山长大失惊色,本能的就是反对。
天知道这张大儒放在他们书院,那可就是一张活招牌,吸引着广大学子前来学习,如今这活招牌居然要走?
不行不行!
可这件事本来决定权不在他手上,张大儒铁了心的要走。当即收拾收拾东西,带着夫人和仆从,匆忙忙的往春阳府而来。
走的时候给可怜的鹿鸣书院院长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要是不习惯他还是会回来的。
这才有了秦大人收到的那封信。
那上司自然知道自己夸大了春阳府的美景,心里也没谱,只能强压下心里的不安,给秦大人来信,就希望他争气点,把这老先生留下来!
他的书信慢了一步,等送到秦牧的手里的时候,这张源张大儒其实已经离西山城不远。
一路走来正值春天,田野里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官道两边到处都是在田里忙碌的百姓,倒是让人感叹。
张大儒毕竟不是为了赶着任职的,带夫人散心才是他此行的目的,所以他们的马车走的很慢。
偶尔遇到好的景色,他们会停下驻足欣赏一番。
你还别说,夫人的病的确好了不少,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这更是让大儒坚定自己做的对。
马车在路上行驶的慢,他们不时的还会下车和当地的百姓交流一番。
听的多了,便对这位秦大人有了点好感。
百姓对他还挺认可的,说他非常的关心百姓的生活。
这里其实有个误会,百姓们之所以这么觉得是因为当初秦大人带着差役强制要求他们完成春种任务,原本大家还不觉着,可真当春苗种下去了以后,大家一直躁动不安的心定了下来。
看着田里的庄稼,心里也有了希望。不会再彷徨未来怎样,有了脚踏实地的开始,不安的心也安定下来,大家开始把高高在上的眼睛,低下来看到脚下的土地。慢慢的开始计划起以后的生活,开始耕种更多的土地。
至此春阳府才算是稳定下来,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计划安排的百姓,这才觉着当初秦大人做的有多正确……
越靠近春阳府,另一个名字也频繁的出现在大儒的耳朵里——小丰村。
一听这名字都知道这是个村庄,在这些百姓的口里,小丰村是个神奇的地方,他们村居然人人都识字不说,种地方法都跟他们不一样。小丰村的人好像特别能干,什么都懂,反正就是特别厉害。
这倒是引起了大儒的注意,他又对这个村子产生了兴趣。
村里有人读书不难,难的是人人都能识字。(这里是被人传的太神了)
他在想这个村是不是有特别厉害的人在村里教,这才让人人都识字?
左右他们这趟出来是来散心为主的,什么时候到书院都来的及,他难得的产生了兴趣,跟夫人商量了一下,先去一趟哪个叫“小丰村”的村子里看看。
就这么的,他们马车一拐,从另一个方向往城西而来。
小丰村大部队都在书院的工地上忙着呢,所以张大儒带着家人来小丰村的时候,村里静悄悄的。
他从村口的时候就开始惊异,水车这东西做起来可不容易,看来村里是有能人在的。
过了河往村里走,宽敞的大路笔直的直通山下的村子。
从外面往里面看去,四周田野包裹下的村庄,被半是竹林半是杨木的横向林子遮挡着,只隐隐有白色的墙壁在风吹的间隙闪现一点点。
而村尾方向,没有树林的遮挡,能看见精致的小院在蓝天的映照下格外的亮眼。
近处的田里,秧苗乌澄澄的绿,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他特意留意了一下,田里的苗间隙好像都差不多,和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的确不一样。
他这人虽说只是个读书人,可也明白民生的根本是什么。
就这田里的庄稼,只要不遭遇大旱,怕是闭着眼睛就能丰收的吧?
难怪这个村子看起来这么富裕,他似乎找到了源头。
看了田里的庄稼,他和夫人,慢慢的往村里走去,想要探寻更多的秘密,没想到,这一转居然让他看到了个打死也没想到的熟人……
喜欢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