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摇头,有些懊恼,“那人头发垂在眼前,根本看不清楚脸,我不认得,不过,看衣料,哪怕是里衣都十分精致华贵,肯定不是一般人!而且圆通方丈的禅房周围最近一直都有高手看守,我又怕那人醒来看到我要叫,把其他人引过来就不好了,所以没敢多留就走了,我认识的人中,也就张施主你职位最高,所以才来问问看这件事要怎么处理才好。”
张平安第一反应就是这人是二皇子周术,他可能其实并没有逃走,而是被圆通救了,暗地里关在了密室中。
但是话说回来,他们俩人本来就是一伙的,圆通如果要救人的话,也没必要把人绑起来啊!
有点说不通。
不过当下,张平安还是先安抚了小和尚慧远。
“行,这事我知道了,事关重大,慧远师傅你就暂时先别掺和进去了,有什么异动以后第一时间来告诉我就可以了,我会处理的,有什么结果我后面也会跟你说,放心吧!”
“嗯,多谢张施主,那我就先回去了”,慧远起身。
刚准备又,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拍了拍脑门儿,“对了,还有一件事,瞧我这记性都忘了说了,就是我之前说的,圆通方丈和别的女子有私情,今日那女子又来了,我听到了他们说…说什么找人之类的,那女子看样子挺急。”
“那圆通方丈不急吗?”
张平安猜应该是三丫突然发现找不到小儿子钟正了,这才着急去大相国寺求助。
慧远摇了摇头,“我也没听清楚,但感觉好像不是很着急,还把那女子训了一顿,最后走时那女子气汹汹的。”
张平安:……感情圆通对儿子也没那么上心啊!
“行,我知道了,多谢你今天跟我说这么多,对我很有帮助。”
慧远听了顿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能帮到张施主就好。”
随后便告辞离开了。
出门时冷风一吹还打了个哆嗦,轻轻跺了跺脚才慢慢走远。
“吃饱!”
“老爷,在!”
“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等登基大典那日,你找个好手去大相国寺圆通的禅房里好好打探一下,看看被关的那人是谁,他那日作为国师肯定是要早早去宫里的,有小半天的时间不在寺内,正是动手的好机会。”
“明白!”吃饱点点头,随后离开安排去了。
…………
一晃三日过去,终于到了登基大典这日。
经过一月的沉淀,新君周朴脸上的悲痛之色减少了很多,气色也变好了不少,五官还是那个五官,但气质却较从前大有不同。
相较周子明刚去世时的摇摇欲坠,如今长进了很多,更多了几分沉稳的雍容气度。
一身龙袍珠冕穿在身上,在宏大的奏乐声中,缓缓拾阶而上的时候,已经初见帝王之气。
张平安立在下首看的心里暗暗吃惊,看来太子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并不是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
以前是他想多了。
这次登基仪式相比周子明在临安时的登基仪式更简单一些,省去了很多流程。
全程周朴也没怎么讲话。
所以结束时间比张平安预计的要早很多。
从今日开始,便改年号为定成,以后就是定成元年。
今日除了新皇登基外,另外最大的事就要属官员的职位变动和加封了,其中最显眼的就是秦王和崔凌两人。
因为平叛从龙有功,秦王被加封为“一字王”,并可佩剑上朝,算是作为臣子的巅峰,而崔凌则被封为护国大将军,赐金腰带和免死金牌。
百官纷纷贺喜。
世家们则看得牙痒痒,但也矜持着跟着恭贺了几句。
其他人升贬都有。
唯一没有动的衙门就是枢密院和中书省,这两个衙门的官员一如往常,算是所有衙门中最平静的。
等祭告太庙,去完大相国寺后,晚上则是新君在宫里设宴招待他们。
但因为今年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了各种事情,且还在国丧期间,桌上都是素菜和茶,众人其实都没有什么吃饭的兴致,简单吃了一些,又举杯敬茶后,便慢慢安静下来。
这是张平安活了三十几年,经过的最平淡且沉闷的一场宫宴。
不知周朴是不是也感觉到了,很快就借口服丧期间不宜大肆吃喝为由,离席了。
他一走,余下的百官自然巴不得离席,纷纷放下筷子,随后按礼仪出宫了。
等到家时天色已晚。
张平安换了衣裳,便去了书房,吩咐吃饱进来。
一看吃饱的表情,张平安就心一沉,“没成功?”
吃饱有些惭愧的摇头,“没有,听说险些还惊动了守在外面的人。”
张平安皱了皱眉:“怎会如此?那人不是号称连禁宫里的东西也能偷吗?连间密室都进不去,白养他了!”
“老爷,您先别动怒,那圆通方丈的禅房看着平平无奇,实则周边暗处守着的各个都是高手,以前还没这样的,看来那密室里关的人身份定然了不得,咱们只能再寻机会了。”吃饱安慰道。
这个道理张平安自然也懂。
想了想后,才道:“这样,明日你亲自去一趟青县,把钟正接回来。”
吃饱知道这样安排定有用意,也没多问,很快出去了。
随后,书房门被再次推开,徐氏用托盘端了碗甜汤进来,“娘是看着吃饱走了以后才进来的,可没有打扰你做事,来,把汤喝了暖暖身子。”
“谢谢娘!”张平安伸手接过,他在宫宴上还真没吃好。
趁着张平安吃东西的空隙,徐氏又开始念叨大孙子,“你说小鱼儿什么时候回来啊,都出门这么久了,马上就要过年了,也该回来了。”
张平安一听不由笑了笑,“娘,我还以为你能忍住多久不问呢,放心吧,他已经出发啦,过两日就到,听说随行的还有一个朋友,是带着家人一起上京赶考的举子。”
“哎呀,这两日就回来啦,你这孩子,也不提前跟我说,不知道你娘着急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徐氏心愿达成,端着碗出去时开心不已,脚步都轻快多了。
留下张平安还在苦苦思索禅房地下密室里那人是谁。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