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张平安收到他们到达的信件的时候,已经又快是年底了。
这中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周子明准备派遣宫中的近身太监郑平代表大周朝去海外各国游历。
并且看得出这件事是经过慎重考虑和充分准备的。
船队随行的水兵和护卫都已经有了充分安排,包括正使、副使、都指挥使、行政与文书、火长、舵工、阴阳官、翻译官、医官、工匠等,总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多人。
船舶包括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水船等,一共近百艘大船。
可以说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成本最高的一次外交活动。
此事一出,立马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比当初张平安他们去西域的影响更大。
不光是对耗费如此国力大规模出海这件事情存疑,更加是对出使的正使身份不满。
而且周子明筹谋这么久,却一点风声都没透露,朝臣们难免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连绿豆眼都有些不解,私下对张平安说:“陛下怎么对出海执念如此深,海外那些番人可不是好打交道的,就算去也应该派个经验丰富的人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监,说实话,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而且这次明显是赔本的买卖啊,船上带了这么多丝绸瓷器,金银铜等物品,还有漆器,铁器,书籍这些,作为贸易品和赏赐品,我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商人重利,绿豆眼考虑过得失后,第一时间就感觉这买卖不太划算。
而且海外番人并不好应付,他们这么一支大型船队过去,恐怕别人只会觉得有威胁,很难对此行为释放善意。
张平安不知道这事是巧合还是周子明有意为之,同样姓郑,真的太巧了。
“我估计陛下会派得力的人从旁辅佐的,从部署来看,这件事筹谋至少也是一两年了,陛下却能一点声色都不露,证明对这件事很看重。就像你说的一样,耗费了如此国力,自然不能轻易铩羽而归。”
“你猜会有哪些人?”绿豆眼转了转眼睛,有些发愁。
挠头忐忑道:“你说该不会又派我去吧,我可不想再出海了,现在媳妇儿子热炕头的日子多好啊!”
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嘛!
张平安肯定的摇头:“你放心,大概不会派我们俩去的,先不说我们刚刚才从西域办完差事回来,就说我们俩现在的职位,对于陛下来说,我们在京城待着比去海外有用,定然不会是我们。”
“倒也是,但我就是有点怕”,绿豆眼还是不太放心。
没办法,谁让京城满朝文武中就数他出海经验最丰富,又曾经被周子明点名派出海过。
上朝时已经被同僚明里暗里说过几次了,由不得他不多想。
就怕这次又有他。
公文一日没下来,他就一日不安心。
但比他更不安心的是钱杰。
“爹,你不会猜错吧?让我去辅佐一个太监远洋出海游历各国,开什么玩笑!”钱杰觉得不可思议。
虽然前朝有过大太监专权干政的先例在,现在大周朝的太监也仍然有一定权力,东西厂也仍然存在。
但在朝堂上却十分透明低调。
远远比不上前朝时的风光。
因此钱杰才很不可思议周子明这个决定,要不是还有一点理智在,他恐怕会爆粗口,吐槽一句是不是疯了?!
钱太师眉头紧锁,明显心情不好,半晌后才叹了一口气,“唉,希望是我猜错了吧,不然我不懂陛下为什么提前布局将你派到工部,而且职级也刚刚合适。”
“真不懂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出海远洋?”
钱太师摇头:“我又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但我知道一点,陛下对于远洋之事是势在必行,没看那么多船还有水兵从南方过来吗?粮草辎重,火器等,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准备好的,是早有筹谋。”
“没有回旋余地了吗?”钱英皱眉,他也不赞成远洋出海。
从开国以来,周子明已经兵行险招,做了好几件大事,步伐迈得太快了。
虽然事情最后结果都是好的,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次次事情结果都好。
何况这次明显是反对的人远多于支持的人。
“咱们这位陛下啊,是开国的霸主,他可不是前朝的小皇帝,能被大臣们左右,心思也是难猜的很,这次的事情他是早有准备,就算反对也没用的,这天下到底还是姓周”,钱太师看得很透彻。
“那咱们就这么不管了,眼睁睁看着事情发展?”钱杰有些着急。
“先静观其变吧,我是觉得不用太反对,做些无用功,平白惹了陛下厌恶”,钱太师道。
钱杰听后一下就有些沮丧了:“为朝廷卖力,为陛下分忧,我自然是乐意的,哪怕豁出性命也在所不辞,但是如果让我给一个太监做副手,我不愿意。”
“八字还没一撇呢,我只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这么沉不住气,将来能有什么作为”,钱太师瞪了儿子一眼。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