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杰木

首页 >> 明末封疆 >> 明末封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餐馆通古代女帝太监最风流雷霆枭明藏国先婚厚爱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郭嘉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明末封疆 杰木 - 明末封疆全文阅读 - 明末封疆txt下载 - 明末封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5章 永熙变法(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茶楼酒肆,在田间地头,当人们提及那些位于权力顶峰的人物时,不再说“某辅臣”,而是带着敬畏与向往地低语:

“听说了吗?那位管着天下钱粮的黄官家,又出了新章程……”或是,“海上近来又不安分,好在有郑官家坐镇,料也无妨!”

在这寻常的称呼里,蕴含着百姓最朴素的认知:这些人,是真正掌管着他们衣食住行、国家安危的“当家人”。

而“成为官家”,也便如同拥有了一个时代最闪耀的勋章,成为了天下无数文臣武将、英才俊杰,穷尽一生心血所追求的终极梦想。

它不再仅仅是高官厚禄,更是一种名垂青史的身份象征,一种自身价值得到制度与天下共同认可的极致体现。

科举入仕的寒门学子,在挑灯夜读时,眼中燃烧的或许不仅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旧梦,更是有朝一日能位列“官家”,执掌一部,经略天下的宏愿。

沙场征战的将领,在浴血搏杀时,心中激荡的也不仅是封侯拜将的荣耀,更是能像历代进入皇家内阁的官家那样,凭不世军功,踏入那决定帝国命运的核心殿堂,成为真正的“官家”一员。

这梦想,驱动着无数才俊如过江之鲫,在仕途的激流中奋勇前行。

他们知道,这条路的尽头,是那象征着智慧、能力与责任极致的“官家”之位。

那不仅是个人权力的巅峰,更意味着将自己的名字,与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后世史书中,绕不开的浓重一笔。

“官家”二字,从此超越了官职本身,化作了大明帝国政治生态中一座最高的精神丰碑,吸引着、也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之栋梁,为之奋斗不息。

皇家内阁设立后,六部也随之更名,吏部叫人事行政总署,户部叫财政与资源总署,礼部叫典礼与教化总署,兵部叫军事与防务总署,刑部叫司法与监察总署,工部叫工程与实业总署。

重塑了上层权利构架之后,地方制度也迎来了新的转变。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的故事,来细说新地方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永熙五年,湖广行省,江陵县。

县令赵文清是个新科进士,此刻正对着刚送达的中央政令发愁。

命令来自内阁地方政务总署,要求各州县利用官仓陈粮,平价售予民间,以平抑开春后可能上涨的粮价。

“若在以往,”

一旁的师爷习惯性地捋着胡子分析,

“这等事需先呈报布政使司,布政使司或许还要与按察使司扯皮是否合规,万一涉及运粮,还得看都指挥使司的脸色。三司互相牵制,公文往来半年,等粮食卖出,秋粮都快下来了!”

赵文清却摇了摇头,指着墙上新挂的《大明行省政令流程图》:

“如今不同了。你看,总署命令直达行省总督,总督已签发至民政司。民政司已将具体配额和章程下达到我州县。我们只需照章办事,将售粮数量、价格、时辰张榜公布,同时将所需动用的官仓记录和预期收入,分别呈报行省的财政司和民政司备案即可。”

他立刻行动,组织胥吏开仓售粮。

整个过程,不再需要看其他地方衙门的脸色,效率极高。

百姓得到了实惠,纷纷称赞“朝廷新政得力”。

而售粮所得银钱,由县里登记造册后,直接上缴行省财政司,财政司入账后,同步抄送财政与资源总署备案。

一笔资金,从地方到中央,脉络清晰,全程留痕。

与此同时,行省总督府内。

湖广总督陈子龙,是皇家内阁新委任的干员。

他正在审阅各州县报来的春耕与治安汇总。

突然,江陵县隔壁的荆门州兵备司传来急报,发现小股流寇窜扰。

若在旧制,地方都指挥使需要层层上报,甚至可能向藩王求援,极易贻误战机。

但现在,陈子龙总督立刻行使“总掌军事”之权,依据军事与防务总署预先核准的应急预案,直接命令荆门州兵备司,调动当地驻军的一个哨所前往清剿。

值得注意的是,这支驻军的指挥官,一名把总,也是由军事与防务总署直接任命的,他的粮饷由财政与资源总署直接拨发到行省财政司,再转至兵备司发放。

他听从兵备司的调遣,但人事和后勤都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他无法在地方长期经营,形成私人武装,只能作为国家机器的一个齿轮高效运转。

剿匪所需的额外开支,陈子龙总督也无权擅自征收“剿饷”,他必须立即行文向中央地方政务总署署长,由次辅孙传庭兼任,申请特别经费。

总署审核后,会同财政与资源总署直接从中央财政划拨,避免了地方以此为由加派赋税,盘剥百姓。

几天后,流寇被迅速平定,战报和经费使用明细同时送达京城内阁。

整个过程,从行政到军事,从决策到后勤,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在“中央—行省—州县”这三级链条中高效、透明地运转起来。

赵文清县令收到匪患已平的通告时,他售粮的工作总结也刚写好。

他不由得感慨:昔日皇权不下县,地方豪强、三司、藩王相互掣肘的局面已彻底改变。

如今,朝廷的政令能如同一袋粮食般,从中央的粮仓出发,顺畅地抵达最偏远的乡村;而地方的任何风吹草动,也能如同那剿匪的军报一般,迅速反馈至帝国的权力中枢。

这一套“垂直管控、行政一体”的新体系,真正将散沙般的大明各地,熔铸成了一个血脉相通、神经相连的有机整体。

接下来是魏渊最为重视的军事方面改革,首先是在中央设立统帅部,作为代替皇权形式军政领导权的核心机构。由负责军事国防的辅臣兼任统帅部总长,受皇家内阁领导。

统帅部总揽全军行政,包括兵员征召、粮草调配、武器采购;另设“参谋总署”,选拔懂战术的将领任“参谋署长”,专司作战计划制定、军队调动指挥,实现“军政—军令分离”,避免地方将领拥兵自重。

划“军区”控战略要地:将全国划分为“京畿、辽东、陕甘、江南、川蜀”五大军区,每个军区设“军区总督”,受统帅部与参谋总署双重管辖,负责辖区内军队训练、防务部署,同时取消地方巡抚、总兵对军队的直接指挥权,确保兵权收归中央。

禁止将领私蓄“家丁”,所有士兵统一编入统帅部下辖部队,士兵晋升只看军功、不看出身,无论是农民、手工业者,甚至降兵,只要作战勇猛,均可提拔为下级军官,瓦解旧军“私兵化”根基。

定“军镇制”建标准化部队:每支常备军设“军镇”为基本作战单位,1个军团辖3个步兵镇、1个炮兵大队、1个骑兵大队、1个工兵大队、1个辎重大队,总兵力约2万人。

步兵镇下设3个步兵支队,每个步兵支队配火铳手60%、长矛手40%;炮兵大队配备新式大炮12门、猛虎炮24门,实现“步炮协同”。

在京师、南京、广州设立三大“军器局”,统一管理武器生产,不再依赖地方作坊;与宋应星负责的学士苑(大明科技研究机构)联合火铳、大炮的铸造研发技术,批量生产“制式火枪”和“新式火炮”,同时规定各军镇武器由陆军省统一调配,禁止将领私自囤藏武器。

依托大运河、官道,在军区内设立“补给站”,储存粮草、弹药、被服,由统帅部下辖的“辎重总队”负责运输,同时征调民间马车、船只(给予运费),建立“兵站—前线”的短途运输线;在北方军区(蓟辽、陕西)推广“屯田制”,让部分预备役士兵在非战时开垦荒地,补充军粮,减少对漕运的依赖。

在统帅部下设“军医司”,每个军镇配“军医队”(含医生10人、护士20人、担架兵50人);在京师设立“大明陆军军医学校”,培养懂外科、防疫的军医;规定士兵作战受伤由军医队救治,阵亡者由军队负责安葬并给家属抚恤金(银50两),稳定军心。

推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废除“军户世袭制”,颁布《大明征兵令》,规定全国18—40岁男性,除官绅、残疾外,均需服3年常备兵役,之后转为预备役,战时可随时征召;每户若有2名及以上男丁,需至少1人服役,服役期间由朝廷发放粮饷(每月银2两、米3石),免除家庭赋税,吸引平民参军。

设“军校体系”育新式军官:在京师设立“大明陆军士官学校”,选拔16—22岁的识字青年(不限出身)入学,学制3年,课程分“军事理论”(如队列、战术、地图测绘)与“实操训练”(火铳射击、炮兵瞄准、骑兵冲锋),聘请军队中服役的过的优秀武官担任教官,毕业后分配到各师团任基层军官,替代旧军“世袭武官”。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明末封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洛洛历险记我的小兵全员会绝招万能兵王花都兵王赵东苏菲免费被女神捡来的赘婿总裁,那对双胞胎长得好像你郭嘉这个家也太离谱了吧星际特工,黑衣人薄暮年沈初免费阅读小说修复师万界剑系统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仙寥穿越世界的技术宅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神凡小村医花自飘零独上兰舟一剑天鸣快穿女配:深吻男神100次
经典收藏华夏英雄谱汉末三国路我在大明搞发明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嫡女当自强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承明之治帝国异姓第一王爷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我的崩坏萌妹旅团大周暴君,从召唤猛将开始!佛缘盛世耀明章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双庶子凌天仙帝奋进剑道与阴谋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
最近更新汉末立志传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墨苏传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红头册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七星大罗盘大明神医谋杀三国精编版这穿越成猎户?飞刀圣剑2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吴三桂称帝
明末封疆 杰木 - 明末封疆txt下载 - 明末封疆最新章节 - 明末封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