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让杨晓帆心里犯嘀咕的地方,是账本上的损耗率。
新鲜蔬菜运输这行,温度波动会让菜叶打蔫、磕碰颠簸会碰坏根茎,出现一定比例的损耗本是常事,谁也没法完全避免。
可公司执行“以销定采”的模式,对接环节几乎无缝衔接,运输车辆更是及时调配、即时发车,按理说损耗率早该被控制在一个相对低的区间里。
如果说5%以内都算是正常,可报表上明晃晃标注的损耗率,却足足飙到了10%,直接翻了一倍,确实有些不够合理。
比损耗率更让他心生疑虑的,是那反常的价格差。
收购价低于销售价,确实没违背“低买高卖”的生意逻辑,可这份报表里的差价,实在是有些太小了。。
杨晓帆喜欢做饭,对菜品的价格非常敏感,而且他还有一个小小的爱好,闲暇时喜欢去逛逛菜市场。
在那个满是吆喝声、沾着泥土香的地方,他感到充满生机,非常温暖。或许也是因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前阵子他还去华清大学附近的菜市场逛过,一边感叹现在菜品的新鲜,一边感慨现在菜价的便宜。
可和销售合同上的菜价对比一下,就发现菜市场的价格就有些“贵得离谱”。
就拿这次收购的土豆来说,每斤收购成本才0.05元,发往京城的销售价却只定在0.09元,而杨晓帆清清楚楚记得,京城菜市场里土豆的零售价早就卖到0.2元一斤了。
这一对比,公司这份销售合同上的出售价格,简直低得不合常理,完全违背了正常的市场规律。
这么一琢磨,情况就彻底清晰了。
损耗率居高不下,利润差价又薄得像张纸,再把运输时的油费、人工装卸的工钱、仓库的仓储成本都算进去,别说赚钱了,能勉强保住本钱就不错了。
可出现这些情况是不正常的,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是有人在中间做了手脚——通过虚假做账,从中牟利,暗饱私囊。
想通了其中的门道,杨晓帆却犯了犹豫。
毕竟现在帮苏小菜打理生意的几个重要负责人,都是她爸爸当初一手安排的,按说都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不应该出这个情况才对。
如果直接点明此事,会不会有些唐突?说不定人家和苏小菜的关系,比和他还要近一些呢!
不过通过这次张市之行,杨晓帆也看在眼里。
苏小菜确实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玩票,的确是认认真真地在做,既想惠农,也是真的想把这份生意做好。
更何况她本身学的就是经济贸易专业,以后很有可能也要经商,干这一行。
这样一琢磨,似乎不和她说一下,也有些不够意思了!
正想着,杨晓帆轻轻放下了手里的账本,坐在对面的苏小菜立刻抬眼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几分询问。
她本也是聪明的人,知道杨晓帆不会平白无故陪着自己一起看这些枯燥的账本。
只是她绝对不会想到,两人看账本的角度和目的,本就丝毫不同。
《重生之助力华夏崛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重生之助力华夏崛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之助力华夏崛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