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9~550年,后三国时代的中国如果是一幅画卷,画面是这样的:东魏\/北齐、南梁的混乱局势还在扩大,而西魏正在趋于稳定、发达、强大。
西魏宇文泰正式确立八柱国,推出“府兵制”。
东魏高洋篡夺元氏皇位,自立北齐政权。
南梁侯景自封“宇宙大将军”,萧氏子弟开启互相残杀模式。
……
侯景起兵反叛萧衍,在朝廷最大助力是萧正德。
并且,叛军攻进建康外城,占领宣阳门后,萧正德按侯景要求宣布登基称帝。
侯景攻破台城(皇宫)后,萧正德按照与侯景的约定,兴冲冲提着宝剑,带兵进宫去杀皇帝萧衍、太子萧纲。
但是,萧正德的行动被侯景拦住了。
因为,侯景感觉萧正德为人有手腕、势力庞大、不好控制,此时的他已经不想兑现承诺、与萧正德继续合作了。
由于军队掌握在侯景手上,萧正德弑杀皇帝的意图无法实现。
后来的形势发展,正如萧正德担心的那样:萧衍死后,侯景扶持太子萧纲登基,将萧正德这个伪皇帝降为有名无实的大司马。
萧正德时年59岁,可不是容易糊弄的小孩。
他心情不好时,连萧衍都敢反,更别说是侯景。
他深感被侯景玩弄背叛、暗自发誓报复。
于是,萧正德派人联络堂弟、驻扎合肥的鄱阳王萧范,密谋内外配合干掉侯景。
很不幸,老奸巨猾的侯景,早已派人死死盯着萧正德的一举一动。
萧正德的密信被侯景手下截获。
侯景果断派人勒死萧正德,制造上吊自杀现场,没有对萧正德家族展开大肆屠戮。
因为局势太动荡,不是大开杀戒时机。
而且,昔日繁花似锦、纸醉金迷的建康城,如今人口十不存二,世面上百业凋敝、饿殍遍地。
侯景决定稳住建康城,向南压榨富庶的三吴地区,弥补建康城的庞大支出。
549年6月,侯景派出两路人马,攻打吴郡、宜兴。
7月初,侯景手下第一悍将宋子仙占领吴郡,刘神茂打下宜兴。
刘神茂就是侯景兵败涡阳后、彷徨无助时,在马头镇遇到的那位马头戍主。
正是因为刘神茂献计、并牵线搭桥,使侯景占据了主帅空缺的重镇寿阳,拥有了一个强大根据地。
可以说,刘神茂是侯景落魄时的贵人。
刘神茂为了当得起侯景命中贵人称号,他不仅攻占了宜兴,还劝说吴兴郡守张嵊归降侯景。
张嵊反感侯景所作所为,不但斩杀刘神茂的使者,还发兵驱逐刘神茂,占领了宜兴。
侯景大怒,派中军都督侯子鉴领军2万支援刘神茂,攻占了宜兴、吴兴二郡。
张嵊被俘,押送到建康。
侯景一向欣赏硬骨头的人,他许以高官厚禄招揽张嵊。
张嵊宁死不从,对侯景破口大骂。侯景生气之下,杀光了张嵊全家。
占领吴郡、宜兴、吴兴三郡后,刘神茂、宋子仙再接再厉,继续南伐。
10月底,刘神茂攻打富阳,宋子仙攻打钱塘。
11月初,两城投降。
接着,宋子仙渡过浙江,兵锋直指南方大郡会稽郡。
驻守会稽郡的是曾经的勤王联军里两位统帅:邵陵王萧纶、南郡王萧大连。
萧纶是萧衍第六子,萧大连是皇帝萧纲第5子。
萧纶听说侯景军拿下了钱塘后,连忙带着人马跑路,回去自己原驻地鄱阳。
萧大连平时将军队交给司马刘异指挥,自己只管喝酒泡妞。
13月,宋子仙围攻会稽。刘异领军装模作样抵抗一天,第二天开城门投降。萧大连被俘。
——侯景尽收三吴富庶宝地,扫荡掠夺到大量物资,并获得丰厚税收来援。
侯景攻打三吴的半年里,萧氏子弟却在进行互相攻伐混战,强力内耗失血。
湘东王萧绎是萧衍第七子,担任荆州刺史、都督9州诸军事,是萧衍儿子中,财力、军力最强的亲王。
与萧绎不和、让萧绎最为忌惮的人,是先太子萧统的两个儿子: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
另外,占据一方的萧氏贵胄还有:
萧纪,武陵王,萧衍第八子,益州刺史。
萧慥,桂阳王,萧衍大哥萧懿之孙,信州刺史。
萧恪,南平王,郢州刺史。
萧大心,寻阳王,江州刺史。
萧范,鄱阳王,合州刺史。
——上面这些萧家子弟,由于萧衍在位期间对他们几乎不加约束,使他们形成了无法无天的惯性思维。
现在,有威慑力的先皇萧衍已死了,新皇萧纲在他们眼里既是怂包,又是傀儡。
掌握大权的侯景,是抢夺了自家江山的仇敌。
总之,他们个个都认为,天底下没有人有权指挥自己。
他们也都知道,论武力,自己不是侯景对手。
那么,趁侯景腾不出手来,他们相互之间开始算陈年旧账,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第一个被萧家自己人干掉的是信州刺史萧慥。
萧慥是建康城勤王联军首领之一。
台城失陷、侯景逼迫皇帝下诏遣散勤王军时,萧慥回信州(河南信阳)途中,顺路到江陵拜访族叔萧绎。
萧绎知道,萧慥一向与萧詧、萧誉来往颇多,关系密切。
萧绎认定,萧慥是想入城后,配合萧詧、萧誉攻打江陵。
于是,萧绎斩杀萧慥,任命手下鲍泉为信州刺史。
549年6月,萧绎传檄讨伐侯景,督促湘州刺史萧誉准备粮草、集结人马。
萧詧、萧誉是先太子萧统之子。
按照过去传统,嫡长子一房只要不断传承,在皇位继承顺位中就排前面。
太子萧统去世,按说应该立萧统嫡长子萧詧为太子。
只不过,萧衍看得很清楚,南朝前几朝就是因为法定继承人太年幼,导致皇室内讧,兄弟、叔侄相残,天下大乱,频繁改朝换代。
所以,萧衍采取“兄终弟及”办法,立皇子中健在最年长的三子萧纲为太子。
萧詧、萧誉心中不服,与几位叔叔关系都不咋地。
现在,叔叔萧绎想打仗,却要侄儿萧誉拿家当去消耗,萧誉自然不干。
于是,萧誉公开发声,拒绝接受萧绎指使。
萧绎故意以“都督荆襄湘郢等九州诸军事”名义,几次发布军令,要萧誉听从号令。
萧誉不予回应。
萧绎宣布萧誉“违抗军令”之罪坐实,发兵讨伐之。
《幸好遇见神》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幸好遇见神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幸好遇见神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