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厅里,恩氏正给扶余雪夹了一筷鱼脍,雪白的生鱼片切得薄如蝉翼,蘸着加了醋的芥酱,是百济人最爱的吃法。
“还是家乡的味道好吃!”扶余雪咬着鱼片,眼眶微热。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禁止吃鲤鱼,因为是李家的江山,皇帝姓李。
二嫂金氏忙给她添了一勺粟米羹:“妹妹在长安肯定很少吃这个,这粟米是去年存的好粮,熬得稠稠的,暖胃。”
三嫂嫂则笑着端上一盘蒸豚肉,肉上铺着百济做饭的辣菜脯,“这辣菜脯是我自己腌的,配着豚肉吃解腻,妹妹多尝尝。”
扶余雪一边吃着,一边含泪说道:“三年多没吃到家乡味道了,长安的汉族厨师,根本不会做咱百济风味的菜肴。”
大嫂福当氏为扶余雪夹了一块打糕,笑着说道:“我记得小妹最爱吃打糕蘸蜂蜜,一定很久没吃这一口了吧?”
“可不是嘛,长安人过年吃胶牙饧,虽然也是口感黏糯,但和咱们百济风味的打糕差远了。”扶余雪说着,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吃起了打糕蘸蜂蜜,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四嫂为扶余雪夹了一块烤肉,笑盈盈地说道:“如此说来,小妹一定也很久没吃过炙肉蘸海鲜酱啦?”
扶余雪连连点头,“是啊!我就馋百济风味的海鲜酱,蘸着炙肉吃真香!”
百济风味的海鲜酱,是用鱼、虾加辣椒发酵制成酱,类似现代韩式辣酱的雏形。
在当年辣椒已经传入潮鲜半岛。
五嫂笑着说道:“等小妹你走时,带上几坛海鲜酱和百济泡菜回长安慢慢吃,别的好吃的不一定有,百济风味的海鲜酱和泡菜,嫂嫂们家里都多得很。”
扶余雪的目光扫过席间的娘家人,眯着眼睛甜笑道:“嫂嫂们待我真好!”
六嫂因为是洛阳本地人,跟扶余雪并不是很熟,腼腆笑道:“小妹,你尝一尝我做的麦饼,加了蜂蜜和果脯。”
扶余雪尝了尝麦饼,夸赞道:“嗯,六嫂的厨艺真不错,好吃!”
恩氏看着餐桌上的温馨场面,眼眶泛红地说道:“要是你爹能看到你带着灵儿回娘家这一天,那该多好啊!”
扶余雪听后,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娘,都怪我回来晚了。”
福当氏急忙说道:“娘,吃完呢,咱不讲这些让雪儿难过的事,下午让她大哥带着小妹去祭拜咱爹。”
“对对对,不提,不提这些伤心事。”恩氏抹着眼泪,硬挤出一丝笑容。
扶余雪眼泪汪汪地说道:“大嫂,我在进村回娘家之前,陛下已经带我到邙山上祭拜过咱爹,烧过元宝纸钱了。”
福当氏听后说道:“妹婿真是有心了,如此甚好!”
恩氏听后,泪眼含笑地夸赞道:“女儿这么孝顺,如此惦念帮助娘家,你爹在天有灵也能含笑九泉了。”
扶余雪借机会说道:“娘,来之前我就和陛下商量好了,要带你回长安住一阵子,换个环境,免得你在洛阳家里总是触景生情,想起我爹。”
恩氏却婉拒道:“不了女儿,娘不想给你添麻烦,在家还能帮你嫂嫂们看看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金氏说道:“娘,你这大病的身子刚刚病愈,我们可不舍得让你帮着带孩子干农活,还是听小妹的,去长安住一阵子,享享清福吧!”
三嫂附和道:“是啊!在小妹没回娘家时,娘每天念叨惦念小妹,就去长安陪女儿住一阵子,散散心也好啊!”
福当氏也跟着劝说道:“娘,听说长安的朱雀大街可好玩了,难得小妹有这份孝心,你就去长安散散心,若是想念孙子、孙女,就等秋收时再回来。”
看恩氏还有些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六嫂也含笑劝说道:“娘,换个环境换个心情,这么多年你帮我们带娃辛苦了,也到长安陪小妹和灵儿住一阵子,也和外孙女亲近亲近。”
五嫂笑着说道:“是啊!今天小妹带回娘家这么多礼品,还给每家分了十根金条,这生活一下子就改善了,娘还有啥不放心的?”
“娘,去吧!你不去小妹多失望啊!”四嫂也跟着附和。
恩氏看着儿媳们的好言相劝,又看了看女儿真诚相邀的眼神,不禁泪眼含笑地说道:“好,那娘就去长安短住一阵子,希望不给女儿添麻烦。”
扶余雪听后,难掩开心地说道:“不麻烦!最好瑶儿和臣儿也跟着一起去长安,既能长长见识,也能缓解娘思念长孙女和长孙。”
恩氏听后面露喜色,把目光看向大儿媳福当氏和二儿媳金氏征求意见。
扶当氏笑盈盈地说道:“好啊!瑶儿知道能和祖母、姑姑一起去长安玩,一定开心极了!”
金氏也笑着说道:“我没意见,他姑父刚治愈了臣儿的瘸腿,想必臣儿一定愿意和姑父、姑姑,一起去长安玩。”
恩氏难掩开心地说道:“好好好,那就这么定了,有瑶儿和臣儿随行,我在长安也能住的踏实一些。”
“太好啦!”扶余雪开心不已地端起了酒杯,笑着说道:“这一杯我敬嫂嫂们,这么多年代我在爹娘身边尽孝。”
六位嫂嫂同时举起酒杯,场面十分的温馨。
唐朝的酒度数低,女子少量饮酒就跟喝汽水也差不多。
大嫂福当氏客套地说道:“小妹言重了,我们自从嫁入扶余家的那一天起,就生是扶余家的人,死是扶余家的鬼,孝顺公婆是应该的。”
二嫂金氏也跟着说了些场面话。
六位嫂子和小姑子温情对饮,纷纷把杯中酒饮尽,扶余一家的和睦团结,让恩氏感到十分欣慰。
与此同时,孩子们的矮桌上更是热闹,小芷灵举着一块酱肘花啃着,那肘子炖得酥烂,裹着百济特有的豆酱,咸香入味。
似乎孩子们凑在一起,抢着吃饭的感觉更香。
当然了,也可能是小芷灵第一次吃百济风味的美食,口感很新鲜。
侍女青黛坐在一旁,时不时帮小芷灵擦去嘴角的汤汁,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模样,脸上满是笑意。
堂屋里,林浪还在给扶余六兄弟讲生意经,时而举杯应和,时而高谈阔论,一顿酒的时间,就把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生意该如何经营,讲得十分透彻。
酒过三巡,菜添了两回,桌上的新丰酒已空了几坛。
扶余六兄弟听得十分入迷,对林浪的经商头脑佩服得五体投地。
扶余孝早就喝的满脸通红,却虚心请教道:“妹婿,你觉得咱这‘沪上国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在洛阳城的西市好?还是南市好?”
林浪把杯中酒饮尽,运筹帷幄地说道:“北市东临漕渠,各地舟船可直接进入市场,商贾云集,咱的‘沪上国小商品批发市场’,自然要开在洛阳有名的北市商业区。”
扶余孝听后,赞叹道:“妹婿所言极是,搞批发买卖守着漕运码头附近,自然是方便各地商贾进出货。”
扶余隆扶须说道:“可是妹婿,洛阳南市规模最大,市场内有上百种行业的三千多家店铺,周围还有几百家行栈,‘珍奇山积’,外地商贾众多啊!?”
林浪笑着说道:“兄长说的没错,所以我们要搞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要在洛阳城多搞几家直营连锁店。”
扶余隆费解道:“何为直营连锁店?”
林浪耐心地回道:“直营连锁店是以品牌为核心,通过标准化管理实现多门店统一运营的商业模式。”
“说白了就是为了扩大‘沪上国小商品批发市场’, 在洛阳城各个区域的市场,多开几家分号。”
扶余隆听后挠头道:“妹婿这么一说,为兄就懂了。”
林浪笑着说道:“扶余家族的亲兄弟就六个,还不算流落到洛阳外村的堂兄弟和百济旧部,几位兄长想用可靠的自己人,在洛阳开三家直营连锁小商品批发市场,稳定经营并不难。”
扶余演听后说道:“没错,很多被俘虏到洛阳的百济旧部,如今都在务农,生活的很艰难。如果能联合起前朝旧臣,给他们的子嗣和家眷提供一份活计和生活保障,对家父的在天之灵也是一种告慰。”
扶余勇连连点头:“是啊!还是百济自己人最信得过。”
林浪继续说道:“除了洛阳南市、北市两家小商品批发市场外,我们还要在洛阳城天街开一家大规模的沪上国小商品零售店。”
扶余泰惊叹道:“居然要连开三家店?”
林浪回道:“洛阳城天街两边的里坊中居住的以达官贵人居多,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且天街连接南北,交通便利,商业氛围也较为浓厚。所以天街店只零售,不批发。”
扶余泰听后,忍不住赞许道:“妹婿的眼光独到,为兄佩服!”
扶余丰激动地一拍大腿,跃跃欲试地憨笑道:“正好今天小妹和妹婿,给咱们六家一家分了十根金条,用来租商铺投入开店绰绰有余。”
扶余隆举杯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哥几个敬妹婿提携之恩,兄弟们永不忘怀妹婿这份情谊。”
兄弟几人纷纷举杯,用感激和崇敬的目光看向林浪。
林浪含笑端起酒杯,不怒自威地说道:“兄长言重了。”
“但丑话孤要说在前头,有一句话叫‘可以共苦不能同甘’,有些人在逆境中能相互支持,但在发达后却无法共享成功。”
“孤希望列位兄长可以不忘初心,在经营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生意上,能够同心同德,每月按照六份股份平分利润。”
“如果有人贪污公银,私吞公款被孤审计发现,休怪孤不念及亲情,收回他的生意股份,断了他从今往后的分账经济来源。”
听了林浪的话,扶余六兄弟交汇了一下眼神,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觉得林浪的话说的没毛病。
扶余隆端着酒杯说道:“请妹婿放心,正所谓长兄如父,如果在日后我们兄弟之间,出了背信弃义,贪污公银者,为兄必定执行家法,将其逐出族谱。”
林浪与扶余六兄弟碰杯,洪声笑道:“好!孤等的就是兄长这句话,要的就是兄长扶余家族嫡长子的威严。”
“现在已经没了后顾之忧,孤提前预祝六位兄长在逆境中翻盘,全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叱咤洛阳商界。”林浪豪爽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扶余六兄弟相继把杯中酒饮尽,全都像是被扎了鸡血一样亢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当然了,背靠大树好乘凉。
扶余六兄弟是沾了妹妹雅之公主扶余雪嫁给林浪的光,才有机会搭上林浪这艘大船,从此全家富贵洛阳。
喜欢渣男神豪,我能看见欲望词条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渣男神豪,我能看见欲望词条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