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权力?”
黄昊喃喃着,突然想起前世在历史课上学过的治乱循环——
多少王朝掌权者懂“用权”,却不懂“守衡”,最终让权力变成反噬自身的利刃。
比如秦二世握有天下权柄,却用它横征暴敛、诛杀忠臣,看似把权力攥得极紧,实则加速了鼎的倾覆。
如此,对于这个问题,黄昊能想到的重点,便是——不能滥用权力。
而不能滥用权力,黄昊就又想到了分权之法。
像朝廷设六部一样,六部各司其职,各不相扰,方能持而久之。
然而,皇权太过特殊,因为它只归皇帝一人所有。
黄昊也不好说把皇权也给分了,不然他这边刚交卷,那边刘契就让人打他板子了。
所以,他也只能说得含蓄点,比如让皇帝往下赋权什么的。
第二个问题有思路了,黄昊便开始想第三个问题。
“如何让权力更稳固?”
这个问题也不难,前面说了权力的根基是人,那想让权力更稳固,只需让人都听话就行。
而要想让人都听话,那也简单,只需让他们获利即可。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三个问题都有了思路,黄昊便开始下笔了。
他也不说废话,也无需引用这个世界的史事,便直接写道:
鼎之根基,在民不在器。
铸鼎之铜取自千山,然使铜成器者,万民之力也。民气聚则鼎重,民气散则鼎轻,此理亘古不移。
鼎之持守,在衡不在固。
鼎有三足,缺一倾覆;政有多端,偏则失中。善持鼎者不独揽其耳,而令众力相扶;善理政者不专断于己,而使贤能各展其才。设官分职,非分其权,实共其责。
鼎之永固,在德不在位。
德者,使民各得其所也。士者尽其才,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帛,商者通其货,则鼎虽不言而自安。若以刑威慑人,以权术驭下,虽得暂安,终非久计。
故曰:欲承鼎重,必厚其民基;欲保鼎衡,必均其力道;欲固鼎位,必修其德政。三者俱备,则鼎不待问而自重矣。
别看黄昊这策论只有区区二、三百字,但他也用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写完,主要是白话文转文言文对他太费时间了。
策论已经写完,黄昊也懒得在这再等三个时辰,便直接举手示意。
主持人以及各位看官见状,皆是被他的动作吸引了注意力,便纷纷向他看去。
主持人更是直接来到黄昊的座位边,低声询问道:
“殿下,您这是?”
闻言,黄昊想也不想,便淡淡吐出两个字——
“交卷。”
主持人一听,瞬间就满脸的不可置信,他是不是听错了?殿下说的可是“交卷”?
可是,这才刚刚过去一个时辰啊?
然而,他看黄昊的表情不像是跟他开玩笑,也不可能是跟他开玩笑,便颤颤巍巍地好心问道:
“殿、殿下,您不再多斟酌片刻?这策论考核尚有三个时辰才截止,许多殿下连草稿都未及誊抄啊!”
闻言,黄昊只是抬眼淡淡看了这个主持人一眼,那表情仿佛在说,他们能跟我比吗?
主持人被他这一眼看得顿时一个激灵,便赶忙小声说道:
“是下官多嘴了,还请殿下息怒。只是殿下,提前交卷,这不合规矩啊?”
规矩倒是其次,主要这是皇子考核,皇子提前交卷,就已经说明他态度不佳。
这样很容易就会被考官们认为其德行不佳,从而就会扣点该皇子的德行分。
“规矩?本殿下怎么没听过这规矩?你的意思是让本殿下在这干坐三个时辰?”
见自己好言相劝,殿下却并不领情,主持人也是无奈,只好行了一礼,说道:
“那殿下请稍等片刻,待下官问问各位考官。”
说完,主持人见黄昊不说话,应该是默认了,便赶忙来到各位考官面前,将来龙去脉小声说明。
“什么?这么快就要交卷?”
一位文渊阁的大学士先是惊异一声,随后便板着脸,冷声说道:
“皇子考核,他以为这是儿戏?”
这位大学士名宋松年,自诩傲骨凛然,自然不会因为对方是承天皇子而在言语上有半分客气。
然而,他还以为他的同僚们会立马附和于他,谁知就听杜仲叶当头喝道:
“放肆!承天殿下自有考量,岂容你这老不休胡乱揣测?”
被人骂了“老不休”,宋松年并未在第一时间恼怒,而是疑惑杜仲叶为何要骂他。
虽说他们关系一般,但同为文渊阁大学士,应该也不至于如此对他吧?
想到这,他正要询问一番时,就听章若甫打圆场道:
“宋兄莫要生气,杜兄也是着急了些。其中缘由老朽之后再告之与你。”
听了章若甫这句话,宋松年这才不情愿地“嗯”了一声,算是暂时放下这事儿。
因为他知道,杜仲叶的脾气向来古怪,现在这场合也不好与他产生争执。
见宋松年给了自己面子,章若甫这才满意地笑了笑,然后对着其余考官说道:
“大殿下要提前交卷,你们可同意?”
闻言,梅礼率先说了一句:
“老朽没意见。”
礼部尚书发话了,礼部所属自然都没意见,于是纷纷附和。
其余大学士见状,倒也不在乎这个,便随波逐流了。
见考官们统一了意见,主持人便赶紧回到黄昊身边,小声说道:
“殿下,考官们已经同意您交卷离开了。”
闻言,黄昊想也不想便站起身子,对着考官席那边行了一礼,随后转身离去。
喜欢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