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第一行指令。
系统弹出任务计划表,密密麻麻的条目从“设计归档”一路延伸到“发射倒计时”。
他点开最顶端的“登月准备阶段”,一键同步至全团队工作台。
消息刚发出去,指挥中心的通讯面板就开始闪烁。
姜梦雪来电,说媒体记者已经堵在基地门口,要求采访“中国民间登月第一人”。
法务组也发来预警,境外几家新闻平台开始炒作“技术泄露风险”,声称吴凡团队无法独立完成登月任务。
吴凡打开对外通稿编辑器,删掉冗长的技术说明,只留下一句话:“登月舱设计验证全部完成,系统进入待命状态。”
点击发布。
五分钟后,这条消息被转发上百万次。
热搜榜首出现新词条:#吴凡登月倒计时#。
有人质疑他太低调,也有人夸他稳重。
吴凡没再看评论,转头调出应急预案流程,给所有小组下发通知:即刻起进入“静默模式”,非紧急事务延迟回复,数据上传统一归档,禁止私下外传任何信息。
姜梦雪发来消息问要不要开一场线上发布会。
吴凡回了个“不”。
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是盯屏幕的时候。
他起身走到主控台前,大屏正显示全球测控站分布图。
国内三个站点已确认就位,海外合作方包括冰岛、南非和南美团队也反馈了设备自检结果。
他批准开放这部分非涉密信息,由官方渠道统一发布。
公众能看到发射窗口期、主要测控点位置,甚至还能查到未来七天的天气预测。
社交媒体立刻热闹起来。
有人做起了倒计时日历,有人画了登月路线漫画,还有小学生提交手绘祝福信。
但也有杂音。
某国外航天博主发文称“民营公司搞登月等于玩火”,配图是一张火箭爆炸的老照片。
吴凡让法务组截图备案,一旦造谣扩散就走法律程序。
他自己则坐回位置,戴上耳机回放最后一次全流程模拟录像。
画面里,登月舱从轨道下降,四条支腿触地瞬间无抖动,太阳能板展开顺利,采样机械臂动作精准。
他把视频拖到着陆前30秒处,反复播放姿态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
数值稳定,没有漂移。
他知道这不是怀疑,是必须确认的事。一次失败,就没有第二次机会。
他打开语音备忘录,低声说:“如果一切顺利,请把这段话留给未来的孩子们——有人曾害怕失败,但他更怕不去尝试。”
说完加密文件,设定成功着陆后自动公开。
这时,孙梦露发来消息,说日本团队刚刚提交最终版生命保障系统日志,确认双层密封圈通过高压测试。
吴凡调出数据对比,原偏差0.3毫米的接口现在完全闭合。
他点了通过,顺手在问题清单里关闭最后一个S级条目。
整个系统绿灯常亮。
他站起身,绕着指挥中心走了一圈。
电源组正在做冗余切换测试,控制组检查通信链路自检程序,结构组最后一次核对支架拓扑模型。
每个人面前都开着三四个窗口,没人说话,只有键盘敲击声。
吴凡回到主位,启动三级复核机制。
每项参数必须由操作员、组长、总师三方独立确认并电子签章,系统才允许锁定。
他亲自抽查五个关键子系统。
电源冗余切换:测试三次,全部正常。
通信链路自检:信号强度满格,延迟低于0.05秒。
姿态控制响应:指令发出到执行耗时0.12秒,在标准范围内。
生命保障循环:气压、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模拟达标。
下降发动机预热程序:点火序列加载成功,燃料阀开启正常。
全部通过。
他召集所有人开短会。会议只有三分钟。
“我们改了三百七十六处设计。”他说,“做了两千一百次测试,排除了所有已知隐患。现在,只剩一件事——等待点火。”
没人鼓掌,也没人说话。
大家默默回到岗位,戴上耳麦,调出各自负责的监控界面。
大屏上的倒计时开始跳动。t-12:00:00。
吴凡喝了口桌边的咖啡,还带着余温。
他放下杯子,双手放在控制台上,目光落在应急中止按钮旁的防护盖上。
外面天快亮了。
指挥中心灯光调至最低,只留主屏发光。
各国合作团队陆续上线,节点状态一个个变绿。
南美终端上传最新轨道修正数据,冰岛反馈低温环境稳定,日本团队确认地面站同步无误。
匿名邮箱又弹出来一条消息:你真的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吗?
吴凡看了一眼,没删,也没回复。
这小子,一直装神弄鬼,没安什么好心,或者纯粹是嫉妒。
他把这句话截图,加入内部培训资料库,备注:“未来可能出现的第六种威胁类型”。
然后他重新看向大屏:t-11:58:34。
各系统状态正常。
他轻声说:“开始最终待命。”
他的手指,搭在了启动键的边缘……
……
《消费会返现攻略美女不过分吧!》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消费会返现攻略美女不过分吧!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消费会返现攻略美女不过分吧!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