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了王宫内的事情之后,路朝歌带着人离开了王宫,此时整个王都已经进入了军管状态,但是街上的百姓却也慢慢的多了起来,大明的军队进入王都城之后,并没有大肆烧杀抢掠,只是将一些贵族的府邸给抄了,这让生活在王都城的百姓们感到了一丝丝的安心。
日子还是要继续过的,不可能因为换了一个主人就不过日子里,至于那些还思念前朝的人,也只不过就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大明就在那里,他们不接受也不行,因为他们连反抗的资本都没有,大明能容忍你一时,但绝对不会一直容忍下去,一旦做的过活了,那大明的战刀依旧锋利。
“这王都城应该很热闹的才对。”路朝歌带着一大帮将军游荡在街道上,路过的百姓一个个避而远之,毕竟这帮人身上的煞气实在是太重了。
“少将军,可以班师回朝了。”夏侯仲德笑着说道:“老头子我这一趟出来什么都没干,就看了个热闹,不过还是挺不错的,这一仗打的挺好的。”
“听听,听听。”路朝歌退后半步,和夏侯仲德大将军肩并肩:“看看咱夏侯大将军说的多好啊!你看看你们一个个的,就知道那点破事,就老将军惦记着让我回家呢!”
“我可没说让你回家。”夏侯仲德说道:“少将军,一码归一码,这西域大都督可是你。”
“我是遥领。”路朝歌说道:“说白了就是只拿俸禄不干活,再说了,我的俸禄都扣到年底了,我凭什么给他干活,除非他补偿我两年俸禄,要不然干活的事免提。”
“那你现在也走不了。”夏侯仲德说道:“怎么也要孙大人接管了这一切之后你才能走不是。”
“我不是给他留人了吗?”路朝歌说道:“穆斯塔法七万人留下,米斯尔卓四万人留下,十一万人还镇不住场子?就算给他们个胆子,也没人敢跟我扎刺。”
“你真就什么都不管了?”夏侯仲德问道:“你可不是那么不负责任的人,我们先回去,你过段时间再回去,还有二十一天才八月初六,你来得及。”
对,路朝歌说七月十五之前结束战争,他就在这一天结束了战争,他想来说到做到,虽然吹牛的成分比较大,但是人家不是做到了嘛!
“来得及什么啊!”路朝歌说道:“这一路上我带着这么多东西,我要耽误多少时间,半个月能到长安我就谢天谢地了,我的时间很紧迫的,要是赶不回去,我侄子会很伤心的,你们知道的,他五岁就跟我混,现在他成亲了,我不到场,他肯定不开心。”
“真是一个奇葩的理由。”杨延昭嗤笑一声:“朝歌,要不你现在就打马往长安城跑,时间肯定来得及。”
“倒也是没有那么着急。”路朝歌扒拉着手指头算了算:“两天之后我带人离开,一会让穆斯塔法和米斯尔卓来见我,我跟他俩交代点事。”
“老牧,还有一件事你得注意。”路朝歌继续说道:“往西一路通传下去,霍拓国亡国了,以后都归属于大明了,若是还有人负隅顽抗,就直接宰了他们,这边的事我就交给你了,我再给你留点人吧!你看看把谁留给你合适?”
“你看着安排呗!”牧云之无所谓谁留下来,反正只要给他足够的兵力就可以了。
“那就飞骑军和武肃军吧!”路朝歌想了想:“这次这二位没捞到仗打,不知道怎么在心里骂我呢!”
“还行,你还记着我们这两个老家伙。”步嘉澍笑着说道:“那末将就留下来,协助牧云之大将军。”
“谢玉堂,还生气呢?”路朝歌转身找到了谢玉堂:“你看看,我这不也是为你们好吗?知耻而后勇,你看看你们昨天打的多猛,十五万敌军,你们最少剿灭六万,这才是我心中的玄甲军,真不错真不错。”
“路朝歌,你别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谢玉堂斜了路朝歌一眼:“这笔账以后慢慢算。”
“算什么算啊!”路朝歌说道:“你还能弄死我啊!有本事你来啊!你弄死我啊!”
“等你这句话好久了。”谢玉堂一个饿虎扑食扑向路朝歌:“看我今天不弄死你。”
“我靠,你来真的。”路朝歌想躲却躲不开了,他左边是夏侯仲德,右边是牧云之,他被两个人给夹住了。
“噗通……”谢玉堂可是穿的将军甲,这一身可不轻,直接把路朝歌给扑倒了。
一众将军看着倒地的两个人,谁也没去拉开,就这么看着,这两个人在那打作一团,两人纯纯的地皮无赖打架,谁看都不觉得这是两位将军。
这两人打起来了,围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最开始只是大明的将军们在看热闹,可慢慢的王都的百姓也围了上来,这么一堆顶盔掼甲的将军都在看热闹,那他们自然也要跟着看看,不管在什么地方,人喜欢看热闹这方面是改不了的。
两个人足足打了一刻钟的功夫,好在两个人都没下死手,身上也没带伤。
“路朝歌,这事不算完。”被拉开的谢玉堂说道:“你以后走夜路的时候小心点,小心我敲你闷棍。”
“你可吓死我了,我好怕怕。”路朝歌一脸不屑的说道:“就你那二两半的本事,还想敲老子的闷棍,老子身边的暗卫多的能吓死你,还不能你敲我闷棍,老子就反杀你。”
“行了行了。”夏侯仲德笑着说道:“这么多人看着呢!”
路朝歌环顾四周,只见王都的百姓们踮着脚尖,向这里张望。他心念一动,知道这正是安抚人心的关键时刻。他清了清嗓子,用一口流利的霍拓语朗声说道:
\"乡亲们,我是大明亲王路朝歌。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大明的子民了。我在此向你们保证,你们将享有与大明百姓同等的权利与尊严!你们将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你们的儿女将有机会入学读书,你们将告别饥寒交迫的日子,迎来温饱安康的生活!\"
他的声音愈发洪亮:\"霍拓已成为过往,但你们的根与魂将永远受到尊重。你们可以怀念故国,这是人之常情;但我恳请你们,用双手共建崭新的家园。大明不会辜负任何一个诚心归顺的子民!\"
路朝歌话锋一转,语气温和而坚定:\"明日天明,官府将在各处开设粥棚,确保无人挨饿。三日内,我们将开始登记户籍,分配田地。我路朝歌在此立誓:必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安居乐业!\"
人群中响起阵阵低语,一双双原本惶恐的眼睛渐渐泛起希望的光芒。
这就是路朝歌想达到的效果,不过他还没完,接下来他要给霍拓国的读书人,一个小小的震撼。
“你们之中可有人读过书?”路朝歌在人群中寻找,想要找出一个衣着打扮像读书人的人。
“我……”一个看着三十出头的男人举了手。
看到有人举手,路朝歌的眼睛顿时就亮了,今天要是没有,他都得想办法变一个出来,宣扬大明这么重要的事,他路朝歌怎么可能错过。
“别害怕。”路朝歌冲那个男人招了招手:“我们可不吃人,过来我们聊聊。”
男子显然有些胆怯,不过还是走到了路朝歌面前:“见过殿下,您有什么吩咐。”
“没有吩咐没有吩咐。”路朝歌的声音格外洪亮:“就是单纯的聊聊天,你叫什么名字?”
“草民哈桑。”男子说道。
“哈桑,在霍拓语当中代表美好的意思。”路朝歌点了点头:“这个名字真好,预示着你未来的生活会很美好,读过中原传过来的书籍吗?”
“未曾。”哈桑说道:“家中条件不是特别好,只能是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不要紧。”路朝歌摆了摆手:“书,以后再读也没问题,那你想不想参加科举啊?”
“科举?是大明那种让读书人参加的考试,只要通过了考试就能成为大明的官员?”哈桑的眼睛亮了起来。
“对啊!”路朝歌说道:“那可是大明选拔官员的途径,想要为官就必须科举。”
“我这样的人也可以吗?”哈桑这个激动啊!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我不会说中原的语言,也不会中原的文字,我可以参加科举吗?”
“当然了。”路朝歌说道:“你可以用霍拓国的文字作答,不过你要尽快学会中原的语言和文字,因为你将来要去很多地方做官,不可能永远留在这里。”
“我一定努力学习。”哈桑说道。
“参加科举挺复杂的一个流程。”路朝歌说道:“霍拓国这边暂时不会开放科举,所有想参加科举的都要去长安城才行,路途有点远了,你最好是尽快动身,到了长安城之后熟悉一下环境,在学一些中原的文化。”
听了路朝歌的话,哈桑顿时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他的家庭条件一般,想去长安虽然可以走着去,但是到了长安城的花费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多,他的家庭根本就扛不住这么大的开销,而且他也不保证去一次就能高中。
“这个拿着。”路朝歌从袖子里摸出一张银票,足足一千两银子:“这算是我资助你去长安城赶考的路费,一定要好好读书,别辜负了我的一点心意。”
一千两确实不少,但是对于路朝歌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这叫做千金买马骨,做给这些读书人看的,这件事早晚会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千两银子而已,路朝歌不差这点银子。
至于说哈桑拿了银子之后不去长安城科举,你真当路朝歌是个傻子,这个哈桑从今天开始,就算是生活在监控之下了,他今年不去长安城都不行。
“这银票在我们这里用不了。”哈桑看了看手里的银票,塞回了路朝歌的手里。
“你看我这个脑子。”路朝歌一拍脑门:“萧泰宁,你立即去找吉尔博托,给我拿一千两现银来。”
没多大功夫,萧泰宁捧着一个小箱子走了过来,将箱子放在了地上,这重量可不轻,萧泰宁能拿得动,哈桑可未必能拿得动,这要是砸了脚,不就坏了路朝歌的大事了嘛!
“这是一千两银子。”路朝歌指了指脚下的箱子:“都是给你的,这就算是你的路费了。”
“多谢殿下。”哈桑也不客气,他知道这是他改变人生的机会,若是扭扭捏捏的,反倒是会失去这次机会:“我一定努力读书,争取早日高中,为大明效力。”
“好。”路朝歌拍了拍哈桑的肩膀:“我在长安城等着你哈!希望能在长安城看到你,若是在长安城遇到了什么困难,直接去王府找我,在大明就没有我路朝歌解决不了的问题,保证让你在长安城一路畅通。”
千金买马骨这种事,既然做了就做的彻底一点,别这不舍的那不舍的的,最后弄成了四不像,丢死个人。
待哈桑千恩万谢地扛着那箱沉甸甸的银子,在两名军士“护送”下离开后,街头的氛围已然不同。百姓们的目光中,恐惧渐消,取而代之的是好奇、憧憬,以及一丝跃跃欲试。路朝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戏也演完了,马骨也买好了。”路朝歌拍了拍手,环视身边一众憋着笑的将领:“都别杵这儿了,该干嘛干嘛去。老牧,安抚百姓、维持秩序、清点府库这些烂摊子,你先支应起来。夏侯老将军,劳您驾,盯着点各部扎营,别让他们们扰民,尤其是那些不该干的事。”
“孙源真呢?”路朝歌问道。
“在王宫里面呢!”萧泰宁说道:“您找他有事?”
“让他过来一趟,我这是发现了一件大事。”路朝歌说道:“这原来的霍拓国百姓日子过的不怎么样,去长安考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得跟他交代交代。”
“他那边现在抽不开身。”萧泰宁说道:“要不你过去跟他说,这把他折腾过来耽误不少事。”
“行。”路朝歌点了点头:“你们该忙什么忙什么,我在回宫里一趟,杨延昭你陪我去。”
“我能不去吗?”杨延昭是真不想去:“我想回去躺着,这边一点意思都没有。”
“让你来是给老子撑场子的。”路朝歌说道:“谁让你回去睡觉了,你赶紧跟我走。”
路朝歌带着人又回到了王宫,找到了忙的不可开交的孙源真:“孙大人,孙大人,我有些事和你说。”
“殿下有什么吩咐。”孙源真问道。
“等你把手里最紧要事忙完了之后,颁布一条政令。”路朝歌说道:“我想让原霍拓国的读书人去长安城参加科举,可是他们的生活条件你也看出来了,向从这里到长安城,那和要他们的命没什么区别,所以我需要你专门拿出一笔银子,提供给这些要去长安城参加考试的读书人,但这不是白给的他们的,是借给他们的,需要还钱的,具体怎么实施你详细给我拟一个条陈出来,到时候送过来给我看看,你得抓紧时间,两天之后我就要离开了。”
“是,下官明白了。”孙源真应道。
“这可是大事,刚才我在街上演了好一出大戏。”路朝歌将刚才的事和孙源真说了一遍:“你知道我演的有多不容易嘛!都快累死我了,你把这件事给我办好哈!这可不仅仅是我的事,还是咱大明的事,也关乎着大明对西域的统治。”
路朝歌不是开玩笑的,这文化统治可比武力威服的要厉害多了,武力威服只是第一步,文化征服才是所有的关键,让一个被征服的国家成功融入到大明之中,这一步很关键,让他们慢慢的忘记自己的文化,最后彻底成为大明的一员。
喜欢征伐天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征伐天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