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明朝

木允锋

首页 >> 春回大明朝 >> 春回大明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三国:最强谋士三国之弃子北伐就在今日最后一个鬼师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重生农家致富科举汉明小农不好惹我也是皇叔
春回大明朝 木允锋 - 春回大明朝全文阅读 - 春回大明朝txt下载 - 春回大明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三四章 奴隶主们的盛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皇帝陛下的祭天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他这时候祭天是很合理的,虽然只是象征意义上的江山一统,但那也终究是江山一统了。

大明折腾到现在都八年了。

从万历二十三年,折腾到现在都万历三十年了,就算整数也超过七年了。

从最初的一场小小兵变到京城被攻陷,再到杨丰盘踞天津,然后再到朝廷处置失当最终引发杨丰二打京城,血洗京城屠戮公卿,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引发天下彻底崩盘。

然后挟天子南征。

南都沦陷弘光逃亡最终大明分崩离析。

一直到现在事实上还没完成一统,但终究已经看到一统的曙光了。

也的确值得祭天了。

而且祭天可以向天下显示他的正统性,也算是从思想上开始重新收拾人心的第一步了。

毕竟大家都明白这个一统是怎么回事。

光朝廷就三个啊!

杨丰拥兵三十万盘踞南北两京,手下坐拥四千万人口,这放到什么时代都是随时可以夺天下的。

北方五省准确说四省联盟以二十五万大军割据自保,至今元老院还没有奉旨解散,不但没有解散,反而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武力,这时候说实话就是他们和皇帝打一场都不好说谁输谁赢。北方还有以李成梁为首一堆藩镇,李成梁坐拥山海关外几乎快赶上当年辽国了,就算那几个小藩镇,也都是坐拥数万精锐,放到唐朝至少也是个河朔三镇级别的。

就算皇帝陛下已经直接控制的几个省不全是他说了算的。

湖广江西的确投降了,但各府州县的议事会乡贤会可没奉旨解散,地方官员也都是过去弘光朝的。

至于四川云贵也一样。

事实上就是沐家控制云贵,而刘綎控制四川。

准确说皇帝陛下真正能控制的就是闽粤,连广西他都控制有限,而广东其实最近各地士绅也在蠢蠢欲动……

他们原本是等着皇帝和杨丰开战,然后被杨丰暴打一顿再背刺的。

然而却没想到杨丰居然遵旨了。

他为什么要遵旨呢,他为什么不和皇帝打一场,到时候皇帝战败,就该轮到广东士绅跟这个暴君算账了,那时候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话说这时候广东士绅正恍如怨妇般看着这边。

这种情况下皇帝用一场祭天,宣示自己的正统性,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也是很合理的。

紧接着南昌城南的祭坛就开始修建。

因为皇帝陛下严禁扰民,所以这座祭坛是调动军队修筑。

在南昌还驻扎原本常安军改编的御营第十二军,另外再就皇帝从广东带来的御营第二,三两军,再就是他的侍卫亲军,实际上总共四个军,让前面三个加起来十万大军负责修筑就行。

一个三层的三丈高土台迅速开始堆起,包括上面的享殿也开始建设。

与此同时各地官员也奉旨赶来,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了,从衡阳到南昌也就是半个月而已。

承天等地虽然远一些,但好在有汉江顺流而下,这时候排桨船已经很普遍,这点水路用排桨船半月足够。

至于北方的当然肯定不能到了。

包括几个主要书院的学生也同样纷纷赶来。

他们其实还是很激动的,在他们看来这是书院的权力得到承认了,皇帝陛下未来将和弘光一样把地方的议政权交给各地书院,年轻的儒生们踌躇满志,从各地向着南昌城汇聚,尤其是白鹿洞书院的数千学生,更是在山长舒曰敬带领下早早就赶到……

“我仿佛回到当年,当年在京城……”

杨相国站在窗口,看着街道上青虫汇聚的盛况感慨着,不过他忽然想起在京城时候青虫们哪有这阵势。

京城里青虫汇聚还是被他赶到承天门吃枪子的时候。

“他们还是有些成长的。”

他紧接着说道。

的确,士子们也在成长。

这些士子甚至很多人都带着武器……

这也是邹元标,舒曰敬等人提倡的复古的一部分,既然是儒生当然要熟悉君子六艺,所以射这个必须得学习,不过这个肯定不是弓箭,都已经是火枪时代了当然要用火枪,儒生们配枪的越来越多。另外佩剑也是必然,君子当然要学习孔夫子,只不过这时候的剑肯定不是古剑,而是骑兵们习惯使用的骑兵剑,准确说是直刀。

反正就叫剑了。

所以此刻杨丰面前浩浩荡荡走过的青虫们,其实一多半都是带着佩剑的。

甚至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标志。

各种装饰精美的佩剑,彰显这些新一代儒生们的身份。

不过本质上他们并没有变,武德虽然增强,但还是那个试图延续士绅乡贤时代的集团……

实际上他们更顽固了。

毕竟武德增强让他们的欲望更加强烈。

大同国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当士绅拥有了足以对抗皇权的实力时候必然要控制地方,同样当他们控制地方后,必然会向对他们最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对士绅最有利的方向是什么?当然是直接玩奴隶制,有什么能把地方上百姓都变成自己的农奴最完美的?

我大明士绅为何无不怀念大元盛世?

因为那时候他们可以玩农奴制。

所有朝代到最后,随着皇权的衰弱,地方士绅的实力做大,最终都会走上农奴化的道路。

最多名称不一样。

汉朝最后是封建庄园化,那些庄园主的手下是什么?不就是农奴吗?南北朝乃至隋是门阀,门阀不就是放大版的农奴主吗?

宋朝的确在去奴婢化,但事实上南宋后期随着扒灰公理论的崛起,还是逐渐农奴化,佃户告地主属于违背伦常那佃户与农奴何异?所以贾似道十恶不赦,居然敢玩公田法。而胡元的粗放式管理和包税制,终于让士绅们摆脱了束缚,可以快快乐乐做农奴主,虽然还得伺候个主子,但好在这个主子好糊弄,但可惜幸福总是那么短暂,朱元璋这个暴君又把他们抽回去。

所以我大明士绅无不怀念大元盛世,无不仇恨大明太祖。

但他们最终还是一代代锲而不舍,把朱元璋的制度搞坏,然后在明末又开始农奴化了。

僮仆数千的大地主啊!

那僮仆当然不是指伺候他们的仆人婢女,而是他们的农奴。

咱大清到最后也一样,鲁西南那些从清朝中期就已经开始逐渐行使某种权力的地主们难道还是单纯的地主?

早就农奴主化了。

所以他们总是对异族征服者充满好感,因为异族征服者只要钱,并不管底层百姓的死活,只要他们能给异族征服者稳定的提供需要的钱,那后者并不在意他们怎么压榨农民,就算是农奴化又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他们能给钱养着异族征服者做寄生虫就行。

相反本族的皇帝,多多少少还要维持一下颜面。

对他们多多少少有点控制。

哪怕仅仅是一点。

所以指望这些家伙能自己进入新时代无异于痴心妄想,士绅武德增强的结果只会压榨底层更狠,并不是因为他们搞资本主义了,他们就不一样了,搞资本主义并不妨碍他们搞奴隶制,农奴化和工奴化都是必然。过去徐阁老家的那些纺织工厂,早就已经之大量使用奴婢,而光头佬时代的包身工难道还是自由民?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其实并不矛盾,不是说不能并存,相反其实资本家都喜欢奴隶,只不过他们不喜欢用这个称呼而已。

换个称呼就行。

话说阿美利坚表示我们把法律意义上的奴隶用到十九世纪后期,也没耽误我们是资本主义的旗帜。

所以眼前这些士子们的进步,在杨丰看来毫无意义。

甚至对底层来说更有害,毕竟过去底层可以扛着锄头给地主老爷一下,但现在地主老爷手里拿着燧发枪。

饭都吃不饱的贫民也买不起燧发枪。

技术的进步,军事力量的增强,反而更方便了士绅们,所以工人开始成了造反的主力军。

方孟式突然拉了他一下,示意他缩回来。

外面一身铠甲的汤显祖正在策马而过,身后还带着数十名卫兵,大剧作家现在完全已经武将化了。

一身四分之三甲,而且还是越来越像欧式板甲的新款。

在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下,技术进步总是极快的,从广东引入这种新式板甲开始,江西的盔甲商人就在迅速学习,虽然这种板甲不可能给几十万级别的步兵都穿上,但将领们却开始迅速穿上。

而他后面卫兵马鞍旁挂着的,也已经是燧发枪。

汤显祖也是奉旨返回的。

他这些年一直以常安军统帅镇守广信,投降后被万历封为大都督府都督佥事兼御营第十军都统制,作为陈策的副手继续镇守广信。

他刚走过去,就被带领这些学生的舒曰敬喊住,然后下马与他们同行,紧接着邹元标也迎过来,这些人会和后继续向前……

“我总感觉空气中有一丝阴谋的味道。”

杨丰说道。

“当然有阴谋的味道,你不就是在搞阴谋吗?”

方孟式说道

“呃,倒也是。”

杨丰说道。

喜欢春回大明朝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春回大明朝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限穿越:从九叔世界开始都市的变形德鲁伊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神凡小村医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开局夺神器,我吃空整个仙门总裁,那对双胞胎长得好像你这个残王我罩了归乡仙途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崩坏:破晓之黎明全民:我转职成了赶尸人游戏旅途民国萌探:好奇害死猫一剑天鸣师娘在上,请助徒儿修行抗战先锋!同学们一起穿越吧!神道帝尊阴影之外战国万人敌
经典收藏妖女无敌:师父你家缺徒儿不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剑道与阴谋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农家小女医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我在大明搞发明大唐最穷县令华夏英雄谱绝世小书儒刚入军校就立一等功,我火遍全军!大周第一狠人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翼瑾风云记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最近更新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抗倭战神我统一了战国开局迎娶双胞胎楚汉争霸演义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老子今朝,点检形骸三国:我在三国支教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刘禅三造大汉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汉阙孤臣
春回大明朝 木允锋 - 春回大明朝txt下载 - 春回大明朝最新章节 - 春回大明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