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小黑醉酒

首页 >> 执宰大明 >> 执宰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逆水行周内三国之重振北疆战国万人敌魔帝在上:盛宠腹黑二小姐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穿越从开荒开始带着农场混异界宋风花豹突击队
执宰大明 小黑醉酒 - 执宰大明全文阅读 - 执宰大明txt下载 - 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36章 居心叵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月十二,张太后传下了懿旨,让越王主审方良一案,三法司派员督审,方良的案子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杨浦、王辉和陈天雷受到牵连。

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已经从陈天雷家中搜出了那尊他给其母拜寿的金玉观音像,据陈天雷所言方良手里的那张李记金铺的货票的确是他的,不过去年就已经丢失,由于金玉观音像被顺利取回所以也没有在意,不知道如何跑去了方良那里,他根本就没有与方良打过交道。

至于杨浦和王辉,也都矢口否认认识方良,皆表示与方良没有任何关系。

张太后很显然对这种结果并不满意,难道李记金铺的货票会莫名其妙地丢失,然后正好被方良捡到?这种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

另外,也不可能是方良故意陷害陈天雷,因为陈天雷丢失货票是在一年前,方良难道一年前就开始算计陈天雷?

鉴于杨浦、王辉和陈天雷与朝廷各方势力关系密切,因此张太后为了防止有人徇私,故而让越王出马来审理此案,现在在京城她最信任的当然就是越王了,她相信越王身为太子的皇叔绝对不会包庇朝廷里的奸臣贼子。

与此同时,从居庸关赶来的五万守军开始与京军换防,虽然引起外界猜测但是并没有闹出什么大的波澜,毕竟这属于京畿都督府内部的一次调防。

从本质上来说,京畿都督府的军队都可以称为京军,而并不单指京城里的部队,所以这次调防虽然令人感到意外但并没有遇到阻力。

在这次涉及十万军队的调防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跟随居庸关守军一同前来将成的骁武军火炮营和火枪营,到了京城后径直进入了皇城,成为了亲军手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机动部队。

为了能更好地运用火器营和火枪营,在孙皇后的劝说下,张太后下令调安武侯李大牛指挥着两支部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这两支火器部队的威力。

实际上,孙皇后之所以会这样做是李云天的主意,李云天最担心的就是火炮营和火枪营被越王利用,因此就让李大牛前去坐镇。

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越王在几名亲卫的陪同下进了刑房,前去见已经被打得不成人形的陈天雷,陈天雷满身是血地瘫坐在椅子上,头发披散着,伤口处的皮肉外翻,看上去有些惨不忍睹。

张辅等人审理此案的时候并没有对陈天雷对大刑,不过主审官换成越王后情形就发生了转变,让人对陈天雷动用了酷刑。

值得一提的是,杨浦和王辉却受到了越王的优待,并没有受到丝毫的伤害。

刑房里并不只陈天雷一个人在受刑,还有陈天雷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也都被架在了刑具上,这使得陈天雷不得不屈服。

陈天雷很清楚,他无论招还是不招都难逃这一劫,因为越王肯定会给张太后交上去一份其想要的口供,这种事情他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还不如老实配合少受点罪。

其实,陈天雷一直在等着崔安救他,虽然陈天雷也是大明的勋贵,但亲军都护府与五军都督府互不统属,而且双方之间为了避嫌也没有什么交往,故而陈天雷与朝廷里的勋贵关系一般,唯有指望同一阵线的崔安替他出头。

可令陈天雷失望的是,一连几天他都没能离开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而且朝廷还换了越王来审理此案,而越王一来就对他动了大刑,摆明了就是要让他来扛下这个罪名。

陈天雷当然不愿意顶下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行刺朝廷命官尤其是都督一级的官员可是杀头的大罪,连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可就像方良一样,陈天雷现在已经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任由越王摆布,甚至连喊冤的机会都没有,想当年胡惟庸和蓝玉大案有多少人被无辜牵连,而陈天雷现在的处境与那些人相同,在奉张太后懿旨审案的越王他没有丝毫还手之力,抵抗了一番后唯有乖乖认命,也省得吃些皮肉之苦。

进入刑房后,越王摆了一下手,房间里的人就纷纷离开,连陈天雷的儿孙都被带走,只剩下越王和陈天雷两人。

“陈都督,事到如今想必你已经清楚,已经无法从方良的案子中脱身,如果你按照本王说的去做的话,本王可以不把此案定为谋反,届时你就可以用免死铁券来逃过这一劫。”

等外人离开后,越王来到陈天雷面前沉声提出了一个建议,“要是你执迷不悟,那么本王就将其定为某犯大罪,届时就算是免死铁券也救不了你。”

在明朝大臣们获得的最高奖赏就是免死铁券,除谋反外,即便是十恶不赦的死罪只要拿出铁券就可活命。

通常来说,只有对朝廷立有大功的勋贵才有可能获得免死铁券,故而又称为功臣铁券。

洪武三年,明太祖决定对立有大功的功勋颁发铁券以示褒奖,其外形来看如一个瓦片,共分为七个等级。

其中,公爵分为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

侯爵分为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

伯爵分为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

免死铁券外刻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焉。

明太祖时期,获得免死铁券的共有六个公爵和二十八个侯爵,

不过,这三十四家勋贵后来本人不被杀,又或者子女不坐胡蓝两案者可谓寥寥,能免此二劫又不因靖难而死的只有两家:

一个是信国公汤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时一语不敢外泄,其二子皆卒于军,孙及曾孙早夭,得以善终。

另外一个是广德侯华高,由于远镇琼州时去世,再加上无后,也算得以善终,被明太祖厚葬。

靖难后,永乐帝也对靖难勋贵颁发了免死铁券,与明太祖时期相比,那些获得免死铁券的靖难勋贵平日行事更加谨慎,再加上永乐帝对靖难勋贵一直信任有加,故而截止宣德朝除了参与汉王叛乱的人外,还没有拥有免死铁券的靖难勋贵被处死。

因此,越王向拥有免死铁券的陈天雷提出这个一个建议实际上等于救了陈天雷一命,只要不是谋反而是单纯的争权夺势那么他就可以凭借免死铁券来免罪,大不了在牢里关几年。

“王爷想要本督如何做?”陈天雷闻言眼前亮了一下,不动声色地望着越王,他可不认为越王会轻轻松松地放过他。

“很简单,本王要你供出你的同党。”越王注意到了陈天雷脸上神色的细微变化,嘴角禁不住流露出一丝笑意,意味深长地说道。

“同党?”陈天雷脸色顿时就是一变,他明白了过来,越王是想让他来陷害别人。

“左军都督府右都督、武宁侯冯长安,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安武侯龚奎,右军都督府右都督、安义侯古大勇,以及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仁国公陈泰!”越王瞅了陈天雷一眼,口中缓缓说出了四个名字。

“为何有仁国公?”听了越王的话后,陈天雷的脸色顿时大变,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后狐疑地问道。

冯长安、龚奎和古大勇由于曾经跟汉王关系密切,因此平定汉王叛乱后三人就被手下的都督同知给架空,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大都督,宣德帝当年之所以不动他们是想安抚军心,毕竟朝廷里不少勋贵都看好汉王。

如果说用冯长安、龚奎和古大勇来当替罪羊的话陈天雷倒好理解,可陈泰就不一样了,可谓是朝廷勋贵的权臣,他想不明白越王为何要这样做。

“单凭你能够掌控住京城的局势?”越王见陈天雷神色愕然,于是不动声色地反问道。

“反正仁国公现在的名声已经坏了,即便是上前踩一脚也没人说什么。”随后,越王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这样一来,你可以把罪名推到仁国公的身上,本王也好向太后交差,可谓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好,就依你说的去做。”陈天雷顿时明白了过来,越王是要存心要把这件案子给搞大,如此一来可就在张太后面前立下了大功,可谓名利双收,沉吟了一下后点头答应下来,虽然他并不想陷害陈泰等人,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现在就是越王的一个傀儡。

听闻此言,陈天雷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随后喊进来了几名王府的亲卫,打开了陈天雷手脚上的镣铐,把一份供词摆在了他的面前。

陈天雷本想看一眼供词的内容,但是一名亲卫在供词的末尾拍了一下,他就不得不署名和按手印,随后供词就被收走,交给了越王。

“好生照料陈都督。”越王看了一眼手里的供词,交代了现场的亲卫一句后快步离开,他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陈天雷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黯然的神色,想他堂堂的亲军都护府的副都督如今竟然沦落到了诬陷他人的地步,做出如此让人不齿的丑劣行径,心中不免感到万分伤感。

喜欢执宰大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执宰大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直播算命:水友你这对象玩的有点花!天帝轮回:系统是个破碗神魔空间设计师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误入狼室:老公手下留情!我高手下山专打气运之子无敌升级王十殿阎罗我在诸天有角色狮子兽的征途莲花楼之花好月圆邪神旌旗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绝世飞刀捡到一个末世世界长生:从红尘独行,到万古长青出狱狂医小区求生,但我被拉入了管理群天天偶遇,你管这叫高冷校花?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
经典收藏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剑道与阴谋最强训犬员大唐最穷县令三国之曹家孽子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无双庶子晋末多少事天下魅宠红楼如此多骄亮剑之我成了赵刚皇城第一反派奋进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寒王纵宠,绝世娇妃我在大明搞发明星际特战旅征兵令从县令到帝师重生之妖孽作家
最近更新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堪破三千世相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陛下就是躺赢狗汴京风云录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十七世纪富二代红楼之阅尽十二钗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大漠群英传十国风华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太子无敌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爱你老妈,玄武门见边荒枭龙
执宰大明 小黑醉酒 - 执宰大明txt下载 - 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 执宰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