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首页 >> 我真是大昏君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大唐最强超神军团宋风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朝为田舍郎征伐天下名门藏国穿越从开荒开始精灵宝可梦之拂晓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 我真是大昏君全文阅读 - 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一十八章 朝廷主导移民,吉林府(端午安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人来到客栈,在一楼找了个座位,点了四个菜,一小坛酒,边喝边聊。

客栈的伙计也认识李鸿基,招待得热情,还多送了盘盐水花生,免得等菜枯坐。

“小陈,货栈外怎地那么多马车?”李鸿基有些奇怪地问着伙计。

伙计呵呵笑着解说道:“朝廷又开始了移民,由驿站和商栈承担运送,运送的多,补贴给得也多。俺们中华商会大量定制马车,就是想为朝廷分忧,为国家做事。”

李鸿基笑了,调侃道:“小陈这嘴是越来越会说了,还为朝廷分忧呢,说赚钱多实在。”

伙计笑道:“这迎来送往的,总不能老是粗俗不是。就是听,也学会些好听的话了。”

“又要移民,不知是往哪里?”高迎祥开口问道:“又有何新政策?”

眼看吃饭的客人不多,伙计便简单介绍道:“主要是辽东、东番府、路上吃喝花费全免费,到了所在地方便给田地耕种,免赋税两年…….”

移民工作如果只依靠朝廷出台政策,百姓自发,显然是效率低下的。

交通工具,路上的吃住等等,对于多数连县镇都没出过的百姓,肯定是有着相当大的困难。

皇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开始由政府主导,中华商会参与协助,把移民工作从头到尾包办起来,解除百姓的畏难情绪。

相对于持续大旱的陕西、河南、山西等北方省份,辽东地区尽管寒冷,但有耐寒作物,耕种的情况要好很多。

要知道,历史上明末的小冰河期之所以肆虐,甚至成为大明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耕种没有进行适应性的改变。

比如崇祯二年,陕西省大部地区就下了一场暴雪。大旱之年有了降雪原本是好事,可这场大雪竟然在春耕之后才来,将禾苗全部冻死。

到了十二月,延安府又遭受雪灾,百姓冻死、逃荒者不计其数。

小冰河期的寒冷是历史罕见的,你还种植传统的稻子、小麦,歉收都是轻的,颗粒无收也不奇怪。

如果在暴雪缓解旱情的情况下,种植生长期短、耐寒耐旱的农作物,比如土豆、玉米、黑麦,结果就要好得多。

李鸿基连连点头,和之前的政策相差不大,但解决了行路的困难,会有更多的百姓响应。

中国传统是“安土重迁”,可也有一句话“人挪活,树挪死”。特别是那些没有土地的,等于是给了一次置业重来的机会。

人口的稀释是肯定的,但却不会出现千里无人烟的情形。移民针对的对象,主要便是无地且穷困的农民。

一方面是减轻灾区赈灾的负担,另一方面则是有效利用人力,搞好新地域的开发建设。

朝廷不过是拿出些补贴,可灾情持续最少的也要三五年。而移民到了新地方,这三五年所创造的价值,绝对要多于留在灾区。

皇帝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政策,是出于对大灾害持续时间的预估。

尽管他预测了灾害的来临,并提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没有多少人相信此次大灾害将持续十几二十几年。

所以,抗灾救灾赈灾的工作一直在推进和深入,为渡过十几二十几年的大灾害做着不能松懈的准备。

受到影响的百姓也是越来越多,朝廷已经想得周到,做得细致,机会能不能抓住,就要看个人的想法和魄力了。

“看来,你的想法还是颇有远见的。”高迎祥了解到新的移民政策,对外甥要跑运输的想法给予了赞同,“但我和过儿还是要从军,一刀一枪拼个前程。”

李鸿基举杯相敬,“舅父奔的是大富贵,甥儿只顾眼前小利,惭愧。”

“什么大小,都是为了生活。”高迎祥喝了口酒,摇着头说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谁也没有前后眼,说不上是好是坏,过上十年八年再看吧!”

不管是从军拼命,还是其他的谋生,总归是个人的选择,谁敢保证一定能够实现心中的希望?

但选择总是有的,不会出现走投无路的绝望,只能铤而走险,危害社会。

朝廷多拿些钱财,皇家也没有攒个金山银山的必要,但给老百姓多几条活路,才是保证国家、社会稳定的不二法门。

这个道理,皇帝最是清楚,也在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

辽东,吉林府。

平辽之后,朝廷重拾扩张之策,由辽东向北拓展,先设吉林府,府治便在吉林船厂城,又名“船厂”、“鸡林”、“江城”。

吉林府城重建后,沿江船厂也开始招工建造,大批江淮的漕工及各大造船厂的工匠,被移居于此。

在吉林府城的东面,是朝时渤海国的都城忽汗城(今敦化),当时被称作敖东城。

西面则是原奴儿干都司的亦东河卫,又名龙安站,现朝廷更名为长春。在宋朝时的名字更是人人皆知,黄龙府是也。

明军第一轮向北推进便以这三点为支撑,形成了牢固的防线。北可继续向松嫩平原推进,南则囊括数千平方公里的直辖之地。

尽管吉林府地广人稀,但上万官兵的驻扎屯垦,大量移民的到来,还是使其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势头。

主要还是朝廷政策的倾斜扶持,移民在辽东享受一个政策,可若选择吉林府,享受的政策则更加优惠,更加使人心动。

首先是吉林府治、长春、敖东这三座新城的周边,村镇纷纷建成;然后便是交通沿线的驿站和明军运输物资的中继仓库,百姓在周边村屯定居。

村镇的规划是官府确定的,或是原有旧址,或是重新设定的宜居宜耕地区。而离着军队近,不仅安全性高,军队协助建设也更方便。

如果要单靠移民建设吉林府,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要知道,吉林府可是明军继续向北推进,消灭建奴残余的后勤基地。

所以,在辽东开始实行的义务兵制,共招兵两万六千,全部进入吉林府,参与到拓荒垦殖之中。

光是今年,军队和移民便开垦荒地近三百万亩,建立村镇四百余个,初步改变了吉林府随处荒野、百里无人烟的景象。

喜欢我真是大昏君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真是大昏君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花自飘零独上兰舟修罗丹神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绝世飞刀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误入狼室:老公手下留情!莲花楼之花好月圆捡到一个末世世界自给斗妖师宠物小精灵之冠军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修复师名门婚宠:晚安,郝太太胎中助母修行,出世踢飞准圣爷爷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村长的妖孽人生西方幻想:众神之下调教大宋我修天道,见谁都能一招秒天帝轮回:系统是个破碗
经典收藏神医毒妃,盛世独骄冒牌皇叔晋末多少事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嬴政:时空之主大周暴君,从召唤猛将开始!最强训犬员承明之治沂蒙黑姑农家小女医美漫丧钟凌天仙帝妖女无敌:师父你家缺徒儿不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天生韩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穿越我是胡亥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唐最穷县令
最近更新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九霄魂录心相之天界唐史大唐钓鱼人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庶民崛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中国古代名人传反攻从野人山开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 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 我真是大昏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