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内

大司空

首页 >> 逍遥侯内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当王爷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挂剑录明末枭雄五剑首刘备三国:都让开让我打后期唐朝那些事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皇室店小二
逍遥侯内 大司空 - 逍遥侯内全文阅读 - 逍遥侯内txt下载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10章 进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马车穿行于街市之中,李中易抬手撩起窗帘一角,一路看过去,沿途的商铺大多关门闭户,并没有开门做生意。

不过,街面上的吃食小摊,倒是比比皆是。显然,越是底层的百姓,越需要赚钱养家糊口,一天都不敢耽搁。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不过是个笑谈罢了。真正家无余粮的,其实是这些兜里没有多少积蓄的小商小贩。

在这个时代,看一座城市的整体购买力,不是看那些豪华的酒楼茶社,而是这些街面上的小商小贩。

俗话说的好,亏本的买卖无人做,只要有足够的暴利,哪怕明知道被抓了必死无疑,也有人敢于铤而走险!

在盐铁专营的当下,冒着生命危险贩卖私盐的各地团伙,大多具有黑社会暴力的性质。

逻辑其实很简单,这些团伙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卖私盐,岂能不随身带上兵器?

李中易主掌平卢之前,贩卖私盐的暴力团伙,居然有胆子围攻巡逻的官军,治安状况简直是糟糕透顶。

随着各地村正和亭正的部署到位,以及属于预备役的乡军,不断组建完成,等于是从根子上,限制住了私盐的泛滥成灾。

李家军多马且随机巡逻的手段,让私盐上路被查获的机率,增加了一百多倍,这便有效的遏制住了私盐泛滥成灾的势头。

在皇权专制时期,历朝历代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田赋、人头税、商税、进城税以及盐铁专营等额外收入。

田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田亩的多寡交纳粮食,一类是按户征收的绢帛等实物。

在实际上操作上,绢帛其实一直充当着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货币的功能。

在李中易有意识的主导之下,李家军的实际状况,和历代都迥然不同。

客观的说,李家军其实就是一支建立在强大武力基础上,以抢劫大户和殖民异族为主的恶霸军队。

基于高丽国多盐湖的现实,李中易一边在平卢地区,大力镇压贩卖私盐的行径,一边通过海路,将高丽湖盐源源不断的运来平卢地区,并以极低价格每月定额销售给老百姓。

无利谁起早?私盐贩子们在平卢地区的利润,呈现出断崖式滑落的走势,他们和李家军之间的主要矛盾,从与民争利,眨眼间变成了,跨境走私私盐的打击和反抗。

李中易进入开封城后,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其实就和经济有关。

已经被收了上千年的人头进城税,被彻底的取消了,并且入城的各种商品,都被集中于李中易曾经借着发大财的逍遥津大市场内。

在逍遥津大市场内,各地运来开封的商品全部被登记造册,然后在官军的监督下,分别送入各家各铺的仓库里。

商品登记造册和入城,并不需要纳税,只有产生了销售收入,才需要按照五税一的标准,足额交纳商税。

历史上的天朝,因为轻商的缘故,名义上的商税,一直低得令人发指,基本都在二十税一的范围内徘徊。

然而,由于商品经过每一个州县,都要收一遍税,实际上的商税,高得十分离谱,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商品在大周国内的自由流通。

李中易在平卢的时候,就取消了商品的过城税,统一税率为五税一,且只有销售拿了钱后,才予以征收。

商品统一登记造册入城,是李中易的发明创造,从实际操作面而言,具有极大的先进性。

在登记制的前提下,李中易压根就不需要养N多的税务官,就很容易收上足额的商税。

逻辑其实很清晰,入城的商品总数,减去抽查仓库和铺面的留存商品,就是销售的商品,偷税漏税没有,一目了然。

在平卢的时候,有些不信邪的大商家,仗着是自己报税的便利条件,故意做出几本假帐,企图欺骗官府。

结果,这些豪商统统掉进了李中易早就挖好的陷阱,因偷漏税款数额特别巨大,全部被抄了家产。

如今,李中易已经进了开封城,自然是如法泡制。开封城,乃是这个时代的世界第一大城市,城中商铺林立,各路豪商云集,李中易抽查税款的收获,肯定比平卢多很多倍。

皇宫门前,近卫军的戒备,异常之森严。硕大的拒马阵,一字排开,品字型的缝隙之间,只容许一人侧身而入。如果,图谋不轨的人,想纵马闯宫,其下场必定很惨。

李中易赶到皇宫门前的时候,炮营指挥使李永堂正在午门的内城楼上,调教6磅骑兵式青铜火炮的射角。

有人提醒李永堂,主上已经到了,李永堂却没有马上下城楼,而是等调教完毕之后,这才快步奔下台阶。

李中易钻出马车就见廖山河和李永堂并肩来迎,他摆了摆手,阻止了廖、李二人的行礼。

廖山河身为近卫军的都指挥使,自然熟悉李中易不拘俗礼的脾气,只是拱了拱手算是行了简礼。

有段日子,李永堂成天和李中易待在炮营之中,他也非常清楚李中易不喜欢繁文缛节的习惯,索性拱手礼都省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李永堂不怎么关注礼仪的随意性,反证了一个事实:只擅长搞技术的专业人员,智商高的出奇,情商却大多很低,在官场上也就很难混得顺心如意了。

在天朝的历史上,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官本位原则之下,统治者和士大夫们向来都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普遍轻蔑的视之为:奇巧淫技。

至于,靠技术吃饭的工匠,更是被纳入到了贱籍的行列。匠户的子弟,不仅被禁止科举,而且,不允许和良家子女通婚,这就是统治体制限制技术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时代悲剧。

世界历史上,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明,比如说,火*药就发源于天朝,却在大一统体制的天然阻碍之下,走偏了攀登科技树的道路。

欧洲老强盗们,用火药武装的火炮和火枪,坐船抢劫全世界的原住民,掠夺了数不胜数的全球财富。

在大天朝,却用火药做鞭炮,用以驱赶鬼神,这实在是可叹呐!

“禀爷,下臣刚检查过了皇宫内外的守备情况,已经发现了异常的状况,御花园的墙根底下,经过工兵营的深入探查和挖掘,已经发现了两处密道。”廖山河凑到李中易的跟前,小声禀报了这个惊人的大内幕。

李中易摸着下巴,露出神秘的微笑,韩通带人抄他的赐第之时,想必已经发现了潜逃的密道。

俗话说的好,狡兔三窟,以符太后对他的高度防范心态,难道会依照葫芦画瓢的也挖出逃生的密道。

所以,李中易还没进京城之前,就密令廖山河,在控制住皇宫后,务必沿着宫墙的墙根开挖,务必找出不为人知的暗道。

从高丽国内的土豪劣绅,一直到平卢的恶霸地主,再到幽蓟大平原上的汉民富户,这些大户人家普遍都有挖地窖藏钱,挖地道用于逃生的“好”习惯。

和同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阀的部队都不同,李家军的基本功就是抄家。说白了,李家军擅长抄家,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总不能,打下了土豪的宅院,却两手空空的败兴收兵吧?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李家军抄家找藏宝的技术和流程,可谓是日臻化境,一找一个准,少有走眼之时。

“符太后的情绪怎样?”李中易想了想,随即停下脚步,扭头问跟随在身侧的廖山河。

廖山河苦着脸说:“按您的吩咐,下臣约束着手下的侍卫们,禁止擅闯垂拱殿以北的禁宫。不过,据秋桐的姊妹们所说,符太后所住的福宁殿,总是可以听见砸东西的声响,一直就没断过。”

“嗯,很好。”李中易点头赞许廖山河的谨慎和听话,他虽然打进了开封城,也登上了执政王的宝座,不过,他此前毕竟是周臣。

如果,李中易的部下们,滋扰了后妃们所住的禁宫。一旦走漏了消息,“当世董卓”银辱宫妃的恶名,必定会被扣到他李某人的头上。

尽管,李中易已和杜沁娘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J情,但那毕竟是你情我愿的偷欢。

李中易一向是敢作敢为的性子,然而,鱼没吃到嘴里,却惹来一身腥骚的破事,他是绝对不乐意沾边的。

廖山河得了夸奖,不由咧嘴一笑,小声说:“下臣自己琢磨着,不好硬性换掉符太后身边的心腹宦官,就命人逮住他们单独上茅房、出殿喝水或是回屋睡觉的机会,将他们抓了不少。”

李中易被逗笑了,他没有看错廖山河,这小子是个看似憨厚实在,却胸有沟壑的机灵鬼。

在充分掌握了皇宫最新的状况之后,李中易仔细一琢磨,随即改了主意。现在去见符太后,除了自己找骂之外,肯定没有任何的收获。

伺候在马车里的李翠萱,原本打算小憩个把时辰,补充补充体力和精力。没办法,昨晚实在是太疯了,她的腰酸得不行。

李翠萱刚刚躺下不久,却不成想,李中易又回来了,顺势钻入了她的薄被之中。

PS:还有一大更,至少三千字,求月票的鼓励,多谢了!

喜欢逍遥侯内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逍遥侯内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权力巅峰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文科生改变异世界涤罪杀手系统网游之盖世大魔王我在秦朝当神棍穿成极品恶婆婆儿孙满堂去逃荒遍地红颜AI时代的人性考验翡翠大亨声声步喜【富婆成长记】空间农女:一品夫人都市之近身战神重生之连击法师苟进快穿小世界,战神她虐翻全场开局穿越,我要创立晓组织枫落沁晨之南宫遗梦开局长生万古,坐看人世沉浮无限:先死十次助助兴都市风流狂医
经典收藏晋末多少事重生:回到1937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三国之曹家孽子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农家小皇妃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回到远古建华夏嬴政:时空之主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了不起的战略系统星际特战旅我不是野人乱世小土匪佛缘盛世耀明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拜见校长大人
最近更新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汉吏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废柴趣妻秦末苍穹之变御赐监察使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水浒:我武大郎,反了!三国之现代魂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大晋霸主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正德皇帝朱厚照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逍遥侯内 大司空 - 逍遥侯内txt下载 - 逍遥侯内最新章节 - 逍遥侯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