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异域之星球领主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绝代宦爷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修仙归来在校园美漫丧钟论大唐最懒的人飞宽哥莫属女帝太监最风流木子的北宋生活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16章 有求于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落座后,侍女们纷纷行动起来,添酒添茶。

厨房热乎的饭菜也开始陆陆续续端进来。

李复作为主人,率先举杯,笑道:“来,年前琐事繁多,难得清闲,我先敬二位相公一杯。”

房玄龄杜如晦举杯,三人对饮。

李复给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准备的是果酒,便是果酒,也不让两人多饮,一会儿得给他们换成果汁。

这般年岁,喝什么酒,身体还没长好呢。

一杯饮尽,李复看了一眼李承乾,李承乾当即意会,亲自拿起酒壶,为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重新添上酒水。

“殿下,不可。”

“殿下这是折煞老夫啊。”

“两位相公,这第二杯,是孤要敬两位相公的,二位多年来为大唐社稷殚精竭虑,为阿耶朝堂分忧,孤由是感激。”李承乾端起酒杯。

“亦深受教诲。此杯,聊表敬意。”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面带笑意,先是拱手一礼,而后这才端起了酒杯。

“太子殿下言重了,为陛下分忧,为大唐社稷操劳,是为臣之本分。”

酒水饮尽,气氛更加融洽。

“两位也知道,我这身上,还挂着个太子少傅的头衔呢。”李复笑道:“今日,没有太子,就只有学生。”

李承乾也是点头应声。

“正是如此。”

李复放下手上酒杯,招呼着众人吃菜。

“尝尝柳娘新琢磨的这道炙羊肉,火候正好。这天气,吃点热乎的驱驱寒。”

厨房找了铁匠,打了一块铁板,下边是铜制的小炉,里头搁着一块炭火,铁板就架在这小炉上,菜端上来的时候,羊肉还在铁板上炙烤着,上头撒了香料,一端上桌,香味霎时间弥漫开来。

“说起来,日子过的也快,转眼间,孩子们就长这么大了,今年和高明去河南赈灾,奏报送到朝中,说的都是好事,但是这里头的艰辛,也就只有自己能品味了。”李复一边说着一边看向李承乾,眼神里也带着几分心疼。

年轻的太子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甚至还不是坐在深宫之中,只是处置着外头递交上来的奏章。

说起山东河南水患的事情,房玄龄杜如晦也是深有同感。

他们虽然没有到灾区去,但是朝廷统筹,给地方上拨调物资,调集人员,都是经过中枢,他们俩,也着实忙活了好一阵子。

“殿下所言极是,虽然我等未曾到灾区,但是从各地调拨粮草,药材,物资等等,还要防范地方上的骚动,那段时间,当真是夙夜难寐啊。”房玄龄感慨着。

“朝中想做事的人多,可是事情真正要做到地方上去,这当中的阻力,也不小。”杜如晦说着。

两人似乎也是有意要说给李承乾听。

赈灾这种事情,并不是朝廷调集了物资,钱粮,这些东西就能够直接安稳的落在百姓手里的。

中间可还有些难办的事情,办的妥当了,到百姓手里的就多。

办的不妥了,恐怕层层下去,还不知道要损耗多少。

这当中的“损耗”朝廷还不好查。

不过好在如今朝堂清明,这些问题,不算大。

“所以说,治理地方,只是坐在长安看文书,终究是隔了一层,如同雾里看花,是远远不够的。”李承乾接过话头:“今年亲身到地方上去,更是看到了,懂得了,民生多艰,走这一趟,也是让孤成长良多。”

“殿下能学到这些,已经是万民之福了,储君能知民间疾苦,将来施政,方能心中有民,手中有度。”房玄龄抚须笑道。

大唐的太子储君,在他们这些相公们看来,也足够优秀了。

不得不说,泾阳王这个太子少傅,实在是称职的很。

至于教导四书五经,儒家经典,那能干这事儿的太多了。

可是像泾阳王一样,带着太子出宫,教导太子民生多艰,亲自去做事的,少之又少。

如果在泾阳县庄子上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那去了灾区,看到的便是大唐的普罗大众在灾患面前的凄惨与无力。

至于普通人家,出了长安城,往别的地方看看就是了。

长安周围的百姓,还算是不错的。

毕竟关中土地肥沃,沃野千里,只要不是灾荒年,百姓日子都能过下去。

李复笑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读书人当如此。”

“不光是高明,我看青雀近来,心思也不全在书本上了。”

李复说着,转头看向一边安静聆听的李泰,语气带着鼓励。

“青雀,你之前不是经常跟我说,读那些农书,总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吗?”

“今日房相杜相都在,你若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房相和杜相的儿子,可都在广州,帮着忙活占城稻的事情呢。”

“他们俩,身为父亲,我估计平日私底下也没少研究。”

李复的话,带着几分玩笑。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也是相视一笑。

是啊,孩子在广州忙活着种稻子,他们当爹的,心里哪儿会放心的下。

私底下多研究研究,万一孩子用得上他们,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当爹的岂能比做儿子的差了?

即便将来年纪大了,也不能!

李泰心领神会。

“房相杜相,小侄近日读书,愈发觉得,我大唐疆域辽阔,各地风物人情、土地物产差异巨大。”

李泰上去就是一个谦恭的态度,直接将自己的身份摆在了子侄辈。

反正我是小辈,说的对不对的,你们多担待。

“长安虽好,所见终究有限。”

“小侄听闻,淮南之地,水土丰美,尤宜稻作。而岭南试种之占城稻,若能成功引种至淮南,于国于民,皆是莫大福祉。”

李泰的声音依旧带着少年的清脆,但是言辞之间,却是条理清晰。

“小侄常想,遗爱兄与杜荷兄远在广州,为稻种之事呕心沥血,而我身为皇子,既食民脂民膏,岂能安坐于长安,只知读书享乐?”

“既然小侄的封地在扬州,所以,我想明年开春,就藩扬州,亲驻淮南。”

“一则体察地方民情,历练自身;二则,愿倾力协助地方官员,督导农桑。”

“太子大兄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我也只是比太子大兄小一岁而已,虽然年少,但是亦知此事关乎国计民生,所以定当兢兢业业。”

李泰说完,对着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拱手行礼。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相视一眼,心中了然。

这是想要请求他们二人,帮忙说服陛下,魏王就藩之事。

沉吟了片刻,房玄龄率先开口。

“魏王殿下有此志向,心系黎民,老臣听后,心中亦是感慨欣慰。”

“只是,殿下年方十三,扬州虽好,毕竟远离长安,陛下与皇后娘娘爱子心切,恐怕……”

他没有把话说完。

这件事,难度不低。

杜如晦也接着开口。

“魏王殿下,有些话,虽然不中听,但是臣也要如实的告诉殿下。”

“殿下想要就藩,想要在淮南一带督导农桑,此志可嘉。”

“但是,现实要面临太多太多的问题了,千头万绪,非农事一桩。”

“殿下以为,遗直和文建为何要去广州?他们两个,从小到大,就没有下地干过活儿,但是他们却去广州,协助种植占城稻,他们是真的去下地干活种稻子了吗?”

“刑名、赋税、漕运、教化,乃至与地方豪族、官吏的周旋,皆需耗费心力。”

“殿下年幼,虽有王府属官辅佐,但终究需殿下自身拿定主意。这其中之艰难,殿下可曾细想?绝非仅凭一腔热忱便可胜任。”

李复也是一边听一边点头。

与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人交谈,在谈话之中,他自己也能学到许多,能听到许多以往不曾想到的细节。

与达者交谈,获益良多。

这也是为什么,年前大家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李复也喜欢招待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

活到老,学到老。

尤其是身处高位,若是不想着学习,不想着进步,怕是有一天连倒下都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虽然不参与朝堂,但是泾阳王府离着朝堂并不远,贴着边呢。

杜如晦的这一番话说出来,他也在看着李泰。

他想要看看李泰是否只是一时冲动。

想要真正的管理封地,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泰倒也没有慌张。

这个问题,他都想了半年了。

能够遇到的困难,他也想过了。

因此在听到杜如晦的这一番话,他并没有感到意外。

在东宫陪着大兄看奏章的时候就知道,地方上的门道多着呢。

天高皇帝远,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之事屡见不鲜。

将来藩王就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拿着藩王当吉祥物的,或是被盘踞地方的世家大族牵着鼻子走,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还有就是世家盘踞在地方上的势力。

说起世家,知道他们在长安城里,身居高位。

实际上,地方上才是真正的“战场”。

“杜相金玉良言,如雷贯耳,小侄受教。”

“杜相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地方上的事务,确非仅凭一腔热忱便可驾驭。小侄深知,此去扬州,绝非仅仅‘督导农桑’那般简单。”

“可是不能因为事情难,就要怕,就不去做。”

李泰目光灼灼,眼神里带着自信。

“随着大兄和王叔在泾阳县庄子上,小侄也曾观摩工坊运作、田庄管理,在书院,亦曾向诸位先生请教经济民生之道。”

“至于直兄与文建兄在广州所为,他们的确是无须亲自下地插秧,他们所做之事,比亲自劳作更为关键。”

“清扫障碍,协调资源,确保政令畅通无阻,让专业的人去心无旁骛做专业的事。”

“将来到扬州就藩,我要做的,也是如此。”

“选贤任能,令其各司其职,明辨是非,善纳忠言。”

“与地方上周旋必定艰难,可是稻种的事情,两位相公是知道的,一旦做成了,大唐的粮仓,就有了更深厚的保障。”

“想要做大事,就不能怕,若因惧怕艰难便畏缩不前,终日困于长安之繁华,倒不如连封地都不要了,在长安城,建个大宅子,布置的极尽奢华,这一辈子享受过去,也就过去了。”

“有太子大兄在,他不会亏待我的。”

“可是人活这一辈子,总要做点什么,尤其是看过百姓的艰难,身在高位,那就是有责任的,若是看过之后,依旧无动于衷,得是多硬的心,才能做到熟视无睹?”

房玄龄和杜如晦听完李泰的话,眼中赞赏之色更浓。

房玄龄抚须沉吟道:“殿下能思虑至此,老臣……甚慰。”

杜如晦也缓缓点头,语气郑重了许多:“既然殿下决心已定,且已有通盘考量,老臣……愿在陛下面前,陈述利害。”

两人这番表态已经明朗,愿意支持李泰前往扬州就藩。

李复见状,心中大石落地,知道此事已成大半。他哈哈一笑,再次举杯:“好了好了,正事既已议定,便莫要再板着脸了。今日之言,出得此门,便暂且放下。来,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志向,满饮此杯!”

“满饮!”

厅内的气氛,因着这场开诚布公的深谈,反而变得更加融洽热切。

不仅仅是李复松了一口气,李泰也是如此。

他要正经八百的为百姓做事,帮阿耶,帮大兄。

也为了自己不再继续在宫中,过那空虚没有意义的日子。

宴席直至午后,众人才尽兴而归。

送走客人后,李复独自站在廊下,天空零零散散飘起了雪花。

李复呼出一口气,白雾霎时消散。

“下雪了。”

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李泰要就藩的事,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要去说服李二凤两口子。

尤其是“护犊子”的李二凤。

若是没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旁敲侧击帮忙,这事儿,不一定能成。

长孙皇后说也没用。

当初长孙皇后还说,不让自家兄长身居高位呢。

李二凤硬是让长孙无忌做了右仆射,结果没做几个月,因为考核官员的事儿,给撸了。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绝世飞刀穿越:开局成为乞丐,觉醒系统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开局领取混沌神魔,我无敌了烛影迷局禁欲总裁总想独占我归乡仙途星际特工,黑衣人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花自飘零独上兰舟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误入官场重生赛罗那些年傲剑蛮荒火影之从心开始大汉光武天帝轮回:系统是个破碗剑巫纪凌峰重生六界任遨游我本坏蛋
经典收藏了不起的战略系统嬴政:时空之主元亨利贞吉农家小女医沂蒙黑姑征兵令冒牌皇叔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亮剑之我成了赵刚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奋进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成州星际特战旅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凌天仙帝大周暴君,从召唤猛将开始!回到远古建华夏天下魅宠大周第一狠人
最近更新大宋伏魔司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三藏还俗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明辽国公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历史中的酒馆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楚武信君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道藏辑要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寒门状元路浴血山河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