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雷霆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带着农场混异界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我不是佞臣啊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调教大宋獒唐魔帝在上:盛宠腹黑二小姐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74章 县令登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复听到李丽质说这么多,微微一笑。

“你也只是看到了猪八戒的表面。”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问题,或许到时候高明听过,你阿耶听过,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李复说道。

猪八戒,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不能否认,他很聪明。

有事,大师兄上。

大师兄有事儿了,那他是真的上。

毕竟,要是没有大师兄做事了,那事情就得落到他头上了。

唐僧被抓了,他不着急,有大师兄呢。

可是大师兄被困了,那就是危急存亡之际了。

“那王叔你怎么看呢?”李丽质好奇问道。

“猪八戒的存在,也有他的作用不是吗?回顾之前,通天河收沙僧,猴王说他不善水战,而猪八戒呢?下凡之前,可是天庭掌管天河十万水兵的天蓬元帅。”李复说道。

李丽质点头。

倒也是,先前通天河收沙僧,有猪八戒一份功劳。

李丽质在宅子里住了下来,天天跟着孙思邈往外跑,还从孙思邈那里誊抄了不少手稿回来,都小心翼翼的保存着,拿着当成宝贝。

石头倒也不用再往长安去了,李复写下来的故事,到时候就让李丽质捎带回去就是了。

庄子外面热闹起来了,秋税上缴,官府重新丈量田亩。

李世民和他的左膀右臂们在两仪殿里动动嘴,基层官员就得跑断了腿。

在长安城周围当官,有好有坏吧。

好处就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不管做的好坏,今天事情做完了,说不准明天就能出现在天子的桌案上。

功劳来的及时。

做的不好了,丢官丢的也快。

长安城周围,哪怕是个县令,那也是京官。

上头要查佛田,他们就要跑到田间地头亲自带人去丈量。

但是这事儿,哪儿有那么简单,当中的阻力可不小,所以忙活好几天,也不见得有结果。

寺庙除却有护院和武僧之外,他们背后,还有长安高官和勋贵的影子。

因此,基层的官员,在这件事上,就跟风箱里的老鼠一样。

书房内,深秋的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来,在地上铺开一片斑驳的光影。

地面上铺上了厚厚的垫子,李韶盘腿而坐,怀里抱着咿咿呀呀的狸奴。

小娃娃穿着嫩绿色的绸缎袄,胖乎乎的小手正努力去够垫子上的一只布老虎。

李韶温柔地笑着,指尖轻轻点着狸奴的鼻尖:\"慢点儿,别摔着。\"

说罢,松开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在软垫上爬着。

李复坐在书案前写故事。

长乐又带着护卫出门了。

自从她来了,孙思邈现在是不带着一帮学生出门给人看病都不行了。

长乐闹着要出门。

孙思邈也只好遂了自己弟子的心愿。

去就去吧,反正给人去义诊,也是好事一件。

只是,周围村里,哪儿有那么多病人?

走的也是一次比一次远了。

李复倒是不担心,反正身边跟着护卫呢,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明面上有千牛卫,暗地里还有李二凤给他闺女指派的暗卫,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老赵匆匆来到书房院子里,站在书房门口,对着内里拱手行礼。

“郎君,夫人,泾阳县县令来拜访了。”

李复停下手中的笔。

“泾阳县县令?嚯,这平日里咱们也不怎么跟官府打交道,他这会儿来.......干啥来了?”李复问道。

“郎君,他说,是因为泾阳县境内的佛田的事情。”老赵说道:“看他那样子,像是有求于郎君。”

“人呢?”李复问道。

“这会儿还在外头候着郎君的消息呢。”

“请到厅中去吧,我一会儿就过去。”李复应声。

泾阳县境内,还牵扯佛田了?

有点意思啊。

不过,倒也不意外。

都发展到了让李二凤因此而上火的地步了,再查出点什么来,都不意外。

李复收拾好桌案,起身。

“夫人,我先去前厅看看。”李复说道:“看看这位县令,来找我有什么事。”

“也得知道知道,泾阳县境内佛田的情况。”

“毕竟.......”

李韶微微颔首。

“夫君且去就是,一会儿我让奶娘将狸奴带回屋子。”李韶说道:“这事儿,妾身也想听一听。”

李复点头。

“好。”

李韶要听这件事,也不会在人前露面,顶多是在厅后,听听自家夫君跟县令谈论的这件事。

封地境内的情况,尤其事关田地,她也是要知道的。

万一有什么差错,也能着手想想办法怎么解决。

自家的产业和田地,早就已经过了两三遍了,没有找出什么问题。

当然,泾阳王府的田亩,可不会去挂什么佛田的名头。

家中连烧香拜佛都不曾有过。

即便是要焚香跪拜,也是跪拜的先祖。

眼下,泾阳王府,还未曾与什么寺庙有多余的“缘分”。

厅中茶香袅袅,泾阳县县令受邀到厅中坐在椅子上,心中也是忐忑难安,一边放着的好茶,根本无心品尝。

见李复进来,他慌忙起身。

“下官拜见王爷,冒昧打扰,实在是.......”

李复摆了摆手。

“张县尊,坐下说。”

说罢,李复越过他,走到主位上,撩袍坐下。

“听管家说,张县尊是为了佛田的事情而来?”

李复上来便是直接开门见山。

“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李复之所以要见这位县尊,摆明了态度要管这事儿,那也是因为,太上皇给他的这个爵位,泾阳县算是他的地盘。

在自己的地盘上要是还平不了事,那他这个郡王,可是会被人小看的。

李复也混明白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万万不能被人小看。

被人小看了的下场就是,会被人盯上,然后刺杀。

只是在心里骂骂咧咧的,没用。

得拿出手段来。

可以有菩萨心肠。

但是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有雷霆手段。

只有好心肠没有好手段,那叫窝囊,滥好人,不叫仁慈。

所谓仁慈,我有办法和手段收拾死你,但是我不用,这叫做我仁慈。

泾阳县县令起身,对着李复拱手行礼。

“殿下明鉴,下官奉命清丈佛田,可那大云寺...\"

“恩?”李复疑惑的目光看向县令。

县令压低了声音。

“竟有护院武僧阻拦差役。”

李复垂眸,风轻云淡。

“哦,明白了,他们要谋反啊。”

“不不不不不。”县令连连摆手。

“不?”李复反问:“护院武僧阻拦差役,而县衙差役奉旨丈量田亩,他们这不就是明晃晃的对抗朝廷吗?”

“对抗朝廷,这跟谋反有什么区别?”

窗外一阵秋风掠过。

“倒也没有........到那个地步,只是,他们........”

泾阳县县令喉结一阵滚动。

“他们背后,有人。”

李复一听这个,笑了。

要是担心他们背后有人,朝廷会下这个命令?

命令都下来了,那他们背后的人,是不是要考虑考虑怎么做了?

都这会儿了,谁家这么头铁呢?

李复眯起眼睛:\"哦?这大云寺...背后是哪家供奉的?\"

泾阳县县令从袖中抽出一卷账册,\"王爷请看,这寺里七成'福田',挂的都是范阳卢家的名头。\"

李复接过账册,账册翻开,朱笔批注的\"免役\"二字触目惊心。

李复忽然轻笑出声。

最终还是牵扯到这些世家头上了。

但凡是有点利益的事儿,最终的志向,都是顶级的世家。

长安城周围的大量田产,就算是当初朝廷发给了普通人,但是天子脚下,京畿周围,他们想要长久的留在自己手里,普通百姓,没那么大的本事。

但凡被高门大户盯上了。

明里暗里的,不死脱层皮。

“只是有个卢家的名头?”

“那卢家可大了去了。”

“回殿下,留在长安城,打理周围这些田产的,是范阳卢氏北祖第二房的卢献。”泾阳县县令应声。

他是查明白了,才来找的泾阳王。

“这么说,跟范阳公,没什么关系。”李复思索着说道。

范阳公卢承庆,这会儿还在秦州做参军,很是得李二凤的信任。

“这,下官不敢断言。”泾阳县县令低头拱手。

李复笑了笑。

还真是个聪明人,但是,少了几分魄力啊。

不过,在长安城周围当官的,都这样,见怪不怪了。

原本这样的事情,是可以上报的。

但是上报上去了,会到谁手里呢?

上司打马虎眼,糊弄糊弄就过去了,底下的官员要是糊弄,皇帝追责下来,他们这些地方上的父母官逃不掉。

如果事情真的能捅上去,那他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人家大树底下好乘凉,县令背靠的树,不够大,这种事上,遮不住他。

所以,他想要求稳,就到这边来了。

泾阳县,也是泾阳王的地盘。

求到人家头上,也是合情合理。

“这个不难。”李复说道:“明日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按照朝廷的命令去做。”

“如果有人还敢阻拦,你就告诉他们,泾阳王让你问问他们,武僧的武字,要不要改成戍字。”

仗着卢家的名头,还敢跟官府做对抗了。

这些寺庙里的人,真是膨胀的有点过分了。

武僧?

不听话那就充军去吧,到大唐最需要你们的地方,到大唐最艰苦的地方,去做奉献吧。

张县令浑身一颤。

改\"武僧\"为\"戍卒\",那可是要发配边疆的!他连忙深揖到底:\"下官明白!下官这就...\"

\"且慢。\"李复忽然唤住他,\"听说大云寺的素斋不错,明日丈量完,给本王带一份尝尝。\"

“外面都传言,说泾阳王府的吃食,能比得上宫中的尚食局。”

“本王要看看,大云寺的素斋,比不比得上。”

张县令战战兢兢的应声,而后躬着身子告退。

待县令离开后,李韶从后厅中出来。

“范阳卢氏,北祖二房.......范阳公是北祖大房,但是不管如何,也是同祖同宗了。”

李复微微颔首。

“是啊,都是范阳卢氏嘛。”

“名头要宗族共同抬着,出了事,也要同担,所以宗族内,要齐心协力。”

“凝聚力强,拧成一股绳,朝廷拿着他们没办法。”

这就是李世民头疼世家的地方。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泥泞地里行走一样,令人不痛快。

“佛田这件事,也正好,陛下借着这件事,给他们提提醒。”

不过今年,因为有夏天泾阳县书院的事情。

对于世家的打压,不能太过了,事情不能在一年内,做的太过分,否则,容易生变故。

泾阳县的事情好解决。

毕竟,自己才是泾阳王。

在自己的地盘上,不管自己怎么闹腾,都算不到李世民的头上。

就算是卢家人要折腾,自己也不怵。

闹的狠了,李二凤要搭一个台阶,无非也是斥责自己一顿,安抚安抚卢家而已。

再狠一点,斥责一顿,罚罚俸禄什么的。

反正爵位是不会动的,官职也不会动。

且不说李二凤不想动,便是对外的由头,都能直接说,泾阳王是太上皇的侄子,是故汉王的子嗣,爵位是太上皇封的.......

不想动了,要找借口,那还不多的是。

更别说,李复在朝中,也不算孤立无援。

泾阳王府的饭,也不能白吃,泾阳王府的酒,也不能白喝不是?

到了要用得着你的地方了,你不上?往后还好意思坐在一块吃吃喝喝吗?

至于罚俸禄。

想到这个惩罚,李复自己都笑了。

对于李复来说,为了老李家,这点委屈,就不算什么了。

不过是明面上做给卢家看而已。

李复甚至连结局都已经算到了。

“那,最后闹得不好看了,卢家就记恨上咱们了。”李韶叹息一声。

“不闹也得记恨咱们。”李复说道:“看看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咱们可没主动招惹这帮世家,他们也没放咱们过安生日子啊。”

更别说,李复弄个书院出来,是要逐渐挖他们的根。

皇室和世家之间,本就是相互利用,相互之间不可能友谊长存的,顶多双方之间有个蜜月期什么的。

哪儿来的长久的世界和平。

皇室不压世家,那皇帝的位置,怕不是随时可以换人坐了。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金碗通年代,建国提前了臣服变身捷德:继承父业,我成了黑暗奥特曼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逐出宗门后,我自废修为却越来越强了我本坏蛋小区求生,但我被拉入了管理群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误入官场战国万人敌名少的神秘老婆:豪门枭宠AA制阴影之外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仙符变穿越世界的技术宅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站在文娱上游试婚老公,一宠到底
经典收藏甲午崛起凌天仙帝穿越我是胡亥刚入军校就立一等功,我火遍全军!翼瑾风云记美漫丧钟乱世小土匪红楼如此多骄大唐最穷县令农家小女医兵锋无双烽火烟城晋末多少事承明之治从县令到帝师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剑道与阴谋回到大明做藩王
最近更新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云起惊鸿客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大乾风云起苍穹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史上最强县令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