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来做出的这种推断,其实已经无限接近于客观事实,但就算明知特战师的谋划并非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与会众人似乎也很难明确地对此表示反对。
三十年来,特战师一直保持着常胜不败的战绩,这除了钱天敦和将士们的强大的作战意志和高超的军事水平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来自执委会的坚定支持。
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钱粮兵员,只要是特战师的作战任务需要,执委会都会尽力提供,很多时候甚至是调用其他部队的份额,优先配发给特战师。
每次战后对特战师将士的抚恤、记功、表彰,也一直都按照最高标准执行,几乎都是军中一等一的待遇。
就连特战师的人事任命、军官升迁、退伍安置等等,也多是依照特战师这边的要求在作安排。
王牌部队享受王牌待遇,王牌待遇换来王牌战绩,特战师一直都是执委会引以为傲的军中标杆,而特战师也勇于充当执委会手中最锋利的刀。
两者虽是上下级,但更多时候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如今突然生出的变化,也是因为执委会对原本的合作条件做出了某种变更所致。
有了陶东来的判断,与会的高官们很快就理清了当下的状况,执委会认为特战师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筹备好下一步的行动,所以在此期间可以先将资源分配向南方新大陆倾斜,让特战师在中东地区缓一缓。
不管是培养协从军,还是从事该地区的商业开发,总之特战师手头上还有不少的工作可做,似乎也不用急于去抢红海北端那片关键地区。
但特战师那边的想法,显然与执委会并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我看要让老钱回心转意听从安排也不难,特战师那边需要哪些资源,我们酌情补充一些,再调拨一些军费,让老钱安下心来也就是了。”
施耐德提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按照他一向的观点,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陶东来却摇摇头道:“老钱既然已经动了心思,想让他回心转意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施耐德道:“但是如果争取不到国内的支持,特战师也打不了这仗啊!难不成他们还能在海外孤军作战?”
颜楚杰干咳了两声解释道:“因为路途遥远,特战师的弹药储备可要比国内的部队充足得多,即便短期内得不到来自国内的补充,也足以完成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真正制约他们的,还是军费开支,以及开发当地港口和产业所需的技术支持。”
施耐德道:“所以你们的意思是,如果特战师真想打这场仗,即便是没有国内的支持,他们也能独立完成,只不过是风险会比两三年后动手要大一些?”
颜楚杰迟疑了一下才答道:“其实以特战师的实力,要打赢这场战争的问题不会太大,但要长期守住那片地方,后续还要推动运河工程实施,没有国内的支持是万万不可能的。”
宁崎道:“但是执委会做出的决定,特战师应该无条件执行才对,怎么还要自行其是,那他们不就成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不妥不妥!”
颜楚杰反驳道:“事态可远远没到你说的那种程度,特战师提交这个作战计划,其实不也就是为了要明确执委会的态度吗?既然我们还没驳回,那就不存在自行其是,你不能预设特战师在此之后的态度。”
执委会每次讨论军事行动相关的议题,总是免不了会起一番争论,众人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而关于特战师提出的作战计划,这次讨论也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因为这不单单是涉及特战师一个单位,同时也关系到执委会对南方新大陆的开发计划。
如果要支持特战师的作战计划,执委会就得把那些已经决定拨付给南方新大陆的资源,重新再作安排。这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办妥的事,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又将是一大堆繁杂的工作。
但钱天敦的手段显然还不止于此,就在江西战果见诸报端的同时,关于特战师在印度洋发展前景的文章,也同步出现了在了几家主要的报纸媒体上。
这些文章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在向公众宣传,如能打通红海至地中海贸易路线,将会给海汉带来的巨大好处。
除了政治、军事这些普通人很难直接接触到的领域之外,文章中也用大量篇幅提及了能够为普通国民带来的具体好处。
最为直观的,便是打通这条贸易路线后,会给海汉带来的贸易量增长幅度,可能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产自东方的各种特产,就不用再依赖西方商人有限的运力才能运抵欧洲,海汉自家的贸易船队可以在武装舰队的护送下,经由最短路线,直接抵达这些欧洲国家的港口。
届时每年跨过半个地球输送到欧洲的东方货物,可就不是以百十来船计数了,仅地中海和红海地区的航运需求,就足以养活几十支贸易船队。
有市场才会有销售收入,而南方的新大陆就算自然资源丰富,但当地荒无人烟,普通商家可别指望能往那里卖出多少货物,这方面是远远比不过通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商品出口至西方所带来的巨大贸易顺差,对海汉民众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光是杭州一地,从事与外贸相关产业的人口就已多达十余万,而且这个群体中不乏有权势通天的人物,影响力可谓相当大。
种植业、加工业、制造业、航海业,这些目前经营收益相对较高的产业领域,无一不是与外贸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今这些产业背后的资本早已不满足于国内的发展进度,更是争先恐后地开始在海外布局。如广州福瑞丰这样一直持续关注着海外拓展进程的商业大鳄,在海汉国内也着实不少。
钱天敦找人写的文章登报之后,对常人来说或许只是多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与亲朋好友议论一下国家下一步的方向究竟是该往南还是往西。
但对于某些掌握着大量资源,眼光更为敏锐的上层人士来说,这很有可能便是新的商机。
《1627崛起南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1627崛起南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1627崛起南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