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宁崎的办公室里特地放了一大盆冰块,让室内能一直保持在舒适的温度区间。
但孟锦风此时还是满头大汗,这自然不是因为酷热难当,而是由于在这场言语交锋中招架不住宁崎的攻势,有些心慌意乱所致。
自古以来,商议停战条件对于弱势一方都是一件苦差事,要据理力争维护己方利益,又不能把话说得太硬得罪对方,以避免战火重燃,这中间的分寸着实很难把握。
孟锦风在杭州坐了三个月的冷板凳,想早日与海汉高层展开停战谈判而不得,如今终于得偿所愿,等来了海汉高官的会见,这才发现原来停战谈判可要比坐冷板凳难受多了。
还没开始谈及具体的停战条件,宁崎就先将大明的劣势处境摊开来宣扬了一番,牢牢把控住了这次会面的主导地位。
实力就是底气,宁崎可以将大明比作阻挡历史车轮前行的绊脚石,而孟锦风却很难有底气进行还击,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强调大明皇权的正统性,王朝对于维持天下稳定的正面作用云云。
但这些说辞对于宁崎显然毫无说服力,战场上都得不到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在谈判桌上争到,反倒会成为宁崎论证大明应该退位让贤的凭据——如果大明够正统,那么便不可能被取代,更不会爆发战争,如今的形势正好说明这是伪论。
这可不是文官之间的普通辩论,一字一句,一进一退,都有可能决定若干州府的归属,数十万人的命运,甚至是王朝的兴衰存亡。
孟锦风的汗水涔涔而下,感觉身上的压力大到快要爆炸。他此时似乎也明白了,为何前任大使岳仕宗会主动辞去了这个被世人视作“肥差”的职位,转投山林隐居。
孟锦风才上任三个月,而岳仕宗在这个位置上却干了整整三年,期间所承受的压力会大到什么程度,孟锦风简直难以想象,因为他现在就已经生出了一丝打退堂鼓的心思。
当然了,孟锦风也知道自己无法效仿岳仕宗的撂挑子方式,他就算马上称病退出谈判,朝廷也绝对不会再相信这种理由了。
孟锦风决定换一种谈判策略,不再与宁崎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既然对方一定要占据主导位置,那就先退让一步,遂了对方的意,看看他究竟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再说。
但他很快就为这个决定而感到后悔了,因为宁崎所提出的停战条件并不是类似割让土地、支付赔款之类的“常规”要求,而是真正的狮子大开口。
宁崎要求明帝退位,并且公开宣布由海汉替代大明,统治天下,移交整个大明的治权。
孟锦风还好坐得稳当,虽然心里已经掀起惊涛骇浪,但终究是没有滑到地上去。
不过他稍微冷静下来后便意识到,这些条件同样也是宁崎的谈判手段,条件可不见得等同于目标。
然后他又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些资料,隐隐明白了宁崎的策略。
孟锦风的任命是为了补上岳仕宗突然因病离职留下的空缺,这个人事安排不免有些仓促,但他在杭州这三个月间,利用坐冷板凳的时间也做了不少功课,包括研究过去三十年间与海汉的数次谈判记录。
从文献记录来看,海汉在停战谈判中乘胜追击,提出一些在大明看来十分离谱的要求,也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比如在早年间的第一次对明战争中,海汉当时还仅仅只是占领了岭南部分地区,便对大明提出过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的要求。
而在三年前的第二次对明战争结束后,两国在北京城附近八里庄谈判时,海汉一方也曾提出过类似宁崎刚刚说的这些条件。不过当时的会谈结果,最终是以大范围的领土割让和巨额赔款作为了替代。
如此说来,宁崎提出的停战条件应该也只是又一次的讹诈,知道大明不可能接受这些条件,所以便先开出天价拉高基准,然后坐等孟锦风慢慢还价。
但明知对方是在讹诈,孟锦风也不能一口回绝,他知道从现在开始,才是真正进入到了“谈判阶段”。
发生在西湖北岸外交部大楼的这场谈判,进行得无声无息,外界并没有多少人知晓,甚至整个海汉在密切关注这场谈判的人,大概也不会超过十个。
这并不是海汉高层希望低调行事,而是因为海汉军这几个月在江西所取得的成绩,在近期已经算不上特别突出的表现了。
钱天敦的部队自去年帮助希胡部落建国以来,短短不到一年间,已经协助新成立的希胡国将版图扩大了百倍,如今阿拉伯半岛伸向霍尔木兹海峡的三角区域,都已成为希胡国名义上的领土。
虽然这块地区的面积仅有大约五分之一江西大小,但却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因为这里是整个波斯湾的咽喉,不管是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还是历史悠久的波斯帝国,与东方的海上贸易都必须途经此地,重要性不亚于马六甲海峡要害位置的星岛。
当然了,这块重要地区的真正中心并不在希胡国的国都,而是由海汉控制的伏波港。就连小阿布都拉国王也是多数时间都待在伏波港,甚至远远超过了待在自家王宫的时间。
在经过一年多的移民后,伏波港的定居人口终于突破万人大关,并且为当地带去了各种产业,进一步减轻了伏波港对国内补给的依赖程度。
而位于红海南端的镇海港也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首间以维修维护为主的船厂已经在镇海港投入运行——这进度甚至比距离本土更近的伏波港还要快。
这两处港口的稳定发展,意味着海汉在中东地区已经基本站稳了脚跟,并且为下一步进军地中海做好了铺垫。
从长远眼光来看,打通连接西方世界的海上航路,的确要远比拿下一个江西更具战略意义。
毕竟对执委会来说,江西已是碗里的肉,早吃晚吃都不会飞走,而那些远离海汉本土的战略要地,面临着与同时代欧洲殖民国家的竞争,就必须得尽早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
《1627崛起南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1627崛起南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1627崛起南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