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恶心的是军官们分属不同的派系,哪怕是到战场上也不忘勾心斗角。相对而言战争的胜负反而没那么重要...
如果弗兰茨没有进行改革,那么奥地利帝国的情况也不会好上好多少。只不过俄国的情况更加极端一些,毕竟对于一个君主来说军队的忠诚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尤其是尼古拉一世在经历过十二月党人的叛乱之后,他就一直在提防着那些思想过于激进的军官。
什么人才是忠诚可靠的呢?
当然是那些与皇室利益深度捆绑的贵族子弟,这些人是现有体制的受益者,他们自然更加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是改变它。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制度都已经腐朽僵化,比如最初贵族服兵役更多是一种义务,但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特权。
尤其是高级军官更是彻底被大贵族所垄断,举一个例子一个大贵族的直系后代,即便是没有上过军校,他在加入军队的时候起步便是校级军官。
而这个时代一个平民想要成为校级军官,除了九死一生的磨炼以外,还需要在军校冲破重重难关,并打点好上下关系。
当然这一切的大前提是你能在每个阶段都立下足以晋升的功勋,否则一切只是幻想而已。
以奥地利帝国的贝内德克将军为例,他算得上是平民出身军官中的传奇。
但即便是贝内德克从特蕾莎军事学院毕业之后也是耗费了一十八年才成为了一名少校。
也就是说一位天才在非常幸运的情况下耗费半生努力,到达的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俄国的情况只会比奥地利帝国更严重,这便是世袭制的弊端,人们的思想想不僵化,可能吗?
当然绝大多数奥地利帝国的军官观察员此时都想不到这么多,他们只会觉得俄国的贵族都很堕落,与之相比将一切美好的词语用在奥地利帝国的贵族身上都不为过。
只有等到几十年后,或者等他们真正成为上位者的时候才会发觉弗兰茨的用心良苦。
不过那只是在无人提点的情况下,这些卷王之所以能被选出自然不只是因为他们能卷。
当有一个人看穿事情的本质之后,很快所有人就都明白了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如果没有弗兰茨的改革,那么他们大概率也是正抱怨着去送死的队伍中的一员。
此外他们对俄国的鄙视也愈发严重,但这并非弗兰茨的主要目的,实际上他还是很想给英国人来个落井下石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双方都打不开局面,俄国人在海上取得了一场惨烈的胜利之后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唯一还在计划着如何进攻的只剩下帕斯凯维奇元帅,但他的战线拉得太长,高加索地区补给又太过困难,现在的成果恐怕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弗兰茨叹了一口气,看来之前的计划要作废了。
不过让他们这样耗着也挺好,也许是之前的战争结束的都太快了,弗兰茨对于这种长期拉锯战还不习惯。
好在大局已定,弗兰茨不需要每天盯着战线的发展。毕竟突然几个国家联合起来一共对奥地利帝国的这种反转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即便真有人想这么做,他也要先把这些国家从泥潭中拖出来才行。
对于弗兰茨来说,接下来就是看这场大戏如何落幕而已。至于谁先完蛋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差别都不大...
这些年弗兰茨也不是在空耗时光,实际上他正在致力于解决了一个一直困扰欧洲上千年的重大问题,那就是鼠患。
鼠患从古罗马时期便已经存在,最终在十四世纪爆发了恐怖的黑死病直接消灭了欧洲近半的人口,并直接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始,鼠患也在不断升级,老鼠随着船只飘扬过海入侵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期间欧洲黑鼠也被一种更强大、更凶猛、繁殖力破坏力适应力更强的老鼠——褐鼠(挪威鼠)所代替。
褐鼠的牙齿硬度堪比钢铁,硬度指数高达5.5,熟铁的硬度只有4。
更变态的是他们的牙齿一生都在不停的生长,所以需要不停的磨牙,他们会啃咬普通房屋内的一切。
一对褐鼠进入一座城市,理论上讲只需要一年这座城市就会拥有超过一万六千只褐鼠。
除此之外褐鼠身上还携带了超过50种寄生虫和超过60种病菌,堪称会移动的生化武器。
随着工业化的来临,城市化的发展为了老鼠们创造了一个天堂世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老鼠的种群数量也愈发夸张。
他们成群结队地出现城市中走街串巷,甚至主动袭击猫狗和儿童的传闻都屡见不鲜。
虽然有些都市传说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鼠患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城市发展的大问题。
十九世纪许多大城市都经常性地爆发流行病,固然与卫生系统落后分不开关系,但老鼠们也功不可没。
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就连各国的宫殿也无法幸免。昂贵的艺术品、毛皮制品都无法从老鼠的口中逃脱。
各国宫廷都有专职的捕鼠人,并饲养大量猫和小型梗犬来扑杀老鼠。
一个存储了100吨谷物的粮仓,如果每年损失不超过5%,那么所有人都会得到嘉奖。
只要损失不超过10%,通常就不会被问责。
这其中固然少不了监守自盗,但也说明了鼠患的恐怖。每年10%的损失绝对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囤过粮食的弗兰茨更清楚这一点。
如果不是弗兰茨抓到了一些更大的硕鼠,恐怕他也要被这惊人损耗率折磨到崩溃。
至少无法做到一本万利,最多也就是能让旁人小小嫉妒一下。
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上亿英镑的损失,具体到奥地利帝国每年的损失也会高达数千万弗罗林。
而老鼠的破坏对象远不止是粮食,此时人类的各类商品几乎都在老鼠的祸害范围内。
除此之外老鼠还会破坏基础设施,损害人类健康,传播疾病造成社会系统性瘫痪。
此时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的保单中都会有类似的一条条款。
“不承保虫蛀、鼠患,以及内在缺陷造成的损害。”
但即便如此关于鼠害的纠纷依然是此时所有保险纠纷中最多的一种。
每年各国政府和民众都会投入大笔资金来应对鼠患,甚至还有专业的捕鼠团队。
不过效果非常有限,甚至连自扫门前雪都做不到。
久而久之英法等国政府便将鼠患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采取选择性无视的态度。
这让伦敦成为了老鼠之都,按照当时专业捕鼠人的说法。
“在这座有将近300万人口生活的城市中有着数以千万的老鼠在时刻窥伺着人类城市主人的宝座,而我们的领袖居然选择视而不见。”
这个时代对付老鼠除了猫狗,以及捕鼠人以外,最常见的就是压石陷阱和跌落陷阱。
然而传统的压石陷阱和跌落陷阱针对更多是黑鼠,在面对褐鼠时则稍显力不从心。
需要更重的石头、更深的木桶和更光滑的桶壁,但这样的做法还是太看运气。
捕鼠笼和早期捕鼠夹效率较高,但是成本高昂难以普及。
弗兰茨对捕鼠夹可并不陌生,毕竟看过几百集的《猫和老鼠》,他早1836年就已经设计出了《猫和老鼠》中那种现代捕鼠夹,由于简单、廉价,并且实用获得巨大成功。
弗兰茨在1838年建造了专门制造捕鼠夹的工厂,这让捕鼠夹在奥地利帝国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
不过捕鼠夹只能单次触发,对于老鼠不多的地方效果显着,但对于城市内成群结队的老鼠却是杯水车薪。
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想到的方法就是投毒,各种天然的化学的物质被制成毒饵投放到城市各处。
效果非常显着,维也纳的老鼠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但问题是那些毒饵每年都会毒死上百饥饿的乞丐和贪食的幼童。
其实历史很多地区的政府都采取过悬赏模式,即出赏金收购鼠尾。但弗兰茨很清楚这种方法完全无效,反而会催生出饲养贩卖老鼠的新行业。
于是乎弗兰茨再一次更新了装备——粘鼠板。
粘鼠板相较于捕鼠夹的效率更高,而且布置简单,也同样廉价。相对安全不容易伤人,更不会出现误食的情况。
至于不人道这点,在人都吃不饱的时代,可没人会在乎这个。
随着装备的再次更新维也纳的鼠患终于有了明显好转,至少不会再看到老鼠成群结队出现的恐怖场面了。
其实装备的革新仅仅是取得胜利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弗兰茨对老鼠宣战这件事本身。
实际上奥地利人和老鼠已经共存千年,人们早就习惯了老鼠的存在。
如果不是弗兰茨将老鼠提升到了敌人的地位,民众并不会有这么强的防害意识。
此外奥地利人早就渴望一场战争,虽然敌人是老鼠,但总算是可以全民参与。
那些年轻人正好可以将多余的精力发泄在消灭老鼠这件事上,所以民众甚至有着一种狂热。
此外多年来弗兰茨对维也纳孜孜不倦的改造也成功消灭了大量老鼠的天然栖息地,而城市的公共卫生工程又减少了老鼠食物的来源。
从1836年到此时二十年的治理终于取得了成效,弗兰茨还是很开心的。
奥尔加却不太理解。
“亲爱的,您为什么要向老鼠宣战?这也太荒谬了!你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
奥尔加很少见到弗兰茨休息,她不禁更加担忧起来。
“亲爱的,你也该去打打猎或者去找几个情人散散心,您何必和一群老鼠过不去呢?”
弗兰茨知道这是自己的皇后在关心自己,他与奥尔加说了很多道理。其实弗兰茨不说还好,说完之后反而是让奥尔加更加担心起弗兰茨的精神状态了。
“天呐!你居然说黑死病是老鼠引起的!那不是天罚吗?”
弗兰茨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奥尔加是这个时代的人,她的思维和知识只停留在此时。
为了防止让事情越描越黑,弗兰茨决定还是用行动让她闭嘴。弗兰茨一把将她扛起向着卧室走去,沿途的宫人大多选择了回避。
除了陆地上的老鼠,海上的老鼠危害同样很大,确切地说是那些生活在船上的老鼠。
这些偷渡客会污染食物和水源,更会毁坏货物(无法上保险)。
除此之外老鼠也会破坏船体和船上的重要设备,甚至钻入蒸汽机的通风管道导致锅炉爆炸。
更是影响船员的身心健康,航海途中被老鼠咬伤鼻子或者脚趾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更不要说那些可能传播的疾病了。
老鼠咬破火药桶或者火药包,正巧遇到喜欢抽烟的士兵磕烟斗的剧情可是让人喜闻乐见。
事实上奥地利帝国海军就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一位舰长在例行公事地检查过炮位之后随意地磕了磕烟斗结果导致8名海军军官死亡,30多人受伤,一艘巡洋舰遭受重创。
其实海军一直都有十分严格的条例来针对鼠患,船猫更是标配。
真正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防治老鼠上船,毕竟军舰更多的时候都是停留在港口岸边。
即便条例再严格也不可能让所有船员日夜守在船上防止老鼠的入侵。
事实上此时老鼠入侵船只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藏在货物中和顺着缆绳爬上船。
但将藏着老鼠的货物搬上船,那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失职。
这种事情不应该归弗兰茨管,但老鼠顺着缆绳爬上船这个途径他还是有办法的。
只需要给缆绳加装一个防鼠板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一个光滑且高度高于60厘米的金属圆盘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弗里德里希大公对于弗兰茨的话可不太相信,毕竟海军方面也想过各种方法防止老鼠攀爬缆绳,但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在缆绳中编入钉子,在缆绳外包上铁皮,甚至在缆绳上涂油脂,涂猫尿,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没人相信弗兰茨的方法。
无奈之下弗兰茨只能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自然是没有一只老鼠通过60厘米圆盘这一关,即便是他们找来了一只近80厘米长的巨型老鼠。
因为圆盘会滑动,所以老鼠根本不可能爬过去。
至于老鼠为什么不选择跳过去?
首先老鼠看不到防鼠板的后面,其次老鼠的脚下是缆绳,是持续晃动且受力面积只有不到两厘米的缆绳。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