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

洪刘华

首页 >> 五代群英 >> 五代群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回到民国做将军召唤人物有词条,请陛下称太子!穿越大唐:科技就是力量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穿越明朝当皇帝马谡别传红楼梦红楼醒三国:最强军师,开局敲晕吕布裂阳残血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
五代群英 洪刘华 - 五代群英全文阅读 - 五代群英txt下载 - 五代群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杨业归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却说赵匡胤死时,他的长子(实际是次子,赵匡胤的长子已死)赵德昭已经26岁,如果能继承大统,也不算“幼主”。但赵光义谋害哥哥继承皇位,是为宋太宗。赵光义既然做了皇帝,为了堵住众人的嘴,他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赵匡胤在位时,他的儿子并没有被封王,赵光义继位,立即封赵德昭武功郡王,位置在宰相之上。第二,赵光义下诏 ,把赵匡胤的几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同列,一律称为“皇子”和“皇女”,但实际上没过多久,这个称呼就被取消了。

3年后,赵光义自恃兵强马壮,蠢蠢欲动,想完成哥哥未完成的事业:北伐契丹,也就是征讨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一年,发生了着名的“高粱河”之战。在高粱河 ,宋军和辽军展开了激烈的冷兵器之战,赵光义御驾亲征,结果宋军大败,赵光义身中一箭,仓皇奔逃,场面极其狼狈。这一战让北宋元气大伤,更为滑稽的是,赵光义只顾逃命,竟然和大军主力失去联系,整个宋朝群龙无首。此时有大臣认为赵光义可能去世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赵德昭是太祖的长子,如今又官居高位,由赵德昭继承大统,再合适不过。

可偏偏赵光义又回来了,听闻有人想推举侄子继位,巴不得自己去世,心中十分窝火。这时又发生一件事情,因为这次战败,赵光义不打算对将士们论功行赏,但赵德昭仁厚,觉得虽然兵败,但将士也有战功,应该封赏。赵光义认为赵德昭拉拢人心,再加上之前的窝火,于是当着众人的面说了9个字:“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这句话其实是在讥讽赵德昭想当皇帝)。

谋逆可是大罪,赵德昭听完叔叔的话,如五雷轰顶,回家惶恐不安,最终祭拜父亲之后,手提长剑在房内自刎。赵光义听闻侄子自杀,跑到赵德昭府上大哭:“痴儿何至此邪”。据野史记载,赵光义只是干哭,并没有为侄子留下一滴眼泪。

公元979年,赵光义又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援汉辽军,而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但是杨业这个硬骨头死战不降,杀敌甚多,一度让宋军胆寒。

本来顺顺利利就可以扫平六合,偏偏遇到了杨业,宋太宗也很尴尬,实在没办法了,干脆叫北汉主刘继元劝降。

杨业一看皇帝都来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坚持呢?于是君臣抱头大哭,归顺大宋。后人有诗赞太宗曰:

圣主龙飞重俊良,

英雄云集岂寻常。

干戈直指风声肃,

管取河东献域疆。

山西太原,自古以来便有“龙城”之称。除了它做过多个朝代古都的原因外,还与它出过多位皇帝有关。除了世人熟知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外,赵国开国君主赵襄子、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唐庄宗李存勖等人,都先后做了皇帝。但令人纳闷的是,为何从北宋之后,山西就再也没有皇帝出现呢?其实这也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

却说北汉主刘继元出降,赵光义正打算受降接受城池,太原军民居然还在抵抗。在费尽艰辛打开城门后,太原百姓又利用地理优势与北宋军队展开

巷战,宋军死伤惨重。赵光义大怒,命令部下火烧太原城,将城中富户迁到洛阳,普通百姓被烧死和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宋太宗深感晋阳自古为帝王龙兴之地或割据政权反抗中央政权所在,传为“龙脉”,而晋阳城地形险要,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百姓习于戎马,人性劲悍,难以掌控,宋太宗惧怕此地再出割据政权危害北宋政权,同时愤恨于晋阳城军民的长期顽强抵抗,称此地“盛则后服,衰则先叛”,于是又征调万人削平晋阳北部的系舟山山头,谓之“拔龙角”。之后他又让人引来汾水和晋水,水淹太原城废墟,禁止百姓在此地居住,要彻底将其摧毁。

在毁掉太原城后三年后,赵光义又让人在原唐明镇的基础上重修太原城。所以咱们现在看到的太原城,并不是北宋之前的太原。新太原城修好后,赵光义还是不放心,便让人找来了道士,向他们询问解决之策。道士说:“只要钉死龙脉,便可高枕无忧。”于是在道士的建议下,赵光义让人将太原新城的路口全都设计成“丁字路”。

当然这是迷信说法,笔者认为,山西再也没有出过皇帝,这是经济、政治中心转移造成的。在北宋之前,山西一直算是中原地带,不管是在经济、政策还是军事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原作为山西的重点城市,自然容易出现皇帝。而在两宋之际,经济中心南移,太原在经济水平上就与发达城市落了一大截。在明朝之后,政治中心又移到了北京,太原就更难与大城市争锋了。

随着影视剧《忠烈杨家将》的热播,杨业为国尽忠、战死沙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传说中,杨业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杨家担了七分。但事实是,杨业归宋时并没太受重用,也没受重赏。宋太宗封赏降臣之时,除了北汉主刘继元之外,马峰、郭万超等四人受的封赏最重,杨业根本靠不上边,所以都未在记录之列。

归宋三个月后,因为要被派往边防前线,才有了对他的所谓厚赐。宋朝的用人之计是密赏,跟今天企业的密薪制相似,赏了些什么,赏了多少,别人无从知晓。

杨业在宋朝的地位不高,从没有成为宋军的主将。归宋时,杨业受封“左领军卫大将军”,说白点只不过是个“环卫官”的角色,而所谓的郑州刺史,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虚职。以这样的官位是无法近得皇帝身边的,离朝廷重臣相去甚远。他在北汉官至建雄军节度使,是二品以上大员。两相比较,天壤之别。

杨业在宋廷不过是位列偏裨的边将,入宋不足8年就战死在边关,《宋史》 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搞不清楚。杨业不受重用,事出有因。这既与他的家庭出身有关,也与宋朝军事体制的结构有关。

首先,杨业的家世背景让他难获信任。杨业的父亲杨信原为麟州刺史,当时各种割据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杨家虽然也算是一方豪强,但势 力相对较弱,只能于夹缝中求生存。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杨业20岁就被派给刘崇,这可能是一种家族谋略。杨业年少英雄,很有才干,所以很快被刘崇赏识。但是,951年刘崇在晋阳自立为帝时,杨业的父亲已经

归降后周了。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复杂难解的现象,杨业在北汉听差,他的父兄却在后周为臣,父子三人效力于互相敌对的两个国家。

由此可见,哪怕亲如父子兄弟,在乱世的纷争年代也都是以自保为主,各自为政。当然啦,杨业的父兄与自己敌对,也能从侧面看出来杨业并不受杨氏一族的重视及疼爱。这样一种局面的形成,当然有事出偶然的不可控因素,但也不排除杨业父亲的预先设计。在那个时代,脚踩两只船,谁先到岸就靠谁的现象并不鲜见。按今天的话说,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许更为安全。杨信去世之后,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继承了麟州刺史的职位,因为杨业效命北汉与后周为敌,当然不可能返回后周继承父业。

麟州地处北汉与后周边境,杨氏的 武装力量有限,没有强大到足够自保或自立,为了保全自己、保存实力,杨重勋在北汉与后周之间不停地摇摆,他以麟州刺史的身份几次投降北汉又数次回归后周。 有这样的家世背景,杨业投降北宋之后,难免让人觉得不够放心,而他自己也会虚上几分。后来当监军责问他是否有异志时,他显得格外敏感。

降将的日子是最为难过的,在正统方看来,你既然可以弃城降我,在危急关头也可以降他。实际上,杨业并没有可值得怀疑的前科,与他的兄弟不同,杨业跟随刘崇之后,30多年间,不管北汉发生什么样的变动,他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二志。但是,光自己觉得忠心耿耿还远远不够,对于降将而言,检验和考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个过程可能足够漫长。降将很难被重用,这也是历朝历代的通例。看看《三国演义》赤壁大战中蔡、张二将的下场,也就不难理解身为降将的难处。

再者,以杨业在北汉军中的地位,他也很难再受重用。他与北宋征战多年,积怨不浅。他在抗宋过程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现在又转过来依宋抗辽,难免会受到歧视或嘲弄。

杨业之所以不被重用,更为重要的根源还在于宋朝的军事制度。宋朝非常注意限制武将权力,从宋太祖开始,就对武将处处防范,决不会任由任何武将决定朝廷的事务,更何况是能征惯战的降将。重文抑武是宋朝的国策,后来慢慢形成一种制度,演变为一种文化。

宋太祖经历了皇位频繁更替的五代乱世,由陈桥兵变起家的他,对武将左右朝局的历史认识得非常深刻,为了确保大宋江山的长治久安,防治武将拥兵自立。他精心设计了限制武将权力的种种措施,杯酒释兵权之后,许多开国大将都被解除了兵权。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则是在“烛光斧影”中上台的,他对手下的猜忌之心更重,即使是亲弟、亲子也概莫能外。每次大战之前,他都给大将赐阵图,让他们“各遵成算”,不能有丝毫变动。对嫡系将领如此,对降将是什么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就是北宋降将杨业不受重用的原因。尽管如此,杨业依然是北宋的一代战神,他在为北宋效力的几年时间里几次重创辽军,留下了流传千古的杨家将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五代群英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五代群英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无限:先死十次助助兴白君盗墓仙尊神游诸天虚海翡翠大亨重生影后:总统阁下,太能撩反派:我,双修狂魔当我不死之后乡村小小神农空间农女:一品夫人兽世:生而为狼,我有无限复活甲玄幻:沉睡两千年,出世无敌横推复仇怨极品医仙原神:我有一家符箓店天荒神域玄幻:风流债太多,女帝师尊急了浪子邪医那年我双手插兜,修仙后没有对手
经典收藏新唐厨嬴政:时空之主重生之妖孽作家冒牌皇叔尘途雕弓落元亨利贞吉拜见校长大人烽火烟城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承明之治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红楼如此多骄空降贞观神兽饲养员凌天仙帝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了不起的战略系统
最近更新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明末风云:乱世殇歌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汉吏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家父吕奉先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弃婿崛起之路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五代群英 洪刘华 - 五代群英txt下载 - 五代群英最新章节 - 五代群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