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朝

钢城小草人

首页 >> 走进唐朝 >> 走进唐朝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南宋出圈记白话聊斋志异:精编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东晋,我来了!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
走进唐朝 钢城小草人 - 走进唐朝全文阅读 - 走进唐朝txt下载 - 走进唐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75章 倭国货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烨开发石见银山是在综合了各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倭国其他的金山银山李烨有着其他的考虑,佐渡岛的金山现在不在倭国的控制范围之下,李烨可以强行占领,并不会引起倭国的注意。

富士金山、甲斐金山、甲州黑川、中山两座金山、安倍梅的岛金山、伊豆的金山、九州鹿儿岛的菱刈矿山,这些地方的矿藏要不是早就被倭国知道,要不就是现在还不适宜开发,尤其是富士金山倭国很早就已经知道,只是没有办法开发利用罢了,李烨要是提出这些地方的开采权,必然会引起藤原基经高度的警惕和猜忌。

开发石见银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倭国的金银价格比例很不协调,大唐的金银比价为一比六七,而倭国的金银比价只有一比五或者更低,这中间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先看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根据唐代历史记录,在八零四年的遣唐使派遣中,大使的旅居费用为约七点五公斤砂金,副大使约为五点六公斤,而当时使节团有五百人之多。大量的留学生和留学僧长期旅居唐朝,为吸收唐朝灿烂的文明,倭国政府无疑投入了数量庞大的砂金,这也是后来倭国无以为继不能继续派遣官方使团的原因之一。

派遣一次遣唐使,倭国就要付出一二吨的砂金,水中砂砾里淘取的金沙统称砂金,砂金多数细微如砂,所以称为砂金。有此可以看出,当时倭国盛产砂金,而砂金多产于河流湖泊之中,说明当时的倭国还没有办法从矿山中大量的开采黄金,而且冶炼技术不发达,才会带砂金到唐朝。

有人推测,从八世纪到十六世纪,倭国的产黄量约为二百五十吨,在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之前,全世界所开采的黄金为五千吨,而当时倭国的产金量仅约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五。

这样就不难看出来,倭国当时多金少银的现象是什么原因了,可是当时倭国和唐朝的贸易并不发达,而且金银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加上黑市的铜钱利润相当高,商贾还没有注意到倭国和唐朝金银比价中间的利润。

藤原基经很难从严力的口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因为严力掌握的信息也不多,加上严力年纪轻轻一付忠厚老实像,藤原基经实在找不到否决严力的理由。倭国本就少银少铜(主要是当时不会开发利用),加上铸造、冶炼技术相当落后,藤原基经很难抵挡这样的诱惑。

虽然藤原基经不知道石见银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严力提出来租借九十九年的契约让藤原基经无法接受,藤原基经怕吃亏而且时间太长,发生什么事情还真的不好说。进攻藤原基经和严力之间讨价还价,最后藤原基经勉强同意让严力租借石见银山二十年,每年的租金降到银币三万枚。这笔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支持一次小规模的遣唐使,对于藤原基经的财政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总比一分钱得不到要好。

得到藤原基经的许可,双方并签订契约,契约规定严力拥有石见山银矿的开采权为二十年,开采期间严力负责一切开采事务,倭国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石见山银矿的开采,每年的租借费用为银币三万枚。至于二十年之后,石见山的银矿如何开采,契约上并没有说明,不过双方私下里协商过,但是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

藤原基经想彻底收回石见山银矿的开采权,而且还希望严力能提供开采技术、冶炼技术和铸造技术,藤原基经能做的就是继续降低租借费用和延长一点租借时间。矿石的开采技术、冶炼技术和铸造技术在当时可是高科技,唐朝廷把朴刀和百炼钢的锻造技术无偿的送给了倭国,让倭国锻造出自己的倭刀,严力可不会傻乎乎的答应这样的要求,就算严力同意,李烨也会终止这个计划。

严力只是在石见山开采银矿,不会在倭国冶炼银矿和锻造银币,而是把石见山的银矿全部用船运回辽东半岛,在辽东半岛冶炼和锻造,倭国最多能偷学到矿山的开采技术。

不过严力也没有一口回绝藤原基经的提议,只是说要看双方合作的诚意,如果双方合作的愉快的话,严力愿意就这些问题继续和藤原基经谈判。

藤原基经很不高兴,但是却对严力无可奈何,毕竟双方都是初次接触,不可能也不会就一下子能达成诸多的协助,所以藤原基经热情的挽留严力留在倭国,继续商谈倭国货币铸造发行的问题,希望双方能进一步的合作。

倭国的铸造工艺十分落后,当藤原基经第一次看见世上有如此精美货币的时候,差一点眼珠都掉下来了。严力给藤原基经看的四枚钱币是用锻造技术加工而成,并不是像严力口中说的使用铸造技术,二者之间可是存在着天壤之别,不管是精美细致程度,还是货币的尺寸大小重量都是完美的一致,如何藤原基经没有亲眼看见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的。

藤原基经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精美的钱币,就算是大唐的开元通宝都无法与之相比,藤原基经如何会不动心。而且严力提出的条件也相当的具有诱惑性,严力提出帮藤原基经重整倭国的货币体系,不仅帮助倭国制造精美的货币,而且帮助倭国建立完整的户部金融体系,说一句简单的话,就是帮助藤原基经在倭国建立一家私有国家银行。

一个国家除了政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制度,而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相互相成的,相互制约的同时还可以相互利用,藤原基经虽然是倭国的实际掌权人,但是国家的代言人却是已经神话的天皇,藤原基经想再进一步几乎是不可能。天皇在神话的同时,权力虽然被藤原基经架空了,但是藤原基经也因为神话的制约而对天皇的地位不敢窥视,可是藤原基经的野心却一点点的膨胀,无时无刻不想取而代之。

当一位统治者被捧到了神一般的位置时,对周围人来说,既有利亦有弊。利自然是这个统治者高高在上,已经无法亲自聆听下面的声音,只能通过他身边的近臣,而这些近臣整天在他身边,亲眼见证他的一切,他身上那层神环,是无法影响到这些人的,所以他们可以不恭,甚至欺骗,神便被架空被蒙蔽,甚至失去了当初的明锐和决断。

然而弊却是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所有人都把他当成神,因此这些人即便生起了野心,也无法动用他们的力量来除掉这个高高在上的神,因为哪怕是受他们指挥的人,一旦知道要对付的人竟然是神,他们的勇气也会荡然无存。所以这些野心家的任何图谋,都只能是纸上谈笔、水中月雾里花。

这种尴尬和难堪,相信大家参考近现代一位伟人的经历,很容易就能理解。可是这种情况对李烨和严力来说却不是问题,他的人绝不会在见到天皇和藤原基经的时候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无知者无畏,从来就没有在倭国生活过的人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大唐皇帝一样,好像现代人在谈论古代皇帝时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

李烨和严力对天皇和藤原基经同样没有什么敬畏之心,所以才会大胆的提出在货币上印刻藤原基经的头像,至于要不要印刻天皇的头像,这点就不是李烨和严力需要考虑的事情。

将自己的头像刻在货币上,可不是只是为了好看这么简单,而且向自己控制下的国民在进行一种心里上的暗示,这点可以参考后世的纸币,效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严力的货币头像给藤原基经开启了另一扇野心的窗户,看见了一个崭新的未来,如果自己的头像让倭国每一个人知道,那么自己的威望和声誉将超过天皇,那时候自己如果想取代天皇的话,岂不是可以手到擒来。

虽然藤原基经看见了新货币的其中好处,但是让严力代替倭国进行货币发行,还是让权力欲极强的藤原基经心里有些不舒服,虽然这时候倭国在使用大量的唐朝铜钱,但是并不代表倭国就愿意将国家的铸币权拱手让给严力。

这时候还没有一个完整国家的概念,倭国真实统治的范围太不大,北方的虾夷部落还在与倭国进行战争,南方的九州岛还有大量的隼人(野人)活动,真正的倭国在后世人眼里并不存在,当然天皇的地位也不想后世一样,藤原基经就是看中了货币中的利益才与严力进行艰苦的谈判。

严力提出的货币发行是建立在金银铜等金属货币之上的,并不会出现货币超发的现象,与后世国家发行纸币完全不一样,所以才会造成大唐的铜钱在周边国家大量使用,而不会有丝毫的抵触情绪。但是现在严力愿意帮助倭国人自己发行自己国家的货币,虽然表面上并没有什么经济障碍,但是藤原基经的心理上却一下子无法接受。

喜欢走进唐朝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走进唐朝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谁说理综满分,不能是曲皇作者pfi1jd的新书星际第一指挥官是内卷狂魔少年骇客之最强进化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梦里的一九九八分手后,唱最深情的歌做最渣的人战姬起舞于蓝天之上本体重生80:装傻赚钱真香末日空间,天灾之下我永生了在叶罗丽被禁忌大佬们听到心声后网游日记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四合院:为救妹妹,我成了食神主宰见闻录谍战:黑狗子获得系统后躯勇征途四合院:从签到四级大厨开始销冠重生九零年代小县城
经典收藏大宋兵器谱大清之祸害晋末多少事战机英雄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大周暴君,从召唤猛将开始!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奋进剑道与阴谋无双庶子我在大明搞发明刚入军校就立一等功,我火遍全军!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我的崩坏萌妹旅团曹贼休走开局一块封地,逆袭全靠苟
最近更新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穿越大明朱雄英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水源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穿越梁山成霸业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我的女皇老婆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秦始皇荡平六国穿越大明做女皇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走进唐朝 钢城小草人 - 走进唐朝txt下载 - 走进唐朝最新章节 - 走进唐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