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陶书社隐匿于繁华音阙城的一隅,不似那喧嚣热闹的坊市店铺,自有一番清幽雅致,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部分修士纷至沓来。
这一日,一位身着昌容色法衣,外罩半透明白纱的女修,踏着轻盈的步伐,缓缓步入乐陶书社。
此人正是顾流桑,她周身萦绕着淡淡灵韵,似有若无,恰似山间流淌的云雾,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书社的大门古朴厚重,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符文与图案,隐隐散发着阵阵强大的威势。
顾流桑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书墨气息扑鼻而来,混合着若有似无的灵草香气,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店内空间宽敞明亮,阳光透过窗户上的薄纱,洒下一片片柔和的光影,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图案。
书社内,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排列,宛如沉默的卫士,守护着无数的知识宝藏。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与玉简,有记载古老修仙之法的秘籍,这自然不是能够免费观看的,她只能看一个书名。
描绘着修真力量各种奇闻怪志的画卷,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将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现在眼前。
还有讲述着修行者情感纠葛、人生感悟的的诗词集,字里行间流淌着细腻的情感,让有心之人沉浸其中,感慨万千。
最多的是一些讲仙侣奇缘、红尘佛子、妖怪传奇、江湖恩怨录等的话本,但是这些话本竟然不能免费观看!
一册话本的价格在五至十块下品灵石之间,不算贵。
顾流桑漫步在书架之间,目光在书脊上缓缓扫过,她指尖轻轻拂过书脊,感受着纸张的质感,偶尔会停下脚步,抽出一本没有禁制的情感诗词集,轻轻翻开,感受一番着作人的感伤,她面无表情地看完,工整的文字在眼中一行行闪过,一字不差地默读完,发现自己竟心无波澜,将诗词集合上,放回原处,她叹了一回气。
她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天分!
除了书籍玉简,乐陶书社还摆放着一些精致的文房四宝和修仙法器。
在书社的中央,摆放着整齐有序的铁衫灵木桌,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旁边还放着一排造型奇特的毛笔,这些毛笔挂在笔架之中,笔杆上有的镶嵌着灵石,散发着淡淡的光芒,有的毛笔尖呈现五颜六色仿佛开了小染坊......
有零散的修士正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或绘画、或眉目紧蹙思考着什么......
靠窗的一张铁衫灵木桌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静静地坐在桌前,专注地用灵笔绘着一幅作品。
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
顾流桑被老者身上散发出的一股清正儒雅气质所吸引,不禁走上前在不远处站定安静地观赏着他的动作。
只见他用灵笔,轻轻蘸了蘸墨水,在纸上挥毫泼墨起来。
他的笔法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一般,不一会儿,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便跃然于纸上。
画中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其间,仿佛仙境一般。
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溪边的野花悄然绽放......林间的丛林翠色欲浓,浓烈的生机仿佛要溢出画纸。
顾流桑认真地看着,她感知到了画中山峰中灵气的流动,画作成型的瞬间,那画中世界仿佛真实存在。
顾流桑静静伫立一旁,目光紧紧追随那灵动的笔尖。
不一会儿,她就发现旁观的队例中又多了一个,是一位女修,她手持一枚玉简,站在了顾流桑的旁边,目光灼灼地盯着老者作画。
那作画老者笔锋渐缓,画中绿林褪去色彩,显出一片枯萎丛林,他忽然将画笔掷入砚台,溅起的墨汁在半空中凝成九只乌鸦,扑簌簌飞向画中。
乌鸦在枯树林中纷飞,乌鸦在树中停留,每只乌鸦爪子触碰之树,树影便逐一在画纸上显出虚影,似乎与天地勾连。
老者复而用指尖轻拂画画,便见在老鸦成飞鸟,发出清越的鸣叫之声音,声音响起的瞬间,似乎初春临至,枯树忽绽放新芽,溪边的野花被风拂过,一片片花瓣纷飞如羽,从画中飘出,落入旁边女修的肩膀。
“画道如情道,一念生,一念灭。”顾流桑旁边的女修喃喃自语,仿佛领悟到了什么,她的周身形成了一个一股特别的灵韵,显然是顿悟状态。
旁边看书的众修士察觉到这边的动静,皆纷纷抬起了头,好奇地看着那顿悟的女修。
顾流桑不动声色抬手,轻轻一挥,在女修身边施了一道防护罩,使其免受他人打扰,能够安心顿悟。
老者挥手拂过画卷,整幅画作宛如被赋予的生命,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待他抬眸,顾流桑便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前辈此画,当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内有乾坤,画中洞天...晚辈观之,仿佛若置身其中,心神皆醉!”
老者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道:“小友倒是有几分慧根,能看出这画中一二玄机,此画乃我观这天地间灵气流转、万物枯荣、生息起伏,有感而作......”
“以画入道,便如在这茫茫天地间作画,每一笔,皆是画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感悟,每一画,皆是对自身道心的磨砺与塑造,画中有乾坤,心中有天地。”
“画,乃是画师与天地、与这神秘力量沟通的桥梁,通过画,感受那隐藏在万物背后的规则与秩序,能触摸到人认知之外的神秘力量,当吾将这股力量融入画中时,这画便不再是一幅简单的画作,而是一件拥有强大力量的法宝......”
顾流桑再次恭敬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感谢前辈指点,前辈一席话,让晚辈收益良多。”
画修老者抬了抬手,道:“难得遇上顺眼知礼的晚辈,今日与小友交谈甚欢,小友不必客气!”
不知不觉间,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了书社,给整个空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喜欢我为音修之道友别来无恙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为音修之道友别来无恙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