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

淡墨青衫

首页 >> 调教大明 >> 调教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逆天皇途明末永昌亮剑:我只打硬仗特种妖孽狂兵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大乾:帝国独裁者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史记大争之世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调教大明 淡墨青衫 - 调教大明全文阅读 - 调教大明txt下载 - 调教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刘台起身之后,迟子凌也赶了过来。

上官给下属送行,不论是大明哪个衙门都不常见,锦衣卫就更难得了,刘台眼神里一阵激动,连忙上前跪下行礼。

上司越重视,说明差事越要紧,如果费多年之功办的是一件不要紧的闲差,那心里的沮丧就不必提了。

“刘台起来!”

迟子凌两手如鹰爪,十分有力,轻轻一扶,就将刘台搀扶了起来。

“此去海波万里,一碗玉露春御用好酒,替你壮行。”

迟子凌没有什么废话,锦衣卫毕竟是一个讲效率的地方,不比那些文官婆婆妈妈的罗嗦个没完。

“谢镇抚大人!”

刘台也是一饮而尽,然后将碗在地上一重重一惯。

“甚好,你家给了五十两安家银,你的月钱每月我会叫人送去,你放心!”

刘台最不放心的就是此事,听到迟子凌的保证,平板无波的脸上终是露出一抹动人的笑容……哪怕是锦衣卫这样的鹰犬也是有常人的感情,无论如何,自己的家人始终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惟功转身,对身边的人吩咐道:“问清刘校尉家的住址,替我送二百两银子过去。”

说罢,对迟子凌笑道:“迟大哥莫怪,可不是挖你墙角,只是壮士海波万里行,不能不多替他照顾家人,使其安心。”

“说的甚话,老弟,最好过几年你到锦衣卫来当指挥,我给你打下手,我的人就是你的人。”

“哈哈,我若能当指挥时,迟大哥你可能已经是堂上官了。”

“屁,这辈子咱不想这事。”

两人谈笑风生时,深深看了惟功一眼后,刘台和李守拙两人都坐上了两**车,出东便门,往潞河驿,再坐漕船沿河而下,这是当时南方商人从北京回南的标准路线。

他们倒南京之后,将会乘坐海船,由海上沿海岸线行船,直奔福建,这样的航行方法比较保险,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当时的远洋航行真是要命,欧洲各国的海船出海,出去十艘最少会有三四艘回不来,这是铁律,一直到蒸汽轮船和苏伊士运河先后出现和开通,这种损失率才降下来,在当时,不要说海上的风浪有多凶险,就是几十天过百天的远航引发的败血症就足以要人的命,欧洲水手,几年下来几乎都是牙齿掉光,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行当。

所以惟功才对刘台这样能愿意出海,孤身深入异国的情报人员充满敬意,尽管在这个时候,他对刘台是否真的能搜集到有用的情报,并没有太多太大的信心。

就在迟子凌先离开,惟功也打算折回兵营之时,他看到两张熟悉的面孔。

两个穿着绸衫,戴着小帽,标准商人打扮的青年,正在一群长随的伴随下,骑马往崇文门这边来。

从那些马背上的行李多少来看,这些人明显的也是要长行离开京城了。

李文昭和宋钱度的所有货物都已经出清,两人在京城盘桓了一阵子,调查了市场行情,确定了下次送货的大致日期和时间,也确定了送货的规模,大约凑够了一整艘船之后,这一次的北京之行就算完美收官,可以结束还家了。

他们都是南直隶人,当然也是从通州到德州,再到临清,宿迁,淮安,扬州,经瓜州渡到镇江,一个往南京,一个往松江。

两个青年商人都是十分精明干练,才二十来岁,经商和奔走在外的时间已经超过十年,彼此的生意都做的十分顺畅,此时轻装还乡,结伴而行,在这种秋高气爽,天气不凉不热的时候上路,想想也是心情愉快。

李文昭打算在通州买个侍妾,一路伺候起居,然后到扬州再卖掉,宋钱度对他的打算不怎么赞同,打算在船上好好看几十天的书,整年奔走于途,用心在商道之上,旅程中也是难得的放松时间。

两人正谈说间,一个俊秀少年骑马横过来,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两家的长随正要上前,那个少年抢先道:“我家主人请两位大爷到那边说几句话。”

李文昭顺着少年的手势一看,看到张惟功,便十分兴奋的道:“原来是顺字行的东主。”

“不对,是张大人。”

惟功的身份十分高贵,不是两个普通的商人能抗衡的,李文昭省悟过来,额角冒出汗珠,赶紧下马,与宋钱度一起步行过去。

“参见张大人。”

“两位太客气了。”惟功温和的一笑,对两个商人道:“上次不是说了,在商言商,我们就以商人的身份来交往也可以。”

“在下不敢。”

“在下万死不敢。”

商人是消息最灵通的,因为一个细微的变化可能导致整个局面的改变,而最终影响到市道行情,惟功在幼官营的举措他们已经知道的清清楚楚,两人在私下议论,都是想不到看起来尚未成人,年上犹有少年人稚气的张惟功居然是这么辣手的一个人,当场杀死五个舍人,全部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上报给兵部和都督府后,上头居然默许允准了张惟功的行为,而被杀者的家属也没有敢出来闹事,这令嗅觉灵敏的宋李二人深深感觉到了惟功的力量之大,手段和手腕之强悍霸道,在此时,他们怎么敢再和惟功均礼攀交。

“两位既然坚持不肯,也罢了。”惟功叫他们过来,并不是要在这种事上坚持什么,他沉吟着道:“两位这次生意做的可顺?”

“顺当。”李文昭抢着答道:“还是仰赖大人顺字行,我们的损耗极少,又省事,后来存银子在贵行,也十分放心。”

“未来一两年内,”惟功道,“本行可能在南京和苏州各开一家分行,但形式只是一种,在南方存入银子,开下票据,持票到北京来兑换。如果是两位这样家底殷实又传承日久的大商家,只要存入一定的保证金,比如正常每年存三万,那么到北方时,最高可以支兑十万两白银……当然,过后是要归还本金和利息。”

两个商人都是闻言一震!

他们这样的商人世家出身的优秀子弟,又是有十年以上经商经验的大商人,如何能听不出惟功话语里的巨大商机和泼天般的野心。

以山西晋商的实力,最多也就是将触角伸到扬州,在扬州培养代理盐商,赚取盐利,和徽商抢生意,更多的经营手法也就没有了,所以江南商人十分鄙视晋商,这些山西土财主不过是在北方无人,而且官商一体不分的情形下抢得先机,真要比经商的手腕和本事,江南商人甩他们一百条街。

就拿海贸来说,只要朝廷坚持现在的政策,不是当年那种寸板不准下海的教条,江南商人超过晋商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在此时此刻,两个傲气十足的江南商人,对眼前的这个北方少年却是敬服的五体投地。惟功的想法其实古人也有过,交子就是这样的形式,唐人也有这样的手法,但最少在大明,二百多年来没有哪家票号钱庄能这么做,有这么大的决心,当然,更叫两人佩服的是短短几句话里适露出来的崭新的经营手法。

保证金和透支,光是这两样,就够两个江南商人琢磨半天了。

“大人真是商业奇才……”宋钱度这个松江商人是很少服人的,松江府人的傲气也不是凭白来的,徐阁老就是松江人,松江府不仅是富裕地方,也是文运极昌盛的地方,富裕而又有文教,人杰地灵之余,这里的人傲气也是十足,对外地人一般很少有肯定的时候,但此时宋钱度的傲气在惟功面前无影无踪,不论是惟功的格局和经商的手法,他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现在还只是想法,不过我想想法肯定会很快变成现实。”

在江南现在开不起顺字行这样的商行,首先惟功在政治上的势力伸不到江南去,然后就是苏松一带打行盛行,一个城市最少有几万的浮浪少年,青皮无赖,每日就以各种手段敛聚钱财,打行的打手十分专业,有打死到打断手脚或是恐吓等各种标准,按标准来收费,童叟无欺,历任苏松巡抚等高官也整治过,甚至处斩过百人,但收效甚微,在这种地方,面临强大的缙绅集团生员势力,还有强大的无赖集团,想立足下去开设顺字行这样的商行,几无可能。

不过开设一个钱庄的点,通存通兑,收取钱息和手续费等等,利润会十分可观。

苏松和南京的商业会在未来越来越发达,历史上隆万大开海促进了南直隶井喷般的发展,江南发展的同时,对北方的贸易肯定也比以前要紧密和规模大上许多,现在就开始着手布置,比将来临时再设置机构要强的多。

“大人这法子好,在下也想不到可反对的理由。”宋钱度毕恭毕敬的道:“不论寒家是否支持,在下一定会存入银子。”

李文昭也道:“在下也一定会存银子支持。”

“甚好。”惟功笑笑,道:“将来两位算是我顺字行的大客户,行价之外,再打一个折扣下去。”

两个商人大喜,一起躬身致谢。

喜欢调教大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调教大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峻勋英雄紫雾山庄三分萧萧仙界土狗,下界老祖!我躺着升级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姐姐别乱来,我真不是傻子了梦里的一九九八末世废土?不,那是我的菜园子六指姨娘重生:谁说理综满分,不能是曲皇被嘎后大师姐断情绝爱,师尊慌了上班摸鱼,一等功自己送上门了?在叶罗丽被禁忌大佬们听到心声后都市风流狂医分手后,唱最深情的歌做最渣的人重生七零,被糙汉宠上天庆帝元年销冠重生九零年代小县城六零年的风从身边吹过网游:开局超神器,想不弑神都难
经典收藏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重生之妖孽作家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沂蒙黑姑尘途雕弓落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刚入军校就立一等功,我火遍全军!成州洪武大案之借纸案奋进美漫丧钟承明之治嫡女当自强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烽火烟城我的崩坏萌妹旅团
最近更新烽火燃情山河虹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我教原始人搞建设我不叫谢石头班超传奇明朝皇帝往事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水源王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调教大明 淡墨青衫 - 调教大明txt下载 - 调教大明最新章节 - 调教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